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废品里面,挑选一些能用的物品,像桌、椅、缸、桶,拿回家去用的。虽然不是新的,但是价钱却便宜得很。
不过,像今天这父女俩,只拿了个小布兜,挑小人书的,倒是没遇过。那个小布兜也就能装十多本,就给她一块钱,那不是赔死了。
她扬扬手:“那你们俩进去挑吧,如果装不下,用手还能多拿几本。”
宋依依连忙应道:“谢谢阿姨。”
那女人看着,已经走进了库房的父女二人,嘀咕道:“长的人模狗样的,真不会过日子!”
宋泽珉看着有一个角落,堆着的都是些书、本之类的东西:“依依,我去那里先挑着,你看别的地方吧。”
宋依依探出精力,查看这些大件物品,以及它们下面压着的东西。
那里有二把花梨木的椅子,椅背上雕着花,但是椅面上的那块玉石,不知是被人抠走了,还是被打碎了,只留下一圈嵌槽。
从北面扫到西面,宋依依又发现了一只紫檀绣墩,底面和底座均是圆形,墩壁如花鼓一般,其上满饰如意形卷云纹,典型的清代家具。只是在底面上,有一道深达半厘米的划痕,让宋依依看着,心疼极了!
第二百九十章悼念
宋依依的视线,从西面这一侧,又移到了南侧。
这一侧堆的都是些缸、盆、桶,还有一些横七竖八的玻璃瓶子。
可是,在这堆东西的后面,贴近墙壁处,却有一发黄的纸本,宋依依仔细看去,黄庭坚书写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草书全文!
按捺不住至性!你们误会了他吞声忍让,实际上他大智大勇!
一月十号、十一号,各界群众向总理遗体告别。
宋子安在十号,知道这个消息,就与家里人商量,他想去京城,亲自向总理遗体告别,以表示自己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但是,宋爷爷、宋奶奶都反对。如果他们家在京城,就连他们都会去向总理遗体告别。可是,他们在沈市,要坐着火车过去。
他们猜测,与自己孙子一个想法的人大有人在,会有许多人从各地赶过去,那样会给交通和治安,都增加很大压力。而且容易发生意外,毕竟是敏感时期啊!
宋依依劝慰宋子安道:“哥哥,你可以在家里悼念总理的。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你尊敬、怀念他,就应该用他最喜欢的方式!”
宋子安愣了一下,反问道:“什么是总理最喜欢的方式?”
宋依依认真地说道:“你还记得总理年少之时说的话吗?为华夏国之崛起而读书!”
“他希望看到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宋子安眼睛发亮地说道:“我明白了,从今往后,我要好好学习本领、锻炼身体,争取以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宋依依知道这不是喊口号,而是她哥哥真下了决心,是这个时代质朴而热血的人,真实的想法!
一月十一号下午4点4o分,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向八宝山驶去。百万群众自发地,肃立在长安街两旁送总理。
而此时,宋子安在认真地,听着宋爷爷的授课,他在用自己的方式,送别着总理,让他可以放心,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