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苏东坡传 > 第八章 拗相公

第八章 拗相公

光为宋朝宰相,其为人所崇敬,不仅与范仲淹齐名,他还是包罗万有的一

部中国史《至五代北资治通鉴》的作者。这部书全书二百九十四卷,附录考异三十

卷,学富识高,文笔精练,为史书中之北斗,后世史学著作之规范。初稿《长编》

多于成书数倍。他写作此书时,一直孜孜不懈,每日抄写,积稿十尺,最后全稿装

满两间屋子。此空前巨著费去作者二十五年工夫。

引起最后争论的问题,是青苗贷款法。在制置三司条例司研讨数月之后,青苗

法终于在神宗熙宁二年(一o六九)九月公布。朝廷派出四十一位专使大员,到各

省去督导实施新法。不久之后,即分明显示官家款项并不能如预先之估计可由人民

自行贷出。专使所面临之问题即是:径行还京陈明使命未能达成,抑或勉强人民将

款贷去而回京禀报新政成功。官家愿将款项借予富户,以其抵押较为可靠,但富户

并不特别需要借款。贫户急须借款,但官家必需取得抵押,因知其无还债能力。有

些特使乃思得办法,按人民之财力,自富至贫,将官款定比分配。但是贫户太贫,

实在无力借款,只有富户可借——这正是现代银行财务事业的基本特性。官方要做

到贫户确能归还贷款,于是使贫户之富有邻居为之做保。一个特使向京都的报告中

说:官方把贷款交与贫户时,贫户“喜极而泣”。另一个特使,不愿强民借贷,回

京报告大不相同。御史弹劾放款成功的特使,说他强民借贷,大违朝廷之本意。王

安石亲自到御史台对诸御史说:“你们意欲何为?你们弹劾推行新政的能吏,却对

办事不力者默不作声。”

韩琦那时驻在大名府,官居河北安抚使,亲眼看到了青苗贷款法实行的情形,

他向皇帝奏明青苗贷款是如何分配出去的。这若与苏东坡的火爆发作相比,韩琦的

奏折可以说是顾虑周详,措词妥帖,言之有物,真不愧是个极具才干、功在国家的

退职宰相的手笔。在奏折上他说,甚至赤贫之民也有分担的款额,富有之家则要求

认捐更多。所谓青苗贷款也分配给城市居民负担,也分配给地主和“垄断剥削者”,

须知这两种人正是青苗法所要消灭的。不可不知的是,每借进一笔钱,短短数月之

后就要付出一分半的利息。不论朝廷如何分辩,说贷款与民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百

姓都不肯相信。韩琦指出,纵然阻止强迫贷款,要力行自愿贷款,并无实际用处,

因为富户不肯借,穷人愿借,但无抵押;最后仍须保人还债。同时,督察贷款的特

使急于取悦于朝中当权者,低级官吏又不敢明言,韩琦说,他自思身为国家老臣,

势不得不将真相奏明皇帝。他请朝廷中止新法,召回特使,恢复故有的常平仓制。

和王安石讨论韩琦的奏折时,皇帝说:“韩琦乃国之忠臣,虽然为官在外,对

朝廷仍是念念不忘。我原以为青苗贷款法会有利于百姓,没料到为害如此之烈。再

者,青苗贷款只用于乡村,为何也在城市推销?”

王安石立即回奏道:“有什么害处?都市的人倘若也需要贷款,为什么不借给

他们?”

于是韩琦和朝廷之间,奏批往返甚久,这位退位的宰相,明确指出汉朝所一度

实行的国家资本制度的影响,那样榨取民脂民膏以充国库而供皇帝穷兵缴武,并不

足以言富国之道。

这就动摇了王安石的地位,皇帝开始有意中止青苗法。王安石知道了,遂请病

假。司马光在提到王安石请病假时说:“士夫沸腾,黎民骚动。”大臣等讨论此一

情势,赵扦当时还拥护王安石,当时主张等王安石销假再说。那天晚上阁员曾公亮

派他儿子把政局有变的情形去告诉王安石,告诉他要赶快销假。得此密合,王安石

立即销假,又出现在朝廷之上,劝皇帝说反对派仍然是力图阻挠新政。

皇帝也不知如何是好,乃派出两个太监到外地视察回报。两个太监也深知利害,

回报时说青苗法甚得民心,并无强迫销售情事。老臣文彦博反对说:“韩琦三朝为

相,陛下乃信太监之言而不信韩琦吗?”但是皇帝竟坚信自己亲自派出之使者,决

心贯彻新政。几名愚蠢无知毫不负责的查报人员,不知自己说的几句话,竟会对国

家大事发生了影响,这种情形何时是了!倘若那几个阉宦还有男子汉的刚强之气,

这时肯向皇帝据实回奏,宋朝的国运还会有所改变。他们只是找皇帝爱听的话说,

等时局变化,谈论“土地改革”已不再新鲜,他们也羞臊的一言不发了。

司马光,范镇,还有苏东坡三个人并肩作战。司马光原对王安石颇为器重,他

自己当然也深得皇帝的信任。皇帝曾问他对王安石的看法。他说:“百姓批评王安

石虚伪,也许言之过甚,但他确是不切实际,刚愎自用。”不过,他的确和王安石

的亲信小人吕惠卿在给皇帝上历史课时,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辩,甚至需要皇帝来

打断,要他二人平静下去。司马光既然反对他的政策,王安石开始厌恶他。王安石

请病假如此之短一段时期之中,神宗皇帝打算使司马光充任副枢密使。司马光谢绝

不就,他说他个人的官位无甚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是否要废止新政。司马光九次上

奏折。皇帝回答说:

“朕曾命卿任枢密使,主管军事。卿为何多次拒不受命,而不断谈论与军事无

关之事?”

司马光回奏称:“但臣迄未接此军职。臣在门下省一日,即当提醒陛下留意此

等事。”

王安石销假之后,他的地位又形巩固,他把司马光降为制法。范镇拒发新命,

皇帝见范镇如此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