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便不放在观赏景物上了,只留心瞧她。
只见古香君随手采了一朵莲花,放在鼻下闭目轻轻嗅了一下,李瑟怔了怔,似乎从未见过她了一样,心中一阵荡漾。
古香君感觉到浑身不自在,扭头见李瑟呆呆地坐在船板上瞧她,便低头一笑,想了想,轻轻移了过去,头枕在李瑟的腿上,道:“郎君在想些什么?触景生情,又想做什么好诗吗?”
李瑟道:“不是。”心想:“我是在看你呢!”却没说出口。
古香君娇笑道:“那是想什么?我们来时在岸上的亭上看见许多写莫愁湖的对联,一副是:‘水如碧玉山如黛;千秋乐府唱南朝。’还有一副:‘柳影绿围三亩宅;藕花红瘦半湖秋’,写的都还不错,你是不是也想得一联,方不负今日游玩一遭嘛!”
李瑟笑道:“看你说了一大堆对联,又叫我也做,好像宝儿一样了,怎么也学她来难为我了?”
古香君笑道:“谁叫你老让我陪她猜谜语,做游戏呢?结果现在我也沾惹上了。宝儿她还说也很喜欢对联呢!我一听,怕她再让我和她对对子,就连忙岔开话题,还哄她说你最讨厌对联了,说那是小道,不值一提的。她还当了真,叫我劝劝你呢!说什么猜谜语对对联,现在多流行啊!你为什么单单只喜欢谜语呢?”
李瑟笑道:“我连谜语也不喜欢。像她这丫头那样痴迷,整天就缠着人猜谜语,就是喜欢的人也给她弄得不喜欢了。”
古香君笑道:“是啊!她还说了一车的话,叫我劝你呢!她说这个对联啊!可以使人变聪明,还可以骂人啊!讽刺人啊!别提多么有意思了,她还讲了很多故事给我呢!”
李瑟道:“什么故事?”
古香君道:“她没和你讲过吗?”
李瑟道:“没有。”
古香君笑道:“这小丫头。”心想:“这小丫头人小鬼大,自己不敢勉强李郎,却叫我去当说客。”
古香君继续道:“她讲的是解先生的故事,她的谜语啊!对联啊!都是解先生教的。”
李瑟惊道:“他教的?难怪!难怪!真是名师出高徒啊!她说的是解先生的什么故事?”
古香君道:“她说的是解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解先生很多故事流传天下,大家都知道的,不过这些却是秘闻。宝儿这么说的,她说解先生是江西吉水人,八岁那年,朝廷派一个尚书,姓曹的官去江西视察,他听说解缙有童之誉,便到吉水去看他。见面后,他见解先生是个乡下的娃娃,就起了轻视之意,再说也想炫耀下自己的才华,就道:‘小犬无知嫌路窄。’解先生应声道:‘大鹏展翅恨天低。’曹尚书一惊,又道:‘天作棋盘星做子,谁人能下?’解先生道:‘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可弹?’曹尚书见难不住解先生,挂不住颜面,就问道:‘小娃娃很厉害嘛!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啊?’原来他知道解先生的父母是卖烧饼的,母亲是磨豆腐的,都是操的贱役,因而要丢他的脸,解先生道:‘父亲肩担日月街边走,母亲在家推磨转乾坤。’”对联蕴含着谜语,轻巧地就挡过了曹尚书的刁难。”
李瑟听罢,遥想解缙的风采,大是钦佩,道:“我有缘见过他一面,不过未曾识荆,惭愧!”望着湖光山色,水面莲花,不由感慨万端,慨叹道:“湖光犹有英雄气,莲花合是美人魂。”
古香君听了怔了怔,想起传说中莫愁姑娘是投湖而死的,说不定真是身化莲花了呢!见情郎如此风流儒雅,心里大是爱慕。
莫愁湖,松林掩映,繁华似锦,湖中莲花十顷,掩映一叶小舟,其上一绝色美人偕着心爱的少年,真是一副绝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