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襄王很不高兴,心说,你们再逼我,我自己去投奔秦国或者齐国去算啦。
这边楚国昭阳,也正在比赛,抓紧时间,抢先去秦国请和。一场五国攻秦的高尚运动,变成了争先投降的可耻比赛。
(注:这里要插说一下秦楚的邦交历史。在春秋及战国时代,秦国王室女子出嫁在外的共十三次,其中嫁往楚国的秦女则多达五次,秦与楚的联姻都比对其它诸侯国多达一倍至五倍。这种亲密关系,隐隐约约地透露出秦、楚两国的历史上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渊源。其实,自从春秋中期秦穆公在崤之战失败以后,秦晋成敌,秦楚就开始双双联起手来,结盟抗晋。秦军长期袭扰晋国西境,牵制和削弱了晋的兵力,帮助了楚国在中原地带开展的争霸作战行动。晋国为此还专门去讨伐秦国(麻隧之战)。
后来,楚国几次遇到危难,都得到秦军的有力支持。比如楚国被东边的吴王阖庐攻破,是秦人响应申包胥的哭号前来营救。所以,历史传统和习惯力量,使得楚怀王没有坚决的斗秦决心,他这个纵约长当得三心二意。他率先退出战斗,并且与秦人媾和。)
王宫里的领袖们这么一闹,战场上的三晋联军没人管了,纷纷退兵,相邀东退,顺着黄河南岸,退到“成皋之地”固守,就是虎牢关、汜水关一带(三英战吕布的地方),在河南省中部郑州、洛阳之间,适合防御。刘邦和项羽常年不休的拉锯战,也发生在这里。
这里是韩国境内,马蹄子芯上,残兵败将退守于此,背靠南边嵩山山地,面对北面黄河荒滩,无饭可吃。军汉们眼睛发蓝,嚷嚷着要到附近的郑州洛阳一线打劫,抢粮食去。
当地地方官赶紧去找“纵约长”楚怀王告状。但是明告又怕无效,就对楚怀王说:
“大王,此次五国攻秦,您大败而归,威风扫地,三晋是否还服气您,就打个question mark了!”
“寡人应该如何?”
“您可以做个小测试。禁止联军在成皋地区打粮,三晋如果听从,说明您威风依旧,否则,您就得早作准备了。”
楚怀王因此从郢都发出命令,不许三晋士兵在成皋打粮。三晋士兵收到这个指令,又气又害怕,只好听他的。于是附近人民保住了粮食。
成皋的三晋联军正在神不守舍,忽然来报,秦国“庶长”樗里疾(念初里疾),乘胜引军出函谷,向东跟踪追击五百多里,掠过“成皋”,屯兵在成皋东北的河南原阳,该处南下可直接袭击两百里处的韩国都城“新郑”(河南新郑),向东南不到百里,则袭击魏国“大梁”(河南开封)。
成皋要塞,被甩到了西边,虽险而无用。三晋之兵为了保卫国都,被迫从成皋出动,北渡黄河,前往北岸偏东的原阳,与樗里疾会战,被杀了个惨败,两名韩将被俘,赵韩公子逃窜,三晋士兵合计被斩首八万二千(这是自战国以来,秦人第三次对三晋实施超过五万人的歼灭战),诸侯闻之,无不振恐,亡魂丧胆,谈虎变色!五国攻秦之役,以大失败而告终。
斩首八万二千是什么概念?如果此会战是在一天内完成的,那么平均每一分钟杀人170,相当于有一架半737飞机的载客量。每一分钟撞地报销一架这样的飞机及其载客,连续报销700架,就是了!——八万二千人。
魏国兵力折损极大,把数万战士的冤魂丢在了异国的城墙下和山野上。魏襄王忍不住抱怨公孙衍:“你这家伙是怎么策划的?”公孙衍遂被罢免相国,起末不到两年时间,唉!想想看,比较一下,还是张仪在魏的那三年好,毕竟得到三年和平。
看见合纵失败,张仪得了机会,再次给魏国写信。
魏国“愣头青”魏襄王,在刚刚的屠杀中,看到了秦国的“颜色”,被迫阅读张仪来自秦国的语重心长的教导:
“贵魏国的领土,纵横不过千里,战士如今,只剩不过三十万,地势四平,诸侯四面辐辏,没有名山大川阻限。西与韩,北与赵,东与齐,南与楚,十万人分守四境堡垒,仍显不够,一方诸侯不合,则被攻凌,此四战之地,四分五裂之道啊。
“秦国一旦结合韩人,下兵而东,魏国之亡立等可待。我真替大王您忧虑啊。如果您侍奉秦国,就少去西边之患,悉起魏国之师,南下攻楚。楚国虽然福大却是空虚,楚卒虽多,战则败北。您南面割宰楚国,岂不美哉?”
魏襄王觉得有理,再次宣布与秦国连横(不过,没几年又变了。定都河南腹心的魏国,朝秦暮楚,摇摆无定,跟当年郑国等“巴尔干诸侯”夹在晋楚之间时,没什么两样)
不管怎么样,“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是当时媒体对他们的赞叹,俩人一纵一横,要想一折腾,全天下都跟着受罪遭殃,父子离散,家园废焚;俩人要想踏实过日子,地球就免于爆炸,天下人跟着沾光。这话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公孙衍在这次“五国伐秦”的正面战场鏖战中,没有出色表现(主要原因在于他对楚、秦暧昧的历史关系认识不清,让亲秦派的楚怀王带头当了纵约长)——这段历史后来被错误地按到苏秦头上,其实苏秦这时候还没有出仕——但他却策划了秦国后院的一把火。
秦国以西,都是西戎游牧部落,其中“义渠”最强大,在陕、甘、宁一带,逐步定居下来,筑有几十个城邑。
公孙衍曾经在会见“义渠君”的时候说:“咱们关山相隔,路途遥远,今后恐怕很难有再见的机会,我想给你提供一意见,作为参考。”
义渠君说:“好,我愿意恭听。”
“如果东方诸国和秦国和睦相处,秦国必定对贵国烧杀抢劫;一旦东方各国和秦国交战,秦国就会准备重礼讨好贵国。”
果然,五国合纵攻秦的时候,秦惠文王给义渠君送去了锦缎千匹,美女百人。义渠君开会研究,说:“这不正是前些日子公孙衍所说的那回事吗?”于是起兵从西边偷袭秦国,大败秦军,迫使秦国放弃对韩魏的进一步纵深攻击,韩魏都城免于灭之灾。
至此,五国合纵攻秦,丧师而返,而前一年秦国假道与韩魏伐齐,也大败而归。山东诸侯与关中秦国,至此基本力量持平,互相都不足以侵吞对方(以函谷关为界限,以东称“山东诸侯”)。
齐、秦、楚三极的对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