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尽心竭力。”
第2章
敲竹梆的吏员踩着回廊上的木板条,一次次通报距离考试结束的时间。投入此次考校之用的屋室共有八个,寻常用来传习诵课,此时里面坐满了奋笔疾书的太学生,时不时从窗格门里传出急促焦躁的磨墨声。有人早交答卷,意气风发或推或拉开糊了明纸的门,昂首迈大步走下台阶。
不一会儿,最后一串竹梆连响宣告此次考校结束,所有卷子都要一并糊名封录再由专人誊抄后交由国子监选出的八位博士审阅,流程犹如科举般一丝不苟。
但这只是国子监太学的一次摸底考试。
这个词对于太学生过于新鲜和惊悚,他们听卓司业说出来时便有些不详的预感。
春坛过后,国子监太学不管是师资还是生员都得到极大补充,尤其是学生,各州五十余名优秀学子的加入,让原本充斥腐朽懈怠气息的太学顿时竞发出韬奋之感,而因此名声大噪的太学也重新笼络了世家官宦的信任,好些人重新将孩子送了回来,不过他们其中也有因看圣上重视国子监才刻意为之。
但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时之间国子监太学多了一百余名新生,加上之前的百余人,一共三百太学生的数字已经接近太宗一朝太学的规模。可问题也接踵而至,这样多的学生要一起授课基本无有可能。
这时卓司业站了出来,他提出一个方案,进行一次从考至判完全模拟科举的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摸底,然后根据成绩排次分批,由不同博士与师傅任课,穿插安排课业与时间。
太学人满难治的问题倒是解决了,可太学生却崩溃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