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明末烟云(正篇1-15加强版) > 分卷阅读57

分卷阅读57

只要是平

日鱼肉地方,积有民愤的人,一概捉拿,严刑拷打,强迫他们献出金银,充作军

饷,没收他们的存粮,部分充作军饷,部分散给饥民。

李自成每到一地,就将已经拆掉的驿站恢复,整顿驿卒,配备马匹。所以沿

路到长安的信使和公文不断,朝中大事和关中、汉中、河南、湖广等地情况,也

都不断地向李自成和西安禀报。倘若有重要军情,则逢站换马,星夜兼程,虽相

距数百里,一日夜可以到达。

李自成曾经做过驿足,所以当了皇帝以后,特别关注驿站的恢复。

山西总兵官周遇吉与山西巡抚蔡懋德分别布置河防,并向京师求援,但北京

已无兵可调,仅是象征性地派遣副将熊通率领二千士卒助战,周遇吉留下熊通防

守黄河之后,赶赴代州、宁武关为北京建立阻击防线。准备粮饷和火炮火药,弓

箭刀剑等武器装备。

周遇吉把代州设为第一道防线,架设一百门火炮,边守边待援,如果援军不

至又守不住,那么就再退到天险宁武关的第二道防线。这里架设二百门火炮,而

宁武关就是周遇吉的底线,他誓死也不会再退了。

宁武关易守难攻,所以周遇吉把火炮火药等军事物质多准备在宁武关,做好

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年)冬季,周遇吉接替刚刚被明廷处死的许定国出任

山西总兵官,赴任之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加强练兵,积级备战,一心

精忠报国。但是只上任一年便接到了孙传庭督师的死讯,周遇吉在府上悲痛欲绝,

痛哭流涕。至崇祯十七年,周遇吉上任也只不过两年而已,在国难当头下也难做

成什么事迹出来。

大顺军一到,平阳守将陈尚智贪生怕死,就投降李自成。再劝降熊通,并让

他游说周遇吉归降。周遇吉见到熊通后,怒斥道:「我受国家的厚恩,怎么可能

跟着你叛逆?!你统兵两千,不去杀贼,为什么反而要做逆贼的说客?!」周遇

吉怒斩熊通,将首级送往北京,以显示自己精忠报国、效忠明朝的决心。

李自成接着进攻太原,尚未卸任的革职巡抚蔡懋德调朱孔训,牛勇,王永魁

等督兵五千人英勇出战,视死如归、一军尽殁。

李自成又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轰破城,山西巡抚蔡懋德困守两昼夜,精忠

报国自缢而死。

这次是大顺建国以后首次出师,首次攻破省会,同时又处在大顺的全盛时期,

将士们都一心想着建国创业,所以对军纪特别严厉。李自成下令,如有强抢民女、

夺人财物、杀人越货者,凌迟处死!

大顺军营,皇帝军帐。

傍晚,北风飘雪。

李自成头戴铁盔,身穿棉甲,脚穿矮革靴,背着手在帐中来回移步。站在旁

边的宋献策和高皇后等一众文臣武将都看着他。

李自成忧虑道:「大顺一路势如破竹,但忧患依然存在。」

高皇后追问道:「皇上,忧虑何事?」

李自成忧虑道:「第一件事,要是崇祯将守宣化和大同的人马调回北京守城,

使大顺军屯兵坚城之下。万一到时不能攻克北京,事情就不顺利了。」

宋献策问道:「第二件事情呢?」

李自成忧虑道:「崇祯不惜割地缓兵鞑靼,把关宁铁骑调回救北京。如此,

我军想要一鼓攻破北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高皇后着急道:「第三呢?」

李自成忧虑道:「要是崇祯,留下几个重臣守北京,自己走山东一条路,逃

往南京。就算我们再攻破北京,也将处在鞑靼和明朝的上下夹攻之中了。」

宋献策眼珠子急转,大脑飞速的运转着,只一会,轻拍一下桌子。

宋献策道:「要是大顺军已经截断运河,他还能逃往南京吗?」

李自成严肃道:「如果崇祯决计南逃,他可以绕道胶东南下,也可以从天津

乘海船南下。如果崇祯逃到南京,那么他既有江南财富,又有长江天险,以后的

战事就打不完了。」

李双喜上前一步道:「大顺此次消灭明朝,当然不能全靠兵力,除了靠我的

声威招抚沿途官绅军民之外,明朝已成崩溃瓦解之势,不堪一击。崇祯疑心重重,

瞻前顾后,朝廷每遇大事争论不休,不等崇祯调回关宁精兵,大顺就已经攻破北

京城了。北京城一破,皇上入主紫禁城,关宁兵就不敢来了。」

李自成正色道:「太原攻破后,大顺军走大同、阳和、宣府这一带,从居庸

关去攻北京。崇祯要想在这条路上阻止我军前进,就不会将这一路的明军调回京

师。虽然大顺军出武关,走真定,攻取北京,路途较近。可是那样进兵,崇祯就

会把宣府、阳和、居庸关的兵调回京师。看起来路近,攻北京反而不容易了。」

李双喜作为李自成的义子,有勇有谋,深得李自成喜爱。有让李双喜作为继

承人的想法,只是北京城还没有攻下,天下还不稳定,所以李自成把这些想法埋

在心里面。

李双喜正色道:「目前代州、宁武关我们虽然可以绕道过去,但是如果大顺

军绕道此处。要是接下来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