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柳少你也对泰西天主教有兴趣?
说起来他的神色有些狐疑,柳鹏却是赶紧把自己摘出去:明府这就说错了,我虽然因故放弃制艺,但最爱读书,所以对徐太史的文章有兴感,对泰西之学也有兴趣,也知道名师出高徒,明府的道德文章都是极好的,那徐太史的文章想必是极好的,对那什么天主教却并无半分兴趣。
说到这,柳鹏赶紧找出了强有力的证据:我是兼祧两头大的人,哪能入得了泰西天主教!
纳妾问题可以说是天主教进入中国后在中国士大夫阶级遇到的第一个挑战,而黄体仁也知道泰西天主教徒都是一夫一妻制:是这么回事,柳少倒是好福气,可光启就那么一个爱子,我们想让他纳个妾以免徐家断了根,他因为入了天主教始终不肯答应,若是这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也不知道光启与他老父该怎么办才好!
古代中国的夭折率奇高,徐光启恰恰只有一个儿子,因此象黄体仁这些老友都劝他为了安全起见再娶一个小妾,只是徐光启既然受了洗礼,自然不再回头。
只是宗教信仰虽然不同,但是徐光启与黄体仁两家仍然是通家之好,这一次黄体仁转任道臣的事情就是徐光启竭尽全力帮他运作下来,因此黄体仁很快把话题转了回来:既然柳少爱读书,那我就光启把他这些写的书译的书都寄一套给你!
他倒是能在柳鹏的身上找出了自己的一些影子来,只是两个人的道路完全不同,他读了一辈子的书,考了一辈子的试,而柳鹏恰恰走了跟他完全相反的一条路,虽然两个人走的路子完全不同,但不知道为什么黄体仁却愿意柳鹏能在这条不同的路走得更远。
黄体仁又看了柳鹏一眼,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你若是真爱读书的话,我让光启尽力帮你搜集一下,只要是泰西传来的书都可以给你弄来一套!
对于柳鹏来说,这是一个意外之喜:那就多谢明府!
不必谢,不必谢,你不是说了,我这个人最爱提携后进!黄体仁笑得很开心:我就帮你把事情都办下来,包括你升正役的事,都给你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