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中坐着的,竟是他幼时的伴侣,受封寻阳的南朝公主!
寻阳公主已经嫁为人妇,因此着的是妇人打扮。然而她的脸颊白皙中带着红润,眼清澈又带着迷离,她的身段含苞待放却又楚楚动人。寻阳公主,依然很没。
寻阳也在第一眼便看到了檀羽,她的口中立时发出一个温柔又急切的声音:“羽郎……”
伴着双方互相惊讶的眼,檀羽也唤了声:“公主……”
寻阳站起身来,拉住檀羽双手,她的眼柔和至极,仿佛随时要浸出泪水来,“羽郎,我听说檀阿公……”
檀羽却摇着头,只是问:“郗家对你还好吗?你怎么在这里?”
寻阳抿着嘴,小声道:“大郎病逝后,我就一直为他守灵。郗家见我哀苦,才许我出来走走,缓解悲思。听闻高平公在郡中开席论道,小妹就来此拜了师尊、学习文艺。如今,小妹已经没有亲人,师尊便如我的生父一般。”
檀羽闻言,便再难忍住对寻阳的怜惜之情,“为夫守灵,孤灯相伴,真是苦了你。怎么不给我写信?”
“郗家不让……”寻阳的声音极微,几不可闻。然而眼泪,终于不自觉地流下来。
原来,檀羽本与南朝皇帝刘义隆的寻阳公主自小就相好,本来是要由檀道济亲自去向皇帝提亲,却没想到被高平郗家抢了先。
那郗家本是自汉末赋税实行户调制以来而崛起的大户,因一直与晋宋皇室联结有亲,故而成了高平有名的望族。一山不容二虎,郗家和高平檀家素有过节,便让其大郎抢了檀家这门亲。要命的是,郗家大郎素来身体有恙,寻阳本是提前出嫁,却还没走到金乡,那短命鬼就一命呜呼了。寻阳与林儿一般年纪,还没过门就做了寡妇。加上后来,金乡被北朝不断蚕食成了边地,郗家日渐势微,寻阳在郗家的日子也就更加凄苦。
想到这里,檀羽新中也是一阵酸楚。他替她拭去泪水,扶她重新坐下,让她倒在自已熊前尽情释放压抑已久的的情绪。
第八回清谈
此时,外间又陆续进来几个人,把一个堂屋坐得满满当当。清谈也正式开始。
先有家仆端上茶来。李顺端起茶杯,闻了闻,开言道:“沙门慧观法师近日刚从蜀中云游归来,带回了一些蒙山茶。诸位品品,看看味道如何?”众人依言品茗。
这时僧道席中一位紫衣僧人说道:“贫僧半年来游览天下诸国,感触颇多。尤以西南之人,饮食好味,与中原之地大相径庭。就以这蒙顶甘露为例,嘬之在口,浓香入喉。非大性情之人,不能饮此物。”想来说话者便是慧观。
果然,众人见到慧观说话,纷纷拱手见礼。一位书生道:“法师化外之人,竟谈大性情。反倒是我等红尘中人,却偏爱我灵寿茶的清雅。”
身边寻阳此时已恢复平静,便小声向檀羽介绍:“郑羲郑公子是荥阳郑氏的子弟。”
僧道席中便有人欲起身反击,李顺挥手制止道:“今天请法师来,非为茶道。诸公若有雅兴,不妨择日再谈。吾等虽学建安,却不谈清言,专论国事。诸位想必也听说了,北海近日冒出一支乱军,一路向西,已攻陷多处城镇。颖川、西凉皆有响应。听闻蠕蠕也派军袭边,已打到了代郡。大魏立国数十载,一向对境内汉人多有镇压,无人敢轻易谋逆。可为何一夜之间,战乱四起?难道汉人素日懦弱皆是幻象?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慧观法师刚从北边过来,不如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檀羽闻言,心中怆然道:“他能说清楚才怪了,我若不是有东山遇,怕也是难知一二。”
果然,慧观摇摇头道:“说来真是怪,贫僧云游天下,半年前从北海至柔然,去的时候商贾云集,尚属祥和。然日前从蜀中归来,再赴北地,却见生灵涂炭,血流漂橹。细细打听,才知是荒土盟北海分舵的分舵主,忽然带着一群弟子从荒土盟中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什么北海帮,揭竿造反。他们还联合了静轮宫、麦积山的许多弟子,声势浩大,立时打下了许多城池。更怪的是,很多地方的守军要么直接投降,要么就是军官被部下杀死后起义。因此,这支人马一路杀过来,竟未损失什么实力。”
檀羽虽已知道此事,但听此言仍是颇为震惊,心想:“早闻当今江湖三大门派,静轮宫、荒土盟和麦积山,一向泾渭分明,并无实质联盟。这些来自未来的人,究竟如何这般强大,能把三派的人马都汇聚在一处?”
李顺又问:“那这些乱军是为了什么造反呢?或者他们有没有什么檄文?”
“有倒是有,不过贫道不大理解,叫什么民主与科学。”
“哦?老夫也算行走过大半个天下,却不知这是何意?”
“贫僧仔细打听了这檄文是什么意思。这民主是说,天下是所有百姓的,不是皇帝一个人的,皇帝要靠百姓聚在一起投票选出来。而科学则是说,这世上没有什么仙鬼怪的东西,人要相信真理,要崇尚百工的技术。”
他这话一出,大家都显出不理解。眭夸首先站起来言道:“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天下自然是百姓的,天子不过是代天巡狩,天子无德,民心自然相背。尧崩之时,诸侯均去朝觐舜,而不朝觐尧之子,舜不得已而登天子位,足见民心之向背。汉魏时之储君择立,官员均有奏荐之权。我就不懂了,让百姓都来选,百姓连皇子们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如何分辨孰贤孰劣?”
另一个青衫儒生道:“还有这个什么‘科学’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子曰:敬鬼而远之。鬼之事素来虚无缥缈,只是人心中的一个幻象,不做亏心事者,谁会相信这种东西?至于百工者,子夏有言: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崇尚百工的技术?难道要教人贪图物欲?”
他俩说完,两边众人纷纷点头。李顺捋捋胡须:“的确令人费解。看来,今天这个话题是谈不起来了。那我再出一个题目,请诸位参详。武王伐纣,便是顺天应人,王莽篡汉,便是倒行逆施。自古云:成王败寇。莫非此中果真全无天理吗?”
这次李孝伯率先说话了:“武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以服事殷,岂能与假作谦恭的王莽相提并论?”
眭夸见他说话,便突然笑嘻嘻地言道:“腐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