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
“我甘愿做先锋,替四弟开路。更多小说 LTXSFB.cOm”
坤天王率先起身,拍了拍胸脯,咧嘴一笑。
数年时光过去,悼天王姚当和部下党羽虽没再执掌军权,但刑天王也做的仁至义尽了,让他们享尽了荣华富贵。
因此,他和徐行两人之间一点芥蒂、隔阂也无。
在四明山商议要事之时,也不必去忌讳什么。
“主公,末将也愿做先锋大将……”
常吉见坤天王抢职任,亦忍不住开口道。
古代行军,一般分为前中后三军。
中军一般由君主执掌。
后军多是辎重、民夫,不会进行作战。所以他想要立功,只能去争前军这个先锋大将的职位。
“三哥和常将军都是沙场宿将……”
徐行见到这番场景,亦是头疼。
四明山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将才。
他先夸赞了二人一句,然后沉吟片刻道:“我等东出,先攻打与关西道临近的洛南道,洛南道广阔,可开辟为南北两战场,你们二人各领两万先锋营,分别作战,谁先取胜,谁为头功。”
“只是需记得,不得滥杀无辜,烧杀抢掠,不得屠城。”
“凡事,需按军令行事。”
“若到了不得已之地,先奏请本王,再进行决议。”
徐行叮嘱道。
杀俘、杀降在古代极为常见。
四明山虽是义军,但军纪比官兵也只是好上一点。若不加约束,难免会败坏他和四明山的名声。
然而也不能太过约束,不然士兵攻城没了好处,难免会士气低迷。
只要不做绝,到屠城那一步就行。
剩下的,只能尽人事,看天命了……
想要让麾下士兵真正变成仁义之师,单凭封建社会的道德约束极难极难。01bz.cc再说徐行也没这个时间,
说难听点,眼不见心不烦。
朝代末年的战乱,死人……太过常见。
他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
只是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做一些好事。
“四弟,你仁义,三哥知道……”
“放心放心,我是农户出身,哪会那么残暴。”
坤天王笑了一声,保证道。
常吉就比坤天王多一点智慧,他吹捧道:“主公既受天命,天下百姓皆是主公子民,我等义军东出,理当爱护百姓……”
两位先锋大将确立后。
公羊仪、徐明、徐泾等文官开始商讨起了粮草、辎重等事。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
打仗也是打后勤。
一直讨论到深夜,这场誓师大会才结束。
……
隔日。
坤天王和常吉各率两路先锋自关西道而出,直扑洛南道。
洛南道守备大惊失色,据关而守。
可朝廷武备松弛,在义军的连番进攻下,不到两日,挡在四明山东出的三道关卡,一一告破。
同时,战报也传达到了京。
紫薇殿满朝文武,瞬间鸦雀无声,充满了死寂。
“徐逆!徐逆!徐逆!”
崇明帝端坐在龙椅上,咬牙切齿,连续喊了三声“徐逆”,“朕待他不薄,若他安分守己,当一个封疆大吏,该多好……”
“为何要反朕?”
自欧阳叔达辞官回乡后,他开始了励精图治。
只不过任他夙兴夜寐,朝廷还是每况日下,甚至还远不如欧阳叔达当政时期……
故此,他渐渐认清了现实。
只盼徐行能一直待在关西道,不要撕破他最后的脸皮。
然而——
三年过去了,徐行还是东出了。
“诸卿可有谏言……”
“抵挡住徐逆。”
崇明帝揉了揉酸胀的眉心,叹了口气。
事已至此,已经容不得他去发怒了,尽快安抚好徐行,或者挡住四明山进军的步伐才是头一等的要事。
洛南道一破,四明山义军就离京不到三百里了。
“可让镇北王出兵,遏制徐逆。”
兵部尚书察觉到崇明帝的目光,躲无可躲,于是上奏道。
他说的这番话,只是废话。
镇北王有十万关外铁骑,朝廷定会调其兵南下。但以徐行目前的攻势,还有边疆与鞑子之间紧凑的战事,容不得镇北王分兵太多,赶至洛南道战场。
“一群酒囊饭袋……”
见无良言进谏,崇明帝一甩手上奏折,迈步离开了紫薇殿。
到了偏殿。
他让掌印太监李恩露去请了自己的亲信班底。
“依臣之见……”
“不若偷偷派人与徐行议和,以如今徐行的实力,还不足以鲸吞天下。”
太常卿王望仔细思索了片刻,提了一个办法。
四明山抢下地盘后,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而趁此时间,让镇北王尽快结束与鞑子之间的战役,率兵南下勤王,危机自然化解。
“不知何人可出使?”
崇明帝目光灼灼的看向王望。
这一下。
王望懂得什么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环视周遭,只见太仆韩遂等人尽做壁上观,一副游天外的模样。
第94章、冲天香阵透京,取卿首级一用
“臣……愿前往洛南道,主持议和……”
无奈,太常卿王望自认倒霉,领了出使的差事。
他尚存一些忠君爱国的念头,又想着自己挤入了崇明帝亲信班底之列,崇明帝再怎么也不会卖他,所以才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没曾想,崇明帝竟刻薄寡恩到了这个程度。
一旦议和的秘事泄露,天下哗然,他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