,连忙追问道:“那修仙最要看重的是什么?”
“悟性。”
短短两字,仿佛道尽了修行的真谛,然而这对楚门来说纯粹就是对牛弹琴了,只听见他懵逼道:“悟性?”
苏幕遮拿起腰间的青玉长笛,在楚门面前摇晃了一下,顾盼生辉道:
“古来就有佛祖于菩提树下觉悟的传说,也有仙人一朝得道的故事,待我为你奏上一曲,疑惑自然就解了。”
好家伙,先有天使弹琴,又有仙子给我吹笛,现在我肯定是天下第一音乐鉴赏家了...楚门很是激动,人生目标又达成了一项!
也就在此刻,苏幕遮横起笛子,吹奏起了那熟悉的曲调。
万籁寂静,唯有笛音渺渺,明明是萧瑟的声调,却又有包罗宇宙万象之机,很是奇异。
傍晚的长风灌入她的宽袍大袖中,鼓荡作响,就连纤长的缎带都飘舞了起来,让她眼中倒映着的火烧云更加缥缈无依。
真美啊...楚门看得有些发愣,与艾拉薇儿的神圣不可侵犯不同,苏幕遮的那种缥缈潇洒的气质同样让人着迷。
一曲奏罢,苏幕遮重新将长笛系回腰间,姿态活像是一头收起五色尾羽的孔雀,优雅端庄,她眨着眼睛发问道:“古来素有伯牙子期的传闻,闻弦而知雅意。楚门,听完我这一曲,你可知我曲中意?”
考题来了!因为关乎到自己能不能修行,楚门连忙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神色严肃道:
“嗯...此曲大气磅礴,首席您应该是在思考这个世界的未来走向!”
“未来混沌,千变万化,连我也看不透,又怎么会费心去想呢?”
“那这曲子又这么悠远虚幻...您肯定是在探索大道尽头,苦恼自己能不能走到终点。”
“大道无穷,进一寸便有一寸的欢喜。”苏幕遮依旧摇头,抬起手掌道:“法随心转,一呼一吸之间便是修行,死命钻研反而是落了下乘。”
“那恕俺愚钝,想不出来。”
苏幕遮长身玉立,看向天边已经落下去的夕阳,表情很是认真道:“我在想,今天晚上吃些什么好。”
“........”
楚门目光呆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这跟悟性有啥关系吗?而且您一个神话强者需要吃晚饭吗?太接地气了吧!
而苏幕遮倒是一本正经拍了拍小腹,将竹筏往一侧偏移去,笑道:“不吃饱饭,饿着肚子如何能修行?”
................
第八章 千里共婵娟
.............
答案自然不是开玩笑,在大约一刻钟以后,楚门居然真的跟随苏幕遮来到了江边的一处小渔村里,准备给自己天天吃压缩饼干的肚子来点好的。╒寻╜回?╒地★址╗ шщш.Ltxsdz.cōm邮箱: )ltx`sba@gm`ail.c`om
按理来说中土西北怎么会有渔村呢?事实上,在新纪开篇之后,苏幕遮布下的阴阳两仪大阵改变了大片的生态,使得楚门熟知的地理常识在如今的中土大地上不再适用了。
搬运名山大川自然会对气候产生显著影响,而这四百年来,中土的风云都由苏幕遮来调控。
是她丈量大地,搅动风云,才最终使得万里中土风调雨顺,是真正的人间神明。
这也是为何苏幕遮时常要周游天下,出没青冥间,徘徊在东海波涛里的原因。
而当楚门问起这件事的时候,苏幕遮也只是点了点头:“不过是拨乱反正罢了。”
难怪当初艾拉薇儿说,这等壮举要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是无法估量的,只有那位神话强者完全无惧于任何人的威胁时,才能实现,而其他国度无法复刻的原因也在于此。
思绪回到现在,楚门正跟随着以神通改变了容貌的玉皇来到了这处生机盎然的小渔村里。
“铛铛,铛铛!!”
此时已然是傍晚时分了,这处渔村灯火通明,红灯笼一盏又一盏,挂在各家门前,对联贴在门上,显得很是喜庆。
楚门这才想起来,如今似乎中土的春节也才刚刚过去,难怪这么热闹非凡,锣鼓喧天的。
“这气氛不赖啊!联邦那地儿天天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哪里看得到这些?真是多亏了首席您的英明领导啊!”
楚门看向地上的鞭炮灰烬,感慨万千,还不忘拍起马屁,在联邦是联邦人,在中土更是要表忠心呀。
在前方,已然收敛了绝世容颜,遮掩动人躯体的苏幕遮闻言,回头看向楚门摇了摇头:
“要让中土千家万户都安居乐业,我也办不到,只是我们今日运气不错,正巧赶上了此地丰饶罢了。”
楚门一愣,又想起了自己出身的丰都贫民窟,和那一对母子,就连这种以“丰”为名的都市照样也有困苦的百姓在挨饿受冻....
神话的伟力也有尽时,并非是万能的许愿机啊。
一边说着,两人已经流连到了村落深处,正巧赶上樟树底下樵夫老李头家大摆宴席,半个村子的人都去了,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他们家倒也很是好客,哪怕面对楚门两个陌生人,也是高高兴兴地迎了进去,权当远来是客,一点也不排斥。
“嘿,醋鱼?还有小青菜!谢谢姨!”
来者皆是客,吃惯了联邦甜点的楚门现在也终于吃上了一口家乡的热乎饭,给他馋坏了。
农家小炒的味道属实让他回忆起来前世小妹兴致冲冲要给他做饭的日子,尽管最后还是自己完成了大部分工作——因为小妹把手烫伤了...
“诶真香!我吃吃吃!”
在圣城时,他倒是高高在上惯了,每天要么是在品尝美食,要么是在和娇羞的小天使上床,如今难得跟着苏幕遮接了波地气,顿时感觉浑身通透。
篱笆围绕菜园,青色葱葱,不算大的院子里摆了四五张大圆桌子,灯笼挂彩,足足三十多号人窝在里头,热闹非凡,就连村头的大黄狗在人群脚下穿梭,汪汪叫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