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玉正不知该怎么办,却听见外面宁玉芬说道:“你是方伯母吧,给玉琼送饭来了?我来帮你吧。”接着又有一个女人的回应声。床上的两人连忙分开,方振玉跳下床去,整理衣服,等方玉琼盖好了被单,宁玉芬已拿着东西和一个年约五旬,穿着简朴,长得很象方玉琼的女人进来了。
方玉琼虽然脸上还残留着潮红,但人相当镇静,坐了起来,为他们介绍。自然是先女后男,介绍到方振玉时,她不无自豪地说:“妈,他就是我常跟你说的大哥方振玉,他对我可好了,我当这个副局长,还是他的功劳呢。”方玉琼到规划局,是当副局长兼任沿江开发规划小组长。
“伯母,您好!您别听小妹说,那是她自己努力的。再说了,帮她一点点小忙,也是应该的,我们是一家人嘛。”方振玉向方玉琼的母亲行礼道。
方母虽然是乡下人,倒也很识大体,她回了礼,说:“谢谢你了,玉琼从乡下来,见识少,我一直很担心,现在有你这样一个大哥帮她,我就放心了。”她用心打量着方振玉,刚才听方玉琼介绍,她便知道他有老婆,还担心他对方玉琼有什么不轨,但听到他姓方,又看到他身上透露出来的正气,便放心了不少,甚至为女儿感到遗憾,为什么不早点认识他呢?虽然他也姓方,可那是一个好对象啊。不管怎么样,农村人对同姓结婚,还是有些不习惯。
“小妹,起来吧,和伯母一起出去吃饭。”方振玉被方母看得有点不自然,对方玉琼说。
“我家里煮好了,再说,钟书记不让她出去呢。”方母表示不同意。抬出了钟玉光来,显然是为女儿得市委书记的关心而骄傲。
方玉琼爬起来说:“妈,大哥跟钟书记说过了,钟书记同意我出外面吃饭。”
方母无话可说,只好跟他们出去了。同时也更放心了。女儿的这位大哥,连市委书记都要听他的话,显然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女儿有他关照,自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她说道:“既然你可以出外吃饭了,妈明天就该回去了。你小侄儿出世不久,只怕你爸忙不过来呢。”
方玉琼说道:“妈,你就放心回去吧,有大哥照顾我,我不会有事的。”
方振玉也说道:“我本来还想留伯母下来多玩几天,那就不留了,下次再请您来,和我丈母娘好好聊聊。玉琼这有我和芬姐照顾呢。”
他们这样说了,宁玉芬表示赞同:“对,我一定会把玉琼照顾好的。”
1993年7月15日上午钟玉光办公室钟玉光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又处理了一些不能再拖的文件,已经是快下班的时候了,他把秘书小高叫了进来,说道:“你把赵部长叫来吧。”
小高恭敬地站在钟玉光的面前,有点犹豫地说:“钟书记,快下班了,是不是……”小高是方玉琼调走后新调来的,对钟玉光的工作作风还不熟悉,出于对领导身体的关心,他想把事情推到下午,也好让钟玉光多休息一点,近段时间,钟玉光的身体有点不好,可能是那次考察累的吧。
“叫你去你就去。”钟玉光有点不耐烦。
“是。”小高低头悻悻地出去了。
看着小高那种无辜的样子,钟玉光意识到自己有些粗暴了。也许是身体不适吧,近来他觉得自己有些烦燥,要是女秘书,因为女性的细心,可能容易体察到,并想办法开解,男人就不容易做到了。方玉琼走后,他也想过要找个女的当秘书,可是因为宁玉蘅的原因,他还是找了个男的。让方玉琼出去任职,当然是出于对方玉琼才干和能力的赏识,却不免带有一点点宁玉蘅的因素。幸好,付出终有回报,他听女儿的话,大胆向宁玉蘅求婚,宁玉蘅答应考虑,从她对自己的态度,以及接受自己的超出一般朋友的亲热举动来看,成功的希望极大。今天,赵文华给他来了几次电话,说有要事向他汇报,他知道赵文华并非是那种不敢决断的人,不是大事,他不会推给自己的,所以,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大问题。象这种情况,钟玉光是一般不会把他留给下一段工作时间的,因为他深深知道,政坛和战场一样,耽误了时间,哪怕是一分钟,后果也是不堪设想,是会全军覆没的。
不一会儿,赵文华到了,只见他一脸铁青,对钟玉光说:“玉光,可能要出大事了。”
钟玉光反而镇定了下来,他让赵文华坐下,又让小高给他泡茶,这才问道:“有那么可怕吗?往时你处理事情可镇定着呢!”
赵文华苦笑道:“以前是没遇过大事。”他把一大摞材料放到了钟玉光的办公桌上,“你先看看这些材料吧。”
钟玉光翻看着材料,那都是些上访信。看着看着,他心情沉重起来,脸色也变了,那都是说方振玉以及吴学栋如何如何的。其中有方振玉买官卖官、迫害干部、克扣工人工资、非法集资,吴学栋不关心群众、挪用群众生活补贴、和工委领导闹不团结等等。其实这些事情,除了吴学栋的不大清楚之外,方振玉的每一件事,他都了解,可是那些人却无限地上纲上线了。他问道:“这都是什么时候的材料?”
“有些是以前的,近日却特别多,据说有些还寄到了省里。关于港口开发方面的上访材料,我都要求交给我审核,起初我也认为是小事,便作了简单的处理,也没有向你汇报。但现在看来,这么集中地针对一个人,是有人鼓动人这样做的,所以我说问题大了。”
钟玉光当然也看出是有人在背后操纵,因为不知内情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这么详尽的材料的,而且也不会那么有文采、有针对性。他问道:“针对方振玉的,当然是针对我了,可那吴学栋与人无冤无仇,又招谁惹谁了?”
赵文华笑道:“看来你还不知道,不但吴学栋,连张虹都已经成了方振玉的忠实追随者,他们那样做,其实是为了帮方振玉减少支出,也就是说为你的港口建设降低成本。”
钟玉光相当佩服方振玉的亲和力,居然能把原来忠实追随陈向东的张虹也拉了过去,但他见赵文华说得难听,便笑骂道:“你这张臭嘴,港口建设怎么成了我的了,难道你就没有份吗?”他当然明白赵文华为什么这样说了,因为港口建好了,就是他的政绩,港口建不好,其他无论有多大的业绩,都是他到临海的一大失败。
两人心知肚明,相视一笑,气氛稍为轻松了下来。赵文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