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只剩得中间有一个莲字尚见模糊字迹,花春想道:“现有一个莲字在上,是香莲庵也未可知。仙机上云:远祈何须问,东西不必盘。莫非悟凡远避在此乎?”遂命船家停橹系缆上岸一访。
步进庵中见殿上门窗塌损,佛像尘蒙,是一个数年不修整的荒庵。少顷出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尼僧来,花春上前问道:“此间可正是香莲庵么?”
尼僧答道:“这里是白莲庵,相公何以问及?”
花春道:“因台额上有一莲字,小生看不明白,故偶意问及,未知其庵中有几位师父在此?”
尼僧答道:“本来庵有四、五人,只因此庵塌损,募化无从,她们各自散了,只剩贫尼与一个小徒孙居此。不料数日前有一个远方避难的师太来投此间,如今共有三人。”言罢,遂将募化修庵这一支园匾携过道:“恳求相公慨发慈心随缘相助。”
花春听了“远方避难”四个字,不觉吃惊着急问道:“如今那远来的师父何在?”
尼僧道:“因路途劳累,迩已病在床。”
花春闻听言道:“此人是香莲庵中的悟凡师。”
尼僧道:“相公何出此言?”
花春道:“只因曾托悟凡师干办一机密事,岂知今岁出都复至庵中,已不见其人,因访庵听说她避祸远遁,莫非即在此间么?”
尼僧闻言踌躇道:“贫尼却未知其细,待我去问她一问,就知分晓。但不知相公尊姓高名,只要将相公名姓一通,若果是此人,彼意中自能相见,即有曲哀,贫尼亦可待诉。”
花春遂告以姓氏,那老尼也不多时急出来通达道:“她一闻相公在此,顿扶病起床,请相公进内,面剖衷肠。”
花春闻说喜如从天降,谓:“悟凡得见,则二美消息可通。”遂随老尼进房,见悟凡病容憔瘦态度不堪,二人相见,俱禁不住痛泪交流,花春急问道:“不知悟凡师为着何事以至于此?”
悟凡道:“说起此事,相公之罪也。”花春惊问其故,悟凡遂在枕下取出一封书信递于花春,花春接过细览,上写道:去岁庵中一事,不料被绿珠侍女知情,因被责,怀怨潜窃花郎所赠之画,向老夫人处漏泄机关。成老爷将令悬中遣杀至庵,拿悟凡师究诘,见字宜速避祸出庵,万一迟定遭罗获。因无面再生,剑欲剔颈自尽矣。倘日后与花郎相逢,乞致言窦瑞香已死,前盟难践,不复系念可也,事在急迫,特此草达。
花春见字跌足悔恨道:“那夜竟不防丫鬟窃听,所以语言不密,以致有今日之事,既害窦小姐丧身,又累悟凡远遁,实小生之罪也。”
悟凡道:“相公岂莫悲伤过度,还有音书在此。”又向枕下取出付予花春,花春展看是满氏池娇叹薄命词,词中叙了相思情,道出了无奈复解合欢带效于飞,后是拟美人歌以抒照君怨:
其一:
从来万紫与千红,愁入离人两眼中;
欲上翠楼心转怯,青青杨柳怨春风。
其二:
春闺恼听晚来钟,况复离愁恨又重;
回忆去年临别话,桃花落尽再相逢。
其三:
月移花影上纱窗,倦坐更深剔夜缸;
绣罢鸳鸯三十六,慕他对对总成双。
其四:
从君别后日相思,九转肠回十二时;
静院春光留不住,莺声啼断绿杨枝。
其五:
日景疏帘掩翠扉,呢喃新燕绕梁飞;
只愁采缕今年系,春社重来人已配。
其六:
肠断香闺三月初,乱鬟身懒宝梳梳;
归期屈指顿顿数,雁杳鱼沉音片疏。
其七:
泪约从来有也无,君心讵比妾心孚;
只因痴志难抛去,梦内花郎惯自乎。
其八:
杏花十里暮烟低,银蛮雕鞍过柳堤;
想是状元归马疾,扬鞭径至浙江西。
其九:
心慵懒绣小弓鞋,斜枕银床坠玉钗;
睡起昼长无个事,倚楼终日望天涯。
其十:
闲来频把画图开,细玩形暗自猜;
婉尔凝眸似有思,无言日日盼郎来。
其十一:
谁云容易度芳春,恨至无言恨始真;
惆怅最怜今日我,风流空忆去年人。
其十二:
金猊炉内屡添芸,日永三春驻夕薰;
君缝背盟甘负妾,妾堪忘约不思君。
其十三:
销魂最是怕黄昏,绮帐生寒亦懒温;
脉脉私情谁与语,一声血泪一声吞。
其十四:
无聊遣娌把棋弹,总为愁多着末安;
几度被她催下子,输她容易胜她难。
其十五:
绣阁身闲心不闲,愁来无语泪潜潜;
妆台频对菱花照,瘦尽春来镜里颜。
其十六:
人间聚散悦由天,难补三生石石缘;
从此春蚕丝已尽,哪堪秋夜镜重圆。
其十七:
未楼愁按凤凰箫,盼到而今归路迢;
老母不知灯下誓,乘龙已订度蓝桥。
其十八:
自怨时乖复自嘲,诗篇无意细推敲;
侍环分得新题到,几度拈毫几度抛。
其十九:
银杏开残又碧桃,春江客路水滔滔;
深开织就回文锦,欲寄何由系雁毛。
其二十:
不曾真个恨如何,从古红颜薄命多;
死后芳魂犹恋恋,生前忍复结丝萝。
其二十一:
回思旧事渺无涯,静掩闲窗六扇纱;
蜡才成灰红泪冷,不堪重问镜中花。
其二十二:
感怀不忍读焚香,一缕柔丝系寸肠;
自昔谩劳称姐姐,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