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零」是不分派别的古修,「一」是道派,「二」是佛宗,「三」是儒门,「四」是「邪魔修」、也就是逆修。
接下来三个位数则代表「修仙百艺」,例如「零零一」是灵植,「零零二」是炼丹,「零二八」是主修功法,「一九五」则是符宝。
虽然名为百艺,但实际上却有数百种分类,只是很多现在早就失传了。
之后的数字则就依照各自派别而有更细也更繁複的分别,但光是各类书籍编号就有六位数,也就是说光是一类书籍,就预设有将近一百万本的余裕。
至于书籍总数,李雪清最后也终于发现确切的数字: 「本馆现有藏书:三十五亿四千五百六十九万七千七百四十三卷」 虽然没有一千兆本那幺惊世骇俗,但……也够惊世骇俗了。
再次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后,李雪清看準了佛宗神通功法的位置走了过去,这些书柜之间都有不小的间隔,或许是为了让某种特殊移动法器可以载着人快速移动,至少李雪清有在某个地方看见「御风蒲团使用后请归还原位」的警示牌。
但现在她不知道御风蒲团在什幺地方,因此只好靠双脚移动了。
花了一刻钟,李雪清终于走到佛宗神通功法所在之地,看着书柜上闪耀着金银光芒的书卷,她又呆了一会儿。
修仙界最常用的记录物品是玉简,只有少数低阶功法之类的才会以纸本记录,但苍穹书库中却几乎全都是以书本形式存在。
虽然如此,但也不是一般的纸本,毕竟普通的纸无法承受岁月的磨耗,而以高阶材料製成的纸本虽然也有,却并非主流。
苍穹书库当中最多的,是以黄金或白金打造的「金书」! 闪耀着光芒的金书通体由黄金或白金打造,连连接书页的绳子也是金链子,书中文字则是在浅浅的阴刻,在某个角度下就可以清楚看见其上的文字,而在书脊上有个方形的凹洞,尺寸和制式玉简的横断面一模一样,显然是设计成只要把空白玉简插入洞中就能複製内容以便阅读。
「佛宗…神通功法…练体术……有了!」找了一会儿,李雪清终于站在她所要寻找的东西面前,不过看着满满一大书柜的练体术,她却迷惘了。
「大金刚轮身…不火金刚身……明王诀…七宝莲台转生品……这幺多本我该选哪一本修炼呢?」李雪清左顾右盼了好一会儿,说出奢侈得该遭天谴的话来。更多小说 LTXSFB.cOm
换成别的修仙者,看到这些练体术,就算只是其中一本都会珍而重之的藏起来,生怕被人发现了,而她现在却被眼前数百种练体术弄得眼花撩乱,搞得活像在菜市场挑萝蔔似的。
「啊!《五大明王法》!」突然之间李雪清看到与蔘主说过的功法类似的名称,除了「七」变成「五」之外其他几个字都一样,感到彷彿他乡遇故人似的她拿起五大明王法金书,翻开第一页,明明白白的写到: 「新修五大明王法,前称《七大明王法》,因《爱染明王法》与《孔雀明王法》经证实具有相当高危险性,故本书删除此二项神通大法。
修习五大明王法有成者,若欲精修上述二法,请洽佛光寺住持」 「五大明王法,一曰『军荼利明王』,二曰『大威德明王』,三曰『降三世明王』,四曰『金刚夜叉明王』,五曰『不动明王』,此五大明神,为胎藏界曼荼罗持明院尊神,有大威力大神通,催破魔障,调伏邪恶,乃佛门至高护法神」 「军荼利明王法,主宰人身拙火……」 「大威德明王法,主神识……」 「降三世明王法,主速度……」 「金刚夜叉明王法,主防御……」 「不动明王法,主攻击……」 「爱染明王法,主远程攻击。
孔雀明王法,主辟恶」整套功法当中对于被删除的两项明王法就只有这两行字,李雪清自然也看不出这有什幺好危险的。
不过,包括李雪清在内的现代修仙者都不知道,佛宗练体术一般可以分为「罗汉」、「金刚」、「明王」三种,越往后的威力就越大,但危险性也越高。
因为佛宗练体术是以模仿为主,模仿那曾经或者末曾出现于现世、仅在修者观想中出现的巨神型态,对象神格越高,神能就愈大,但精神与之沟通也就更有被吞噬的危险。
也因此,《七大明王法》在被上古顺修列为至高绝学,与《一气化三清大法》、《龙皇九天舞》并称为三大神通的同时,也代表着它的危险性是最高级的。
尤其是军荼利、爱染、孔雀三法,一个支配人体深潜的生命能量与本能,一个职掌爱慾,只要踏错一步就是身死道消;而最后一个,甚至曾有人因此修炼入魔,化为杀戮恶鬼! 因为孔雀明王的另一个名号,正是造化三尊之一,主宰毁火权能的裂光魔尊! 对此浑然不知的李雪清,喜孜孜的拿出仅有的一块空白玉简──这是王浩在让她进入炎凰洞府之前交给她的,好複製在里头可能得到的稀世功法──将五大明王法複製了下来。
女孩心中唯一的担忧,就只有自己修炼之后会不会和图画中的明王一样变成肌肉少女,要是这样的话,少女心搞不好就会比求生本能还强烈了…… 不过这事情得等她筑基之后才需要烦恼,现在她唯一要烦恼的只有该怎幺筑基。
「有筑基丹丹方吗…可是会一样吗?都过了如此久了……」女孩的目光飘向广大书阁的另一头,那儿有个匾额写着八个大字: 「修仙百艺,灵植第一」! 上古顺修的主要来源有二,第一种是和仙祖一样的武林人士,包括胡冰凝和究极真人都是先成为武者,再踏上修仙之道。
第二种则是文士,有「儒圣」、「二头肌王者」异名的儒门创始者孔圣就是此类人士──虽然他一身肌肉壮得可以扛起城门大闸。
正所谓穷文富武,这类人在末踏上修仙之道前多数清贫,因此里头不少人其实是本业种田兼差读书,就算成为修仙者,对种田的兴趣也没因此落下,只是种的东西从稻米小麦变成了灵草灵药罢了。
也因为这些人的创造力高于前者,加上顺修们没有多少战斗需求,故灵植一直是顺修时期极为昌盛的派别,甚至衍生出包括炼食、炼丹、育兽等等百艺类别,故被推举为百艺之首。
炼丹类别就在灵植类旁边,可见两者的关係有多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