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香道:「郭大侠,这孩子叫什么名字?」「还没有起大名。
」「起一个吧。
」郭解沉默片刻,「多年前,武穆王曾玩笑说,我会有一个儿子,叫郭靖。
就给他起一个单名:靖。
」郭解把儿子抱在手中,轻轻搂了一下,然后交还给延香,转身走到剧孟的马车旁,两位生死之交伸手相握,久久没有松开。
晨钟响起,紧闭的宅门缓缓打开,吴三桂当先驰出,接着后面的车马络绎起步,踏上行程。
程宗扬一直送出津门,看过车马驰过洛水的浮桥,才驱车返回。
革职的诏书尚未颁下,程宗扬乘的仍是青盖官车,守门的士卒略无阻挡,便即放行。
敖润道:「要不要顺路去见云三爷?」程宗扬叹了口气,「今天哪儿都不去,回去等诏书吧。
」…………………………………………………………………………………死太监又尖又细的声音就像一千只蚊子一样,没完没了地在耳边回荡,具体说了些什么,坦白地说,自己也没听大明白,主要是因为文辞太古奥了,也不知道是哪位刚通过诏举,新进的侍诏当值,拿出写大赋的功夫,从头到尾都不说人话。
不过最后一句自己倒是听懂了。
「……着即革职!钦此。
」中行说放下诏书,阴声怪气地说道:「程大夫,还不谢恩?」「臣,谢主隆恩。
」程宗扬敷衍地说了一句,伸手去接诏书。
中行说却没放手,「呦,你这表情……不服气啊?」「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臣不敢不服——该接诏了吧?」「别啊。
你这么跪着说话,我瞧着挺好,多说几句啊。
」程宗扬气定神闲地说道:「你说吧,我听着呢。
」「你怎么得罪姓蔡的了?」「我哪儿知道?」「还嘴硬呢。
姓蔡的那人,啧啧啧……得罪了他,你就等死吧。
」中行说奚落了几句,见程宗扬一脸无所谓,也觉得没趣,拉长声音道:「你的家眷呢?怎么不出来接旨?」「臣尚未婚配,并无家眷。
」「没有家眷,难道还没有姬妾吗?」「小妾也能接旨?朝廷给诰命吗?」「咦?你说什么?」突然间,中行说像被人踩了一脚的小公鸡一样,浑身的毛都炸了起来。
程宗扬不由纳闷,这是又捅到他哪根肺管子了?一边道:「我说——妾侍只算奴婢,让她接旨,可没这种规矩。
要不朝廷诰封她当夫人?」「说得好!」中行说猛地一合掌,「太好了!」程宗扬一头雾水,这死太监什么毛病?自己拿他开涮寻开心呢,他这么手舞足蹈的,莫非是失心疯了?中行说乐了一会儿,终于安定下来,用手指点着他说道:「你提醒了我!提醒得非常好!好主意啊好主意——你就等着接诏吧。
」程宗扬心里发虚,「接什么诏?」「当然是你要的诰封啊。
」「别开玩笑,我都被革职了,还给她诰封?」「怎么不行?」中行说阴声笑道:「封了诰命——可是要入宫谢恩的。
」程宗扬立刻道:「那我不要了。
」说什么呢?让赵合德入宫?那是拿小肥羊往火锅里丢啊。
「真是吃了灯草灰,放的轻巧屁。
」中行说冷笑道:「天子恩典,是你想不要就不要的吗?别说活人,死人也得要!」中行说兴冲冲地扬长而去,留下程宗扬当场就傻眼了。
给小妾加封诰命,简直闻所未闻,可这死太监真要干出来了呢?到时候自己不接诏就是抗旨,接诏赵合德就要入宫去谢恩,赵合德一入宫……自己跟这死太监臭屁什么呢?程宗扬气急败坏地爬起来,「毛延寿!毛延寿!——毛延寿呢?叫他赶紧收拾画具,马上去昭阳宫!」要紧关头,程宗扬也顾不了许多,立即打发毛延寿往宫里传话,无论如何也要阻止天子的诰封。
…………………………………………………………………………………昭阳宫内,友通期仔细听着毛延寿带来的消息。
友通期入宫还不到两个月,但居移气,养移体,比起入宫之初那个栖惶无依的孤女,如今的友通期整个人都显得容光焕发,颜色更加娇艳。
再加上江女傅的悉心指点,举手投足贵气十足,早已看不出她的市井出身。
等毛延寿说完,她低声问了江映秋几句,然后笑道:「你回去告诉程大行,中行说只是嘴快而已。
至于天子,断不会那么做的。
若是臣下的姬妾倒也罢了,封了诰命,就好比男子有了官身,为了朝廷体面,天子也不会乱来。
」毛延寿唯唯诺诺地应下,然后也没敢走,一边耐着性子给昭仪画像,一边等着另一边的消息。
长秋宫内,赵飞燕正在给定陶王喂水,听了鹦奴的传述,她手指微微一颤,羹匙中的水洒到了定陶王的衣襟上。
事关自家亲妹,赵飞燕可没有友通期那么镇定。
她拿出帕子,抹去定陶王衣上的水迹,柔声道:「欣儿还记得孟舍人吗?就是那个长了胡子,可个子跟你差不多高的优伶——他这会儿在外面,你去找他玩好吗?」定陶王笑逐颜开,拿起小弓跑了出去。
赵飞燕在后面道:「慢着些!」等定陶王身影消失,赵飞燕收起笑容,纤柔的眉头微微蹙起。
「昭仪不知道圣上的性子。
他要做的事,从不理会旁人。
若是他更在意朝廷的体面,就不会下诏诰封。
若是他听了中行说的挑动,下诏的话……」赵飞燕没有再说下去。
罂粟女等了一会儿,然后道:「若是下诏了呢?」赵飞燕良久才道:「让她赶紧走吧——离开汉国。
」罂粟女禁不住道:「为何?」赵飞燕看了她一眼,淡淡道:「莫忘了,我也是歌伎出身。
」…………………………………………………………………………………两人的意见都被带了回来,一个认为不足为虑,一个认为迫在眉睫。
程宗扬头痛地揉着太阳穴,「会之,这事你看呢?」秦桧道:「长秋宫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