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祝永达和父亲在麦茬地里播种晚玉米。更多小说 LTXSDZ.COM祝永达在前面用镢头挖,父亲在后面把玉米种子下到坑里去,再用脚将土拨进去,埋上种子。父子俩在地里晒了一整天,连一亩也没种得上,这样的播种方式确实是太原始太古老了。原始社会,先祖们就学会了用这种方式播种,不过使用的是石器罢了。夏播和夏收一样需要抢时间。好多人没有牲畜,分到了一条牛腿或半条牛腿的庄稼人将牲畜倒腾掉了,死了牲畜的没有钱再买。有些有牲畜的庄稼人宁愿将牲畜廉价租给外村人,也不愿意让本村人租用,他们怕租用户一时三刻拿不出租金。同村人不好张口要,又担心发生了纠纷,拉不下面子。祝永达听见田水祥在隔壁地里一边挖坑一边抱怨:“分田到户有啥好果子吃?我先人给人当了半辈子牛马,人拉着犁种地,到了我手里,还倒退了,又得使镢头。”赵烈梅走到前边去一把夺下他手里的镢头,骂道:“你是叫花子嫖女人哩——钱少话多。你去埋种子,我来挖。”田水祥说:“好好好,你去挖。我知道你嫌我说分田到户不好。”赵烈梅掂起镢头,两镢头一个坑,一会儿,就把埋种子的田水祥撂到后边了。
吃毕晌午饭,祝永达去找会计祝万良,他想问一问夏播的进展情况,祝万良的母亲告诉他,万良上地去了。祝永达就撵到官路上的那片地里来了。他抬头一看,马志敬一家用人拉着犁播种。马志敬的人手多,三个儿子都能干活儿了。马志敬按犁,三个儿子用绳索拉,他的女人跟着溜种子,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儿提着篮子溜化肥。站在地头,祝永达老远就听见了父子几个呼哧呼哧的喘气声。马志敬的大儿子马刚刚光着上身,脊背晒得黝黑黝黑,他们都大汗淋漓的,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老马,歇一歇。”
“歇就歇。”
三个儿子放下绳索,跑到路上的树阴下来了。
“有啥事吗?”
“没有啥事,我想找万良问一问情况。”
“问啥哩,好多人还没种完哩。咱人手多,还凑合,没人手的人,怕是按时节种不到地里去了。”
“刚分开,就是这样,过两年可能要好些。”
这只能是祝永达一厢情愿的想法和说法。
马志敬吃了几口烟,说:“我看万良从地头过去了,他大概在大塄弯,你去找。”
祝永达找到了大塄弯,五队的好些人都在大塄弯种玉米。祝万良也是用镢头挖地种玉米。他一看,祝永达来了,就停下了镢头。祝永达问他的进展情况。祝万良说:“我昨晚上统计了一下,夏播任务只完成公社分配的36%。”祝万良的爹将一粒玉米种子用脚埋住后,停下了活计,抬起头来看了看祝永达,“侄儿呀,伯是实话实说哩,老蒋那时候,我们穷人没牲口,用镢头种地,用人拉犁,如今,又要庄稼人这样种地,和那时候有啥两样?”老汉用布鞋将一个土块儿踏碎,拨拉到了坑里。老汉是个“裂筋头”,他动不动就拿过去和当今比。老汉埋了两个坑,又说道:“永达,你是松陵村的官人,能不能给上面说一说,叫给咱老百姓想些办法?”祝永达说:“三伯,上面能把地给咱分到户就不错了,你今年的麦子没有少打吧?松陵村人再也不为吃粮发愁了,得是?办法还得咱自己想。”老汉一听这话不高兴了,“上面那些人只管纳粮缴税,和那时候有啥两样?那时候,地里打得少,税也轻,松陵村满共才交十二石三斗六升四合麦子。你不信了问马子凯去,他当过乡长,他亮清着哩。”祝万良一听就挡老汉的话题:“爹,你看你,扯那么远干啥呀?”儿子这么一挡,老汉躁了,“你不知道。你爹我那时候穷,不掏钱还能把财东家的高骡子大马赊来种两天地,现在,你把谁家的牲口能赊来?我说错了,得是?种一亩地向人要十五块钱,抢人呀?心那么黑,还能当个财东?”祝永达笑着说:“三伯,你不要发躁,等忙毕,我到你家里去,你把过去的事给我好好说一说,我真还想听一听哩。你经见的世事多,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世事都经见过。连你也说共产党不好,那就没良心了。”老汉争辩道:“不是共产党不好,是共产党的一些干部不好。”祝永达后悔他不该来找万良,他离开地里时,明显地感觉到,万良父子俩种玉米的和谐不可能再保持下去了。
祝永达向回走的时候,老远看见马志敬开始耱地了。他的女儿蹲在耱上,双手抓住绳索,父子四人拉着耱,太阳光似乎全部聚拢在他们身上了,他们满身是汗,祝永达不愿意再目睹他们那弯腰曲背的样子,走到地头,加快了脚步,逃跑似的很快过去了。来到六队的地里,田兴国他们几个又在抱怨,说这样种地,还不如生产队那时候。祝永达笑着说:“生产队那时候,有这么自由吗?现在,想啥时候出工,啥时候就出工,想啥时候收工,就啥时候收工。”田兴国说:“叫花子自由得很,没饭吃,咱要的是自在,要啥有啥才叫自在。”祝永达说:“你还想多自在?”田兴国说:“我要是活得自在,就不用镢头种地了。”田兴国的话对祝永达的触动不小,不自在是实行责任制造成的吗?不是,绝对不是。「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一定要纠正田兴国的这说法。可是,还不等祝永达开口,田兴国就笑了:“兄弟呀,你的心太轻了,人家给了二两银子你就磕头?”祝永达一听,田兴国的话味儿不薄。田兴国的意思是:上面只是把土地分给了农民,你就感激得不行,你咋那么容易满足?不是他祝永达觉得分田到户了什么都好,值得他感激,而是他认为走出这一步是很大的进步,很不容易。历史上的每次重大改革都是付出了代价的。而眼下的事实是,松陵村不少人用镢头种地。这种生产方式的倒退使好多农民难以满意。话甜不能当钱使。和田兴国这时候谈什么改革呀,历史呀,是很可笑的事情。他打消了和田兴国争辩的念头。
祝义和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买一头牛。庄稼人要种好地必须自己有牛。玉米没按时种到地里去,就是因为没有牛。他连续去牲口集上跑了几趟,牙口轻的乳牛少说要六七百元,就是买一头能使役的犍牛也要四五百元,一斤上等麦子才卖三角二分钱,就是把家里的麦子全部卖掉也买不到一头牙口轻的乳牛。没有钱,想也是空想。老汉去和儿子商量。祝永达一看父亲买牛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