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97节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97节

事的计策,但终归是御史台能臣遍布,将此业尽善尽美呈于陛下案前。再加上地方官吏如今为自身考课,皆投身于教化百姓之职,这才有了今日陛下同臣所讲的下治百姓之明德。”

联系到前面谈话的内容,皇帝略有思索后深以为然道:“民为邦本,若民能识德,朕也不算辜负列祖列宗的嘱托。”

普及识字率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掌握知识,而知识是命运的钥匙。

卓思衡深知自己所作所为绝不是为了什么圣德教化,但对于他来说,能实施一个真正有效的政令并且令人民受益时,那实施政令的理由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以上,就是他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而下面,则到了本次总结最关键的目的。

卓思衡看皇帝将奏折心满意足合上后,才重新再拜道:“其实,臣的下一项举措今日便能告知陛下。”

“好!朕也想听听你还有什么法子更上层楼。”皇帝正听在兴头上,语气里也有鼓励卓思衡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臣自执掌学政以来,眼见许多才德之辈因种种不同原因被埋没,因此今日臣学政之革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希望皇帝虚怀纳谏,接受臣一个举荐。”卓思衡朗声道。

官员举荐官员这件事虽常见,但不免会遭到皇帝警觉,此时听到这句话,皇帝也不免疑惑,卓思衡从不结党营私,亦不拉拢朝臣,今日怎会贸然举荐?

于是皇帝更想知道到底被他举荐的人是谁了。

“好,那朕便听听卓爱卿你第一次向朕举荐贤才究竟举荐得是谁?又是何人有何德何能入了你的法眼?”

“圣上,臣举荐之人是圣上的妹妹,当朝宣仪长公主。”

第35章

皇帝目不别视,以一种异样又专注的目光看向卓思衡,这是他几乎很少展示在人前的一种色,方才听到的话令他猝不及防,有一瞬间真实的自我也被释放了出来。

“云山,你可当真?”

卓思衡也拿出正颜肃色,朗声道:“回圣上,臣绝无妄谗之意。近日所感,皆于言中。”

“你是希望长公主能执理政事?”

“是的。”

“你到底是在作何打算?”

但凡皇帝这样问话,无论语气如何,氛围多少也已经紧张。但卓思衡觉得这比问他太子怎样显得要轻松得多,况且话题是由他提及,这点心理准备他还是有的。

“陛下如今担忧朝野非议,可以先将与家事相关之政务交给长公主,若有人置喙,即便言及帝王无家事此类话语,亦可驳之为帝王虽无家事却有家人。长公主是陛下的亲妹妹,为兄长分担忧思难道不是分内之事么?”

卓思衡先给皇帝借口,再交待自己的动机。

“臣之所以今日提及此事,是因为自整顿学政以来,见了许多从前做侍诏和地方官吏无法触及的表里之事,方知何为社稷忧者。长公主屡次替陛下同担共难,实则她分内并无此事,然而公主心怀天下与陛下,急陛下之所忧,怆天下之所患,这比臣所见的许多朝臣还要明是非懂担当,臣姑且妄问陛下,陛下令出,长公主可曾有过推诿?可曾有过阻挠?”

皇帝难得诚实答道:“确实未有。但凡朕之旨意,公主皆愿领受,即便多有顾虑,也是及时进言再往领命。”

“是了。臣为学政半年,已见多少阳奉阴违之人推阻陛下圣意?即便再往前议,单就《女史典》编纂一事,当初多少人言之凿凿说此典枉费人力财力,不足论也不足叙?长公主力排众议,顺应陛下的意愿,三年砥砺完成此篇,如今朝野阅过何人不赞不称?当初异议之人又在哪里?无非想以夸赞掩饰自己当初的失察罢了。”

卓思衡心道,我如果是个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的奸臣,那真的会是祸国殃民的坏,还好还好,他的良心仍然活蹦乱跳。

皇帝听罢仍是不肯表态,他何尝不知只有自己的妹妹无时无刻不与自己是一条心?但首先重用皇族,便会引人非议,更何况这皇族还是一位公主?怕是有人就要拿外戚之事来做文章……

等等,外戚?

长公主没有成家育后,何来外戚之有?

两个脑子高速极限运转的君臣飞快对视一眼,卓思衡点点头,仿佛在肯定皇帝顿悟的想法一般——当然他不知道皇帝此时想到了什么,不过看眼也知道是意识到非常重要的事,这种时刻,卓思衡认为应该对领导的一切顺势念头进行充分的认可。

皇帝心想卓思衡定是预料到这一点,才愿意举荐长公主,然而这件事面对的困难还太多,他虽然需要自己人的坚实助力,也不好为此引发朝局的震荡,不过如果是自己的妹妹能够拥有一定权柄,将来的事……即便是托孤辅政,自己也只信得过她。

“你举荐长公主,只有此意么?”皇帝问道。他心中又有了另个想法,卓思衡的妹妹在自己的妹妹麾下编书作传,若是长公主得到实际权柄,他是否有在通过此等方式让妹妹也因此受益,进而使家族荣光?

平心而论,以卓思衡的家族,无需这样的手段,只靠他自己足矣踵事增华,但他如果没有自己的好处,又何必如此唐突?

皇帝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自然不是,臣举荐长公主,也有为学政之革下步排铺之意。”卓思衡通过问题提问的角度敏锐察觉到皇帝的警惕,于是将原本准备的下个论点延后,而最后一个足够有说服力且能让皇帝放松的构想提前。

“你之前向朕保证和奏报之事均已实施,还有什么是未曾言明的?”

卓思衡郑重道:“圣上明鉴,此事并非臣起始所有之意想,这半年中此意逐渐现露,而《女史典》的最终编成促使臣将此希图禀报陛下。臣最后一项学政之变正是……设立女学。”

皇帝的反应没有卓思衡想象中的大,他很认真得听,似乎也在很认真得思考,许久之后才开口道:“所以你希望长公主有更多权柄,替你便宜从此事?”

“也唯有长公主能成此事。”卓思衡觉得自己和皇帝说话都没有这样恳切过,“臣也是有妹妹之人,于私,臣不愿意看臣妹因身为女子无法施展才行只能屈居末流;于公,臣自臣妹处得知许多长公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