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时一说出提议,二人当即一拍即合,一转眼的功夫,程筱玉又成为我们宿舍的一员。本来俏燕也是可以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只是俏燕的妈妈为了更好的照顾她和弟弟,特地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照顾她们。我们三个在一起说话总是没大没小,互相打趣,什么玩笑都开的出口却从来没有因此闹过不快。
唯一让我有遗憾的是我们曾经的四剑客年龄最小的聂倩没能和我们在一起。中考过后,我们就和聂倩失去了联系,那时通讯没有现在发达,除了家里有电话座机,学生谁要是有一部小灵通都稀罕的不得了。暑假大家都忙着比较哪个高中好,选择哪个学校,然后报名,等忙完这一切又马不停蹄的参加各种补习班,为即将到来的高中学习做准备,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太多。而我那个暑假也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无暇顾及这么多。
直到高中开学一段时间我们才听说聂倩因为特殊人际关系进入了我们市里比较好的一所民办高中,我想她可能就是不想让我们知道这一点才一直没有和我们联系的吧。其实她的学校和我们学校相隔并不远,我们在国道北面,她们在国道南面,都是紧挨着国道边,只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从我们学校到她们学校车程不过一二十分钟。私立学校采取的都是全封闭管理方式,我们仨有时候在一起回忆过去,总有一种直接奔到她学校去找她出来好好训训她,质问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联系的冲动。苦于我们有心无力,即使到了他们学校也进不去,就算使出十八般武艺顺利通过门卫那一关?,我们也不知道她在哪个班级,找都没处找,可惜一腔热血最后变成霜打的茄子。
当我们再次见到聂倩的时候已经是高二上学期了,那天也是大课间休息时间,我正在教室闷着头专心致志的扫我的地,俏燕和筱玉突然出现在我们班教室门口,不顾形象的大叫“崔晓雅,你丫的,快点出来,你看谁来了。”接着一声声杀猪般的贼笑传进我的耳朵。
丫的,她们不顾忌形象,好歹也为我考虑考虑,我在班里从来都是淑女形象,被她们这么一咋呼,那我的形象岂不毁于一旦?让班里同学怎么看我,这就是交友不慎的代价啊!
我把扫帚往墙角一靠准备兴师问罪去,结果一出门,我比她们还激动,还疯狂,我啊,啊,啊的大叫,不顾形象的就把聂倩抱进了怀里。去他娘的淑女形象,我此时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聂倩和我们仨轮番拥抱,我们激动的个个热泪盈眶,吸引了不少过往同学的注意。我们忘记了对聂倩的责怪,异常兴奋的说着分开以后所经历的人事物。聂倩和我们一样要赶回去上自习,这次也是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如果步行送回去肯定来不及,俏燕是走读生,她有自行车,最后就由她骑车把聂倩送回去,我和筱玉一直送到校门口,真的是一步一回头,就跟小媳妇送郎君上战场那般依依不舍,我们相约高三寒假再见!因为高二没有暑假,直接过渡到高三。
正文 第二章 误解
筱玉走后,宿舍又恢复了寂静。+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程筱玉刚才那句“都说写作靠灵感,不知道你的灵感来自哪里呢?”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我无法再把精力集中到小说上,思绪不由飘向远方:
我们读初中的时候,学校为了提高各自的升学率,争相效仿搞起了实验班,而我们正赶上了第一届实验班。所谓的实验班就是把成绩优异的学生集中在一起,选拔师资最强的队伍专门给实验班授课。暑假学校组织了一次摸底考试,学校自行模拟的试卷,主要考语文,数学,因为我们小学还没有普及英语。结果我以总分两分的悬殊位居第二,考第一的不是别人,而是实验小学的杜琳。我们也算的上认识,六年级的时候,市里举行一次小学生作文比赛,我们经过多轮选拔最终胜出由我们代表我们乡镇到市里参赛。
那次的摸底考试我们数学均是满分,我的语文差了她两分,我并没有因此嫉妒,虽然我和她只接触过一次,不过她的确是一个很优秀的竞争对手。就这样暑假开学以后,我以年级第二班级第一分配到了实验二班,杜琳以年级第一,班级第一分配到了实验一班。
实验班一共只有两个班级,为了更好的管理,不被打扰,学校把我们两个班级单独放在了一个小院子里,也就是说这个院子里只有我们实验一班和二班,我们所接触到的学生也只有这两个班的学生,因为前面就是学校大门,其余班级距离这个小院还有一段距离。
初一我没有住在学校,而是和我的好朋友敏子一起住在了她校外的亲戚家,我和敏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建立友谊,可以说她是我小学阶段最要好的朋友,没有之一。敏子和我都在二班,敏子有个堂妹和她同龄叫朱婷,也是我们的小学同学,和我们住在一起,她在一班,只是我和朱婷小学时候并不是很熟,所以只能算的上是一般朋友,不过三个女孩天天住在一起,友谊就算不深厚,也还过得去。
初中的生活是我第一次真正离开家,我从小就特别恋家,可想而知初一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是多么难熬!更要命的是我初一的第一位同桌李芸熙比我还恋家,于是乎每到晚自习,我们俩就在那儿巴拉巴拉的相互倾诉恋家之苦,最终的结果就是我还没有倾诉完李芸熙已经泪眼汪汪的哭鼻子了。我又是一个很要面子,自尊心极强的人,她哭了我心里难受,可我得忍着,不能让其他同学发现我们俩的异样。于是我只能极力压低声音耐心的安慰她,这样一来二去我在安慰中反而慢慢适应了下来,她后面哭鼻子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也许是和同学都熟悉了,也许我们慢慢成长了。李芸熙是我初一结交了四剑客以外的最要好的一位朋友。我们也算的上是有过同甘苦共患难的经历了。
等我们真正适应初中生活以后,对两个班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毕竟都在一个院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而朱婷是一个典型的话唠,每次放学回到住处,她总是巴拉巴拉不停的说她班级的事情,渐渐的我发现她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一个叫胡启哲的男生。说胡启哲多聪明,多厉害。
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每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男生耀武扬威,想要称霸校园,成为大哥级别的头头,即使是在实验班,也毫不例外。每天我总能看到我们班的后面一些男生和一班的那些男生厮混在一起,隔三差五听说今儿要揍这个明儿要打那个。我对这些特别反感,奶奶的,想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