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为主、整齐又好看的冲击战。
战术亦复杂多了,所谓兵不厌诈,什幺设伏、诱敌、包围、腰击、避实击虚,以逸待劳等等。
为了克敌制胜,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成胥笑道:“那时的交战双方,事先择日定地,约好时间地点,届时各以战车为主,步兵为辅,摆好堂堂之阵,然后鸣鼓冲击厮杀,干净利落。01bz.cc
现在那还有这调儿。
最好是兵临城下你也不知道,杀你个措手不及。
”接着喟然一叹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丁守亦感叹道:“旧日只是临时征调农民充当兵卒,但现在战争愈来愈专业化,不但有常备的兵士,训练亦严格多了。
”项少龙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厌倦。
暗忖若连他们这些军人都如此心态,更何况养尊处优的雅夫人和乌氏倮等人。
尤其长平一战后,赵国形险势殆,更使人人自危。
看来赵国真是没有多少好日子过,自己如何才能及时带着众女逃到安全之所,免得成了覆巢之下的破卵。
正思索间,帐外传来混乱的人声。
项少龙等大感愕然,抢往帐外。
只见雅夫人的营地处围满了士兵,争吵声不断传来。
这时有个士兵赶来,气急败坏道:“坏事了,少原君的徐海杀了人。
”项少龙和成胥等交换了个眼色,都看出对少原君的鄙视之意。
被杀的是雅夫人的家将赵二。
原来少原君趁项少龙等人在帐内用膳闲谈,率着家将里最着名的三大高手徐海、蒲布和刘巢三人和十多名好手,想闯入雅夫人的私帐,不问可知是要和她再续前缘,同时又可使项少龙丢失脸子。
守卫当然不敢拦阻他,直至到了雅夫人以布幕拦起的私营禁地,才给赵大等挡着,还未通传给雅夫人知道,存心闹事的少原君已指使手下向四人攻击,猝不及防下,又是寡不敌众,四人同时受伤,赵二还给徐海割断了咽喉,当场毕命。
布幕后的守卫见势色不对,涌了过去,将少原君等团团围住,这才挡住了他们。
少原君的家将闻风而至,却给项少龙属下的禁卫军挡在外围,一时成了对峙之局。
项少龙、成胥和丁守等赶到时,雅夫人在小昭八女和身染血渍的赵大、赵五、赵七的拱卫下,铁青着俏脸,狠狠盯着少原君。
而少原君则和一众手下好整以暇,一副你能奈我什幺何的样子。
见项少龙到来,偏不理他。
向丁守道:“这算什幺一回事,我杀个以下犯上的无礼之徒,有什幺大不了,丁副将你立即把这些人给本公子赶走!”丁守心中有气,不过他亦深懂为官之道,并不把事情揽到身上,沉声道:“这里一切由项兵卫作主,末将只负责沿路的安全。
”雅夫人移到项少龙旁,低声道:“给我杀了徐海,一切后果有我负责。
”赵大等与赵二情同手足,一齐跪下道:“项兵卫请为我们作主。
”少原君冷笑两声,环手胸前,不屑地看着项少龙,存心要他难看。
这时布幕早给推倒地上,围着的禁卫军见少原君目无项少龙,都感同身受,一齐起哄,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项少龙举起手来,要各人安静。
心中涌起旧恨新仇,真想就地把少原君杀了,可是当然不可以这幺做。
先不说他有责任保护少原君到魏国去,更可虑者是魏国的第二号人物乃少原君的舅父,杀了他怎还可以到魏国去?少原君亦是看清楚这点,才故意在起程的第一天便来灭项少龙的威风。
若任他胡混过去,隐忍了此事,那以后再没有人会看得起他项少龙了。
这是个只尊重英雄好汉的强权时代。
可能连雅夫人都会对他观感大改。
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项少龙眼光落到被抬到一旁的赵二尸身处,冷喝道:“徐海!”脸目狠冷,身材高瘦硬朗的徐海正要应声,少原君止着他道:“命令是我下的,要找便冲着我来吧!”项少龙眼中射出凌厉之色,望往少原君道:“假若徐海能挡我三剑不死,此事便作罢休!”众人全静了下来。
更有人认为项少龙是想敷衍了事。
要知项少龙剑法虽高,但要三剑便杀了像徐海这样的高手,实是难以想像的事。
少原君当然亦不相信他区区三剑可杀死徐海,心中暗喜,想道若他三剑无功,自是威信扫地,表面却不动声色道:“兵卫若给徐海伤了,切莫怨人。
”项少龙仰天一阵长笑,“锵”的一声拔出赵穆送的飞虹宝剑,遥指徐海道:“来吧!”双方的人均退了开去,露出一片空地。
徐海一声狞笑,拔出配剑。
他曾目睹项少龙和连晋的赵宫之战,知他剑法。
心想我难道连你三剑都挡不了吗?打定主意,一于以坚守配合闪移,好使项少龙有力无处发挥。
成胥、丁守和雅夫人等均以为项少龙是借此下台阶。
暗叹此亦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项少龙深吸一口气,飞虹剑搁到肩上,往徐海迫去。
徐海手臂伸出,长剑平举胸前,遥指着项少龙的咽喉,尽量不予项少龙近身肉搏的机会,战略上运用得恰到好处。
旁观双方都似预看到了项少龙无功而退的战果。
项少龙这时迫至徐海的剑锋前两步许处,不知脚上踏到了什幺东西,突然滑了一滑,失了势子,往一侧倾去。
雅夫人诸女最关心项少龙,骇然惊叫起来。
少原君和一众手下大喜过望,齐声喝了起来给徐海助威。
徐海乃剑道高手,怎会放过如此千载一时的良机,一声暴喝,举步前冲,长剑闪电往项少龙刺去。
怎知项少龙用的正是他们刚才讨论“兵不厌诈”的剑术,因为若是正常情况,恐怕他十剑都杀不了像徐海这种强悍的专业剑手,惟有引他发招,才能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