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滋味,足以让人醉生梦死,亦让李景宴沉湎在其中,久久无法自拔。
半晌,他方才挥手让众臣平身。
“众爱卿,免礼平身。”
“谢主隆恩——”
朝臣们纷纷站起来,列队整齐,手持象笏,情严肃而又庄重。
开始新帝登基的第一次朝会。
可一切并未如李景宴想的,可以一直那么顺利下去。
朝堂伊始。
顾临便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暗中施压,要求李景宴兑现先前承诺。
“此次平定吴王之乱,安将军和柳刺史劳苦功高,功不可没,按照大夏旧例,陛下不可埋没有功之臣,当对他们论功行赏,以加褒奖。”
顾临声如洪钟,嗓音朗朗,落在大殿上,回声荡荡。
所有人都沉默了,等着李景晏发话。
安崎和柳瑭作为边镇重将,本就手握重兵,权势滔天,若再行嘉奖,助其壮大,这无疑不是一步险棋。
自古中央和地方的平衡,就是最难的一步棋,稍有不慎,就会棋盘倾覆,满盘皆输。
是以李景晏久久未落子,殿上一片寂然。
杨仲面容整肃,气质刚峻,走出列来,手捧象笏冲着龙椅上的李景晏,恭敬躬身。
“陛下恩泽四海,慈心仁德,贤名远播,安将军和柳刺史为国为民,忠君爱国,大义当先,不计得失。陛下可以褒奖为重,赏赐为轻。令翰林院学士撰写华章,昭示天下,歌颂功德。”
杨仲的提议,顾临哪里肯让。
他广袖一振,大喝一声道:“杨尚书此举,恐会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历朝历代,国君唯有给战士论功行赏,拜将封侯,才会有名将辈出、将士齐心的局面重名声,轻赏赐,军士们远在边境,不闻其声,如何愿意,到时必定怨声载道,士气大降,若是军心不稳,外夷趁机入侵,你如何担待得起?”
杨仲别他的气焰所压,紧紧抿着唇,咽下到嘴的话,不再出声了。
殿上鸦雀无声,无人再敢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