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说马经承现在这个官缺,是柳少帮忙跑下来的?
柳鹏笑了起来:不是我帮忙,我哪有这样的神通本领,我就是顺手帮忙推了一把,主要还是马经承自己的功劳。
柳鹏说得很谦虚,只是丁宫却是说出了自己的真意:马经承也算是遂了自己多年的心愿了,只是他既然是黄县人,接下去肯定到外府去做官了,那接下去吏房经承这个位置,柳少有什么想法没有?
柳鹏笑了起来,笑得很神秘:能有什么想法,这是府里县里要考虑的问题,我虽然是一个仓副使,但在府里县里都是一个不显眼的人小物,在这件事上哪敢有什么想法。
虽然柳鹏嘴上这么说,但是丁宫与文秋宅却清楚得知道,不管是谁作吏房经承,都得柳鹏点头才行。
如果没有柳鹏点头,那么他的位置肯定是坐不稳,即便侥幸坐上去,也是在火上烤,做不了一两个月就下台,而且以柳鹏现在的地位,他也绝不容许吏房经典这个位置脱离自己的控制。
别人对这件事或许会抱有幻想,但是丁宫与文秋宅都是奸滑老吏,对黄县官场的事情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次典史的例子就摆在这里,因为没有龙口帮的支持,甚至连府里派下来的老爷都灰溜溜地跑回府城,典史尚且如此,何况是吏房经承。
丁宫也明白柳鹏话里真正的意思,他当即就问道:柳少,咱们是老朋友老同僚了,我也跟你说句实话,既然是马立年要走了,那么接下去我去做吏房经承,您觉得合适不?
柳鹏没想到丁宫居然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他赶紧捧起了茶杯,品了一口香茶,任由茶香渗入自己体内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头里去,然后才慢悠悠地说道:老班头,凭您的本领,别说是个吏房经承,就是到京城当吏部尚书都合适啊,就是这位置未必好拿到手啊!
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首,甚至可以说是小号的阁臣,晚明东林党争的一个重要起因就是为了吏部尚书见了首辅次辅和阁臣要不要避道致敬的问题,而吏部经承同样是六房之中最重要的一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