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建呵呵笑道幸亏赵哥提前给我预备了这些老式的军装,全了兄弟的心意。
过些日子,咱们聚聚,我请客。
闻言,赵哥拉着宗建的手说道咱们兄弟不说这些,来吧,留一个全家福,老爷子心里也高兴啊。
说完,赵哥冲着魏喜这边喊道老爷子,嫂子,咱们上这边化个淡妆,然后拍全家福吧,招呼声起,就准备了起来。
和平年代,也不需要整些太过于复杂的背景图案。
背景墙就是一片淡淡的槐树,宗建抱着孩子和妻子站在了父亲的身后,魏喜则是仰首挺胸端坐在椅子上。
这边的赵哥摆弄着相机,盯着屏幕上的人,手里不断比划,嘴里喊道魏哥,帽子有些歪了。
大侄儿不太安分啊。
我等会儿你吧,听到呼喊,魏喜回头看了一眼。
孙子窝在儿子怀里,翻腾着身子,手不老实的抓着他的帽子,宗建摇着脑袋躲避着儿子,不断地拢着小诚诚的手腕。
魏喜起身看了一眼儿子,又看了一眼儿媳妇。
他看到离夏眼里透出来的笑意,那粉嫩的脸蛋上红扑扑的样子煞是好看,魏喜心里甜甜的。
刚才,离夏替已经丈夫整理了两次帽子,却都被儿子的手给抓歪了,看到公爹站起来,她睨了一眼魏喜,把这个事儿让给了他。
宗建求救似地冲着父亲说道爸,你再帮我一下,把我帽子戴好。
别抓了别抓了。
儿子的呼唤求助,魏喜的心里正乐不得呢。
抓住了绿色的帽檐,替儿子戴正了帽子。
端详着儿子的模样,英姿飒爽中还真有那股子军人味儿。
魏喜点了点头,冲着儿子笑道这回行了,帽子戴好了。
他又凑到了小孙子脸蛋上亲了一口,说道诚诚听话,别抓爸爸的帽子,一会儿咱们就回家。
这小家伙有点不耐烦了,呵呵。
受到爷爷的眷顾,小家伙乌溜溜的大眼盯着魏喜,嘿嘿的笑着。
这一闹,引得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
抓住了机会,赵哥喊着口号一,二,啊走你,随着咔咔几声,闪光灯晃了几下,全家福算是拍了下来。
相片里,魏喜端坐在椅子上。
一身整齐的绿色军装,他露着和蔼可亲的笑容。
身后,儿子和儿媳妇抱着小孙子,同样是一身绿色的军装,同样是笑容可掬。
全家福有些八十年代的特色,看着电脑中相片上朴素整齐的军装,魏喜和离夏偷偷交换着眼,那眼里透露出来的东西非常耐人寻味。
这边的宗建和赵哥续着旧,门外响起了筷子兄弟的歌曲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听到歌曲,赵哥对着宗建说道你听这歌,唱的多好。
宗建点着头,感慨万分的说道是啊。
父亲确实是很不容易,我就是希望他的晚年生活能够更充实。
嗯,赵哥,谢谢你。
赵哥盯着宗建,然后锤了他一下,笑道你呀,这幺多年了,脾气秉性还是那样。
你我兄弟之间还用说这些话吗?你有心,老爷子心里不会不知道。
宗建憨厚的笑了起来,他看着父亲和妻子走出门外钻进车里,心里真的是很知足。
用赵哥一句话说,那就是魏哥,你这辈子,幸福啊...。
秋日明媚的阳光,依旧暖洋洋的。
在车子里,等待宗建时,离夏看着副驾驶上的魏喜,嘴里吐出了一句刚才亲手给你儿子戴绿帽子感觉如何呢?坏老头。
离夏说话的时候,她那美艳的脸蛋上飘着晕红,如熟透了的果实,等待着人去采摘。
这样的季节,不正是喜获丰收的季节吗!(大结局)后记:嬲,是从1月22号上传开始,加上前期的构思和布局,算来也有三个月的时间了,今天终于彻底的写完了。
我心里也真的是踏实了下来,不用在琢磨它了。
感谢几个不愿透露名字的朋友,没有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恐怕没有动力去完成它。
谢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兄弟感激不尽。
一路走来,我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也是受益匪浅。
在这里也要感谢书友们的支持和关注,谢谢大家。
嬲文里面有几个纽带,第一个纽带是家庭,家庭是构成故事起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个纽带是孩子,通过孩子的成长,把故事的前后连接到了一起。
可以说,宗建是孩子、离夏也是孩子、小诚诚更是孩子。
这也是故事的核心。
第三个纽带就是通往农村老家的那座灰白小桥,它连接着城里和乡下,是交通必经之路。
当然,它是隐含着的。
魏喜这个人物,有一些文化水平。
他是农民同时也曾是个军人。
他的品质是奉献、朴素、坚定、直白、毫不做作、敢于作为。
从初期的关心儿孙发展过来,中期开始杀伐果断的和儿媳妇乱情,后期的再次回归温柔,这是一个不断转变的心路历程。
离夏这个人物的特点,其实已经很明确了。
她是个真实的女人,她有儿女情长。
她的性格或者说她这个人,是一个综合体。
究其原因,为何她会和魏喜发生关系,为何她爱恋魏喜。
其一,是她恋父,宗建的性格比较老成,离夏嫁给宗建,就是捕捉到宗建身上的憨厚和持稳。
其二,是她有孩子心性,时不时的爱和魏喜开玩笑,她能从魏喜身上找到父辈的影子。
其三,作为家庭的支柱,她眼中的魏喜,既是长辈又是个贴心的男人。
最主要的一点,魏喜是经常伴随她左右的男人。
其四,她又是个温婉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