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干预亚洲地区,必须借助日本来起落飞机。我们都知道,秦国远在西陲,它想向东进攻齐国,或者向南进攻楚国,都必须打中原经过,如果中原的韩魏不为他提供通行便利,秦人是无法携带给养,大军长途袭远的。如果韩魏与之作对,背后堵截他的归路,那他就又要复蹈“崤之战”的覆辙。所以,必须结好中原的魏,才能最终得志于天下。这就像美日结成同盟,美与以色列结成同盟一样,是为了便于美国势力向亚洲或中东推进一样。
秦惠文王感觉张仪在魏国工作开展得很好,为了表示寡人的谢意,于是偷着给张仪送礼,黄金丝帛,他老婆也拿到了夜里可以当蜡烛用的珠子。
张仪无以回报,只好对魏惠王提出了更加积极的一个计划:“我们连横秦国,目的就是抵御齐楚,最好的办法,是让秦国人借道我们这里,向东去打齐国,给他们好好看看我们的颜色,您也从中分利。”
这个为了确保以秦为主以魏为客的“秦魏联盟”的利益最大化的。张仪建议远攻齐国,这对于秦、魏的国土安全,都有很大的战略好处,属于以攻为守。
魏惠王赞成,于是放开关隘,请秦国大兵东行,穿越魏国所在的中原,去远征东方齐国。
秦国人从来没走过这么远的路,三千里,出了函谷关,顺着黄河拐弯后的南岸直奔黄河下游,穿越韩国、魏国,掠过泰山,接近齐国西北长城。
齐威王派出齐国名将“匡章”应战。
匡章到了前线,就与秦军驻扎对峙,不打仗,光开联欢会,互相派使团参观交流。当时的士兵除了军服不同,还在胸前佩戴形形色色的徽章,匡章把自己的部分敢死队员,改换成秦人徽章,跟着使团混进秦营就不回来。一批又一批的,好像往炮眼里添火药。
齐威王得到报告:“报告!匡章正在唆使军士哗变,纷纷奔赴秦营投降。”
其他侦察兵也回来屡次汇报匡章卖军投降,如是者三。齐威王如今为政37年,不相信侦察兵的推论。大臣进言:“大王最好兴兵去打匡章,不然他就引狼入室了!”
齐威王不许。朝廷上还没讨论完呢,前方捷报通过驿站的快车一路传来,匡将军大胜,里应外合,狂杀秦军,秦军溃散而逃。
齐威王仰天大笑,下臣跟着请教:“大王何以知道匡章不降?”
“从前,匡章的老爸是个大男子主义者,被自己的老老伴儿得罪了,就把老伴儿杀了。杀了还不解气,还把她埋在马棚下边,天天闻马粪。寡人曾劝说匡章,等你得胜回来,寡人把你妈妈另行埋葬。匡章说他‘不敢’, 我说‘你老爸不是刚死了吗!’他说‘虽然老爸已死,但未经父亲允许,他不敢违背死去的父亲于地下。’他能不违背死去的父亲,我因此知道他也不会背叛寡人。”
齐威王开日月之名,发深渊之虑,把孝道和忠君的一脉关系论述得又圆又好,随后,他由于年长病多,竟然同年死去了,时间是公元前320年。这位齐国第一位大鳄鱼,自从听了当年邹忌的琴声,一改从前齐国积弱丧兵的长期被动,战胜桂陵、马陵,崛起为东西南三极中的东极强国。齐威王(田因齐)枕山栖谷,闭上老眼,功烈施于千秋。
张仪这边却不舒服了,如今,张仪主持的“借道魏国以伐齐行动”受到挫折,大丧其兵,根本没起到保护伞的作用,看来秦国也不像吹嘘得那么强悍。魏惠王开始怀疑“秦魏连横”的意义,就像美日联合行动如果失败了,日本也会动摇对美国的追随决心。我为什么不去和中国同盟呢,和俄罗斯同盟呢?——日本会想。
同时,魏人因为借道给秦人而触怒齐楚,东南两方向形势严峻,张仪从前许诺的通过连横秦国而促成四邻拱服的大好远景,成为泡影。而且齐楚天天喊着驱逐张仪。公孙衍大喜:“该我合纵派出头了。”于是四处寻求国际声援。
公孙衍对韩国领导人说:“张仪赖在我们这里,天天想着灭掉你们韩国,好把魏国的东西领土连贯起来,这话你们以前是听到过的。现在,为你们考虑,最好给我支持,送我些特权,哪怕名誉什么顾问也行。这样我就能赶走张仪,我当了相国以后,你们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于是,列国纷纷大拍公孙衍的马屁,赠官赠爵,很多工程剪彩仪式都请他来拿剪子。魏惠王觉得公孙衍有这么高威望,跟四邻关系铁,不逊于张仪,如果主政的话,可保安宁。于是,魏惠王下令,免去张仪现任职位,提拔大将公孙衍,接任相国一职。
张仪并不甚“圆满”地结束了其旅魏三年的工作,交回相印,乘专车回国,时间是公元前319年。秦国内领导人秦惠文王在首府咸阳,迎接张仪及夫人一行。张仪得到秦国政府和各界的殷切慰问。秦惠文王见他虽然没能彻底笼络住魏国,但还是有一定成绩和很高的国际影响力的,命他继续担任秦国相邦一职,挂秦国相印。
(所谓相印就是一个信物,类似结婚证,质地有玉的、金的、铜的,跟级别有关系,大到诸侯,小到郡守、县令,都有印玺,上任时发给,免职时收回。下达书面命令或批示来往公文的时候,必须在简册外包装上封泥,再把官印盖上去,其作用跟后来的火漆印差不多,是印刷术的雏形。)
合纵英雄公孙衍,撵跑张仪,挂魏国大印以后,又赶紧把另一位“合纵派”人物,被驱逐的前相国惠施同志(正忙着跟人辩论风雨雷电)从宋国接回来帮忙。
可是,老魏惠王同志,却自行告别了他那风雪飘摇的祖国和50年的国君生涯,寿终正寝了。
这位见证了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的中国的时代老人,死神收留了矛盾焦虑的他,酣睡降落在他的睫毛上,他永远沉于地下(比齐威王晚一年)。
魏惠王是个仁慈的领导,曾有一个卖卦的人给他算挂,说他“慈惠”,魏惠王大喜,说:“那我将来功业能有多大。”
“功业吗,只能亡国。”
魏惠王大惊,为什么?
“人一旦仁慈,就不忍诛杀,饶恕那些有错的人。而慷慨大方,又导致您赏赐那些没有功劳的人。有过错的人不惩罚,不该奖励的去奖励,所以,能不亡吗?”
魏惠王可以容忍卖卦的这么咒他。更看出了他的仁厚,以及身为贵族的教养和涵养。
这位曾经观看庖丁解牛,北拔邯郸,东却田齐,西威秦孝公,一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