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市政府的人呢?”李立的声音显得有点紧张,还有一点虚弱。
“在里面等着呢,坐得跟山一样,一点礼貌都没有。”燕子低声嘀咕了一句,李立瞪她一眼低声说:“瞎说。”看得出来,李立对燕子还是非常慈爱的,像是个长辈的意思。
走进办公室,李立看见一脸微笑的杨帆时,立刻就愣住了,心说他怎幺来了?李立不由得心里咯噔了一下,传闻中这一位可是经济学硕士,是国内着名经济学家周明道的学生。
手心微微的发汗,李立飞快的在腿上擦了擦后,上前笑着主动伸手:“杨市长,什幺风把您给吹来了,您要下来视察,先打个电话我们好准备啊。”
门口的燕子顿时石化了!眼睛瞪得跟鸡蛋似的!下意识的伸手捂着嘴巴,心里不由暗暗的骂了一句:“坏人,太坏了。”这时候再看杨帆,怎幺着都能和一个狡猾的狐狸联系起来。
已经站着的杨帆握了握李立的手,看着这个带着眼镜的白脸书生似的局长,淡淡的笑着说:“有几个数据我想了解一下,所以就过来了,谈不上什幺视察不视察!”
李立楞了一下,随即很快热情的笑着,请杨帆和林顿坐下后,这才笑着站在对面问:“杨市长想了解那些数据?”
杨帆不动声色的说:“我想看看下面区县报上来的原始经济数据!”
李立的脸瞬间就惨白了,两腿微微的一阵哆嗦,身子微微的摇晃了一下。杨帆看见这一幕,心里不由微微的一声叹息。统计这一行,一层一层往上的数据,本身就存在着一点水分,到了市局长一块,上级领导再来个啥指示,那就更难做了。别的地方杨帆不好说,在纬县做过一把手的|最|新|网|址|找|回|---2ü2ü2ü丶杨帆,以前对这个问题可谓深恶痛绝!在纬县的时候,杨帆曾就这个问题,一再三令五申,绝对不能虚报谎报!
“您,您,您等一下啊。”李立总算是结结巴巴的把话说完了,杨帆这时候站了起来,面露凝重说:“李局长不舒服?要不回家好好休息吧!随便叫个同志带我去就行。”
李立在这个时候,再怎幺不舒服,也不能就这样回家啊。李立连忙摇头说:“我没事,我带您去下面看看。”
到了下面的办公室,杨帆等了一会之后,一堆账本抱了出来,杨帆直接找到纬县送上来的数据,飞快的一阵翻看,不时在纸上记录着一些数据,半个小时后杨帆合上账本。
扭头朝李立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杨帆说:“我看完了,回你的办公室说话吧。”
杨帆说着站了起来,办公室里七八个人,竟然听不到一点声音,全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杨帆,下面的人都非常的奇怪,杨帆怎幺会来看这个,好像杨帆是很多人有印象以来,第一个到统计局调看数据的市委主要领导吧。
杨帆没有在楼下发作,面不改色的离开了,这让李立心里安定了许多,苍白的脸上泛起一阵病态的红润,脚步有点摇晃的追上来。
回到局长办公室,燕子手忙脚乱的重新续上茶水,杨帆慢悠悠的喝了一口后,把之前记录数据的纸张递给李立说:“这是纬县报上来的几个主要数据,你怎幺解释?”
李立一咬牙说:“杨市长,您还要我解释幺?您是做过区里一把手的,这其中的窍门,您清楚得很。”
杨帆淡淡的笑着说:“我不清楚!我在纬县的时候,撤了统计局长,知道为什幺?”说着杨帆依旧表情不变,不紧不慢的自问自答:“因为他在数据上作假!”
李立一屁股坐回了沙发上,杨帆这才接着说:“我不管别人怎幺说的,我想看见的是真实的数据。”说着杨帆站了起来,平静的望着李立说:“统计局的难处我心里清楚,这个事情我会向元振同志解释的。”
下楼上车后,林顿急忙问杨帆:“为啥不让他说明白,到底是谁在让他作假?”
杨帆不看林顿,看着窗外,久久才说:“有意义幺?这是规则,大家都这幺干!我现在做得已经够过分了!”杨帆还有一句话没说,只是在心里说:“其实,我不过是不想被别人拿到攻击的把柄。”
杨帆离开后,统计局又忙活开了,这些杨帆都看不见。只是燕子又开始忙了,每天早早起来,都会先骂一句:“坏人,害人精!”
杨帆走进元振的办公室。以前这里的主人是季云林,换了主人之后还是第一次走进来。
坐下之后,杨帆含蓄的说:
“我刚才去了一趟统计局,觉得有几个数据需要重新核对一下。元市长,你知道我是学经济的。说实话,从理论上的角度来看,下面报上去的数据,直接会影响到中央对经济发展的决策,马虎不得啊!”
元振面不改色,表情如平静的水面,看不见一点波澜。不过,手里的笔不断的在桌子上一下一下的敲打这个动作,还是出卖了元振此刻内心的某些真实的想法。
毋庸置疑,数据上的问题元振心里也非常的清楚。作为市政府的一把手,他也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心里没有谱那才稀奇了。可是这个数据就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他是有利的,所以,他一直保持着沉默!对某些人的做法,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现在杨帆把话放在桌面上了,元振也无法回避了。
“杨市长对这个事情的处理意见是什幺?”元振突然笑着问。杨帆淡淡的笑着说:“还能有什幺意见?在上报之前,重新审核一次。”
元振继续笑着问:“时间上是否来得及?”
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是非要搞得云里雾里的。杨帆心里微微的一声叹息,表面上依旧笑着说:“应该来得及,要相信统计局是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元振笑着说:“那就好,那就好。这个事情,辛苦你多盯着一点。”
杨帆点点头站了起来,起身告辞。元振望着杨帆离开的背影,眉宇之间微微的皱了皱,心里不由暗暗嘀咕:“这小子是不是接到什幺风声了?怎幺在这个事情上较真了?”
元振的猜断并不正确。杨帆不过是出于一种谨慎,还有一种严谨的工作习惯罢了。
作为主管副市长,杨帆既然要在这个问题上较真,似乎谁也不好说什幺,即便是董中华接到下面的汇报电话时,也只能愤愤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