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乾顺的脸色十分肃穆,哪有当着群臣那般轻佻。
而察哥也是与先前判若两人,经历过真正的战场杀伐之后,显得有种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沉稳雄毅。
而他们的面前,则是药宁。
药宁,唐将军如今在何处?启禀陛下,唐将军身负重任,行踪极其隐秘,臣妾也不知。
这封密信,也是才刚刚收到的。
不过臣妾以性命担保,唐将军对陛下的忠心,天日可表。
朕岂不知。
只是身边缺了唐将军这样的智者相助,与那些老狐狸们周旋,着实吃力。
陛下需隐忍得住,先帝当初……不必说了,朕知道,父皇当初便是……梁氏不除,我大白上国终无宁日。
唐将军所言此战我军必败,究竟有几分把握?母后掌兵权日久,若是此战获胜,威信必然复炽,朕若要亲政,则难上加难。
唐将军所言极简练,言明日大风起,大军必败。
明日大风?这是何意?这个臣妾也不知,只不过唐将军素来言发必中,陛下何妨等等看。
若中了自然是好,若是不中与陛下也没什幺损失。
若明日我军真的大败,太后在军中的威信必然跌至谷底,人心思变之下,陛下便可早作筹谋。
早作筹谋,如今各部族的大首领们多半依附母后,便是人心思变,也许有一个出来带头才好。
嵬名阿埋和妹勒都逋这两个老匹夫乃是母后亲信……你看仁多保忠如何?仁多保忠野心勃勃,若有机会必取梁氏而代之。
他若得志,不过是去一梁氏又增一梁氏。
不过倒也不是不可以利用一下。
梁氏内讧之后,中智者皆知梁氏沉沦在即,各个有野心者都盯着国相的位置。
臣妾观仁多保忠未必没有把其他二帅挤下去的心思,唐将军也说曾发现仁多保忠在暗中行秘事勾当,只是不知内情,此人倒是可以敷衍一下。
仁多保忠前些日子对朕的暗示效忠,多半也是在投机。
陛下圣明。
乾顺笑道:可惜你是个女人,唐将军是个汉人,否则定是朕的肱骨重臣。
陛下有察哥在。
乾顺转头对察哥说:察哥,在母后面前,还需辛苦你演戏。
你若能牢牢掌得御围内六班直的兵权,朕的亲政之路便是真的有把握了。
我大夏权力更迭,历来都是兵强马壮者笑到最后,这兵权,你一定要帮朕抓住!臣遵旨,但叫臣有一口气在,便是粉身碎骨也定为陛下将国内奸贼扫尽。
察哥沉声拜倒,小小年纪竟然颇有气场。
却不知仁多保忠这厮究竟暗中在做什幺勾当。
乾顺自言自语,陷入沉思……************平夏城西夏大营之内至远处的山路上,大队大队西夏兵马浩浩荡荡离开营地,在夜色的掩护下,没入远方的山麓之间。
整整四万的仁多氏精兵,每人裹五日之粮,前往镇戌军。
这是仁多保忠真正的老本,这也是仁多氏在西夏国内赖以称雄的最大资本。
镇戌军离平夏城并不远,便是绕道熙宁寨,也不过三十多里路,仁多族的精兵都受过夜间行军的严格训练,便是晚上黑暗环境内也能走的速度很快,天亮便能到达。
为了隐蔽,每个人都不打火把。
而且每个人都是牵着马走,为了节省马力。
仁多保忠站在路旁的高坡之上,看着自己的族人行进的?u>游椋谥泄虐孜?br/>冷气。
夜晚的寒风很冷,刮在脸上都觉得麻木。
他身边站着一个汉子,身形为黑暗所隐蔽。
任得敬。
小人在。
事情办得如何?如统军所料,宋朝红娘子已经入陕西,小人已将消息发给何灌,只待统军到时候做一场好戏,红娘子与何灌必然上当。
可笑这些宋人以为行事机密,却皆在统军鼓掌之中,待到太后大败威信尽丧,北方乱起,宋人无暇西顾,统军若得拥立之功,皇帝必以重赏酬之,国内又有何人能有资格与统军争相位?你何以料得太后必败?小人游历宋朝,去过江南,到过大海,见过一些大夏国内不曾有也永远不会有的东西,正因为我大夏没有这等见识,明日大风若起,则必败无疑。
仁多保忠皱眉:你说明白些。
说着一挥手。
旁边亲卫得令退到两人听不见说话的距离,却见那汉子不知说了些什幺。
仁多保忠却做惊讶状,道了句:原来如此,想不到大千世界,竟还有这等事物。
如此一来,嵬名阿埋这老匹夫必败。
如此大败,若找个替罪羊便是他了。
本帅先离开这是非之地,反倒没有责任。
哈哈哈。
笑完说道:任得敬,你这些年化名宋江在东朝行走,为本帅出力甚多,本帅不会亏待与你。
大事若成,便入军中讨个出身吧。
谢统军,小人愿为大人效力。
黑夜之中,化名宋江的男子任得敬毕恭毕敬,但是眼底的深沉黑暗却没人能看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