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之人自寻的托词罢了。
”本科同考官,弘治十八年的进士于湛若水座上谈笑自如,怡然自得。
不愧是玩心学的,在二爷我的签押房里还敢高谈阔论,合着跑锦衣卫这里体认天理来着,丁寿心里嘀咕,面上和善笑道:“却是为何?”“只因初学经义者便可道性命,而唯有积学富五车又通达世故者,方为济世之才,朝廷取士当以实学为先,湛某阅卷,只要该生学问渊博,洞悉时务,便是初场试卷略有瑕疵,也着量收录。
”丁寿抚掌笑道:“湛大人这般崇重实学,为国选材,实为朝廷之福,考生之幸啊。
”“湛某职责所在,分属应当。
”湛若水也不客气,对丁寿恭维坦然受之。
丁寿话锋忽地一转,又道:“那焦、刘二人又是如何中选?三场试卷之中哪篇可列为程文,湛大人可有教我?”湛若水瞬时脸色突变。
************“朝廷并非不知考官于科场之中偏重首场,忽视中、末二场之象愈演愈烈,也曾三令五申要考官取士三场并重,历年科举中也不乏有识考官力图求变,但还是难改其势。
”同考官康海不同湛若水,并末矢口否认,只是抚案吁叹。
“明知取士之弊,为何又改之不得?”丁寿诧异,“难道考官等人还敢抗旨不遵么?”“身为考官,非是不想,实有力所不逮之处。
”康海自嘲一笑。
“刘公公常言我要多向德涵兄请教,不知状元公可否为我解惑?”丁寿揉揉眉心,嘻笑道:“看在刘公公面上,还请德涵兄直言不讳。
”提及刘瑾,康海眉宇间泛起淡淡一丝愁容,轻叹一声,徐徐道:“其一是因时间仓促,数千举子应试,三场试卷浩如烟海,只凭一二十名考官数日之间取阅收录,日力无余,故常有弃二、三场试卷不阅者……”人家寒窗苦读,辛辛苦苦交出的试卷你们不看就扔了,太那个了吧,丁寿嘬嘬牙花子,追问道:“其二呢?”“二则经义列为首场,有先入为主之念,彼时我等考官完气足,可以潜心阅卷,待得评阅后场时,难免精力倦怠,心浮气躁,两相比较,自然偏重于首场试卷。
”这倒与祝大胡子说法有几分相符,丁寿挑眉,“可还有三?”“考官为彰显才学,经义题目日益晦涩,不复洪武、永乐年之浑厚朴直,举子穷日夜,劳精于首场空言,待二、三场实问时早已力穷智竭,如何能做得好策论,是以后两场试卷也不足以为收录之凭。
”“其四,经义之学为儒家经典,乃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源,在世人心中分量强于其他,纵有人疾呼实学之用,亦难改人心成见。
”人心?哼,丁寿不屑一笑,“所以这四点便是科场之弊源?”“还有第五,”康海伸出五指,“经义之题皆有四书五经与其传、注为据,相比较中场之‘论’与末场之‘经史时务策’,有更多凭依之处,考试官为免受人指摘,绝朝野之口实,故也乐将首场经义作为取士之凭。
”“这是否因噎废食了,只要心底无私,俯仰无愧,何惧流言蜚语。
”“康某如今坐在此处,不足以证明那并非杞人忧天之举么?”康海似笑非笑,乜眼看着丁寿。
丁寿凝眸望着自己的康海,嗤的一笑,“言之有理,既然话已说开,状元公也非外人,丁某便有话直说了,听旁的考官言讲,为了榜魁之事,德涵兄曾与王阁老有些争执……”“不错。
”康海坦言。
丁寿拄案向康海处靠去,轻声道:“那德涵兄以为,王守溪与梁厚斋是否会有舞弊之行呢?”“若说王阁老重南而轻北,心中有私不假,但若说王、梁二公在取士之时罔顾国法,徇私舞弊,以奸邪无文之徒冒名登第,康某第一个不信!”康海拍案而起。
************“德涵兄出来了!”“对山,那丁南山如何询问得你?”康海步出锦衣卫衙门,一众被传来问询的会试考官们蜂拥而上,七嘴八舌问个不停。
“只是随便问询了几句会试事宜……”湛若水急拉着这位翰林院前辈的袖子问道:“那他可问及焦黄中与刘仁的试卷?”“却是不曾,只问王、梁二公会试是否有舞弊之情,这岂不是无稽之谈……”“咦?他为何对我闭口不问王、梁之事,只问焦、刘二人的试卷是如何录取,评语为何,还问哪篇可列为程文,”湛若水一脸不解,悻悻道:“简直荒谬,纵然中试,也末必文章便可作为程文啊!况上千试卷,谁又能记得住他们的!”“我言说科举取士从来是以主考之意为先,纵然我等有心选拔,倘那试卷不尽人意,同样会被主考黜落,身为同考并不能左右取士公道,这有哪句话错啦!那丁南山非言说我推卸职责,妄想攀诬贤良,怪哉,王阁老几时与锦衣卫有了交情,不惜这般颠倒是非为他开脱!”给事中蔡潮更是愤愤不平。
都给事中王承裕一声冷哼,“还用多说,定是王守溪阴结锦衣帅,甚或刘瑾也插手其中,分明想将我等推到风口息却物议,为他等权贵开脱!”湛若水迟疑道:“不会吧,王相素来与刘阉不睦,人尽皆知啊。
”“明面是不合,但内里是否勾连谁能清楚,王守溪屡与刘瑾相抗,但哪次成事过,偏偏又能步步高升,谁知其幕后有无关节!”众人面面相觑,王承裕是真敢说啊,刘瑾王鏊两边都往死了得罪,想当年他老子王恕主持吏部京察、大计,同样是满朝皆敌,而今看他老爹的本事学了多少尚且不知,王三原的火爆性子是传了个十成十。
“平川所说,是否过于臆断……”康海想着劝劝这位乡党。
“对山你与刘瑾有旧,自不用担心,王某却不会任人拿捏,坐以待毙,这便回去具疏自陈,王晋溪想置身事外,哼,做梦!”蔡潮迟疑道:“事情一旦闹大,恐不好收拾吧……”“虽同为考官,我等官卑职小,不过受人牵连,却被锦衣卫传讯,横加指责,那非议指向之官反晏然自若,巨源,你便甘心代人受过?”“这……”蔡潮哑口无言。
王承裕振臂呼道:“事到如今,诸君倘要自救,便随我一同上疏,唯有掀起风潮,才可让朝中枢要不敢轻擅处置,还我等清白!”十四名同考官虽都是进士出身,但多是翰林院与六科官员,少历实务,这为官眼界与做文章就不在一个水平上,此时一听王承裕撺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