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过后,慈山市银装素裹,慈山市人民医院后门的垃圾桶前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众人交头接耳,有的人指指点点,有的人探头张望,却都被拦在一条警戒线外。
警戒线内,云硕正于辖区民警做着交涉,林宥和孙德胜蹲在一个黑色垃圾袋旁,对尸体进行着分类,张若一强忍着恶心在现场搜集着一切可以搜集的证物。
在医院对面的一栋高层里,一个穿着黑色冲锋衣的男人,正站在窗口向窗外眺望,他所看的方向正是医院楼下的垃圾桶,目光最后定格在了林宥的身上。
他邪魅的表情挂在脸上,不知是笑,还是讽刺,反正这次他又赢了,赢得如此漂亮。
尤其是当他看到林宥焦头烂额的模样,脸上的表情更是灿烂的如同春日的花朵。
“这,才是游戏刚刚开始!”他磁性的声音缓慢地说着,然后转身离开了房间,漫步下楼。
是陈磊无疑了,经过法医的检验过后,云硕带队回到了专案组。
从现场搜集回来的尸块、证物等所有证据都表明了,害死陈磊的人就是戏命师,这很符合戏命师的作案风格。用相同或者类似的手法,对死者进行法外制裁,这改用戏命师的话来说,那叫——执刑。
而案发现场能找到的线索几乎为零,戏命师避开了所有的监控,他利用了医院的死角,把尸块扔在了医院后门的垃圾桶外,这让案件再次进入了僵局。
戏命师,究竟是谁,他究竟要做什么?
林宥似乎认识到了,自己进入到了他的迷城,走不出去了。
第76章 戏命师人选
苏曼的案子就算了解,嫌疑人陈磊已经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他永远都不会再鲜活的出现在这个世界,更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陈磊来说,或许这是一种赦免,可对于林宥来说,这是他永远都要印刻在骨子里的“屈辱”。
林宥一再确认,让乔楠仔细调查周围监控,以及给他发信息的手机号,却完全找不到。
案件进行到这里,又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再也查不到更多的线索。
戏命师的手法,越来越娴熟,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他安排好的预谋,林宥的心里已经产生了恐慌,他真的害怕,害怕下一个到来的,永远都是他等不到的答案。
大雪一连下了一周,把慈山笼罩在白色之下,可谁知隐藏在白色之下,究竟有多少暗黑的交易?大雪过后,专案组被安排到楼下清理积雪,大家脸上都挂着些许兴奋,一边玩一边扫,地上的雪不见少,身上的雪却多了很多。
乔楠和齐凯两个人,似乎是串通好了一样,手里攥着雪团奔着张若一的方向跑了过去,俩人纷纷把她按在了地上,把雪团塞进她的衣领子里。
冰凉冰凉的雪,顿时让张若一尖叫出来——
“啊——你们两个坏蛋!”任凭张若一在地上怎么打滚,她也爬不起来,再怎么说她还是个姑娘,根本耍不过两个大男人,“你俩有没有点风度啊,就这么欺负我!要是姚风阑的话,他一定不会!臭男人!”
一听到姚风阑的名字,乔楠和齐凯更加兴奋,似乎是在为没有追求到张若一泄愤,更加卖力气地往她脖领子里塞雪。
林宥被面前的这场景看呆了,这让他又想起了大学时代的时光。可即便是在大学里,他也没有享受过爱情的美好,甚至他更加惧怕爱情,不应当说,惧怕和女生来往。
清了雪,回到办公室,林宥坐在电脑前,看着一个站的页面发呆,他在想关于戏命师,也在想关于案子,又在想,他写的小说《回忆录》要不要继续下去?
就在这时,作者页面上突然探出了一个对话框,是读者给他的留言。
“林大大你真的好棒!我关注你的小说很久了,不知道小说什么时候才能出版啊?我想要成为你第一个签名的读者,好不好?”
林宥哑然失笑,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能收到这么暖心的信息,或许这就是他依旧能坚持下去写小说的动力。林宥关掉了读者留言,并没有回复,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这本书写完。
关于这本书,关于自己的记忆,林宥都是模糊的,甚至很多片段他自己都没办法想起,而小说里有一部分是真实的记忆,更多的一部分是他从记忆里推敲出来的伪现实。不过嘛,这只是一本小说,并不能代表什么,他只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把自己的记忆逐渐完善。
林宥把头脑放空,开始想案情。
从一开始接触戏命师的案子,到现在为止,林宥能找到的线索只有李诚铭的那只钢笔,而他从心底更愿意相信李诚铭和案子无关,这只是戏命师移花接木的手段。若想要把这件事想通,恐怕还要从自己身上下手。
纵观下来,林宥可以总结出,戏命师和自己的年纪相仿,手段残忍且专业,说不定这个人原本真的和自己就认识。可身边能够值得怀疑的人并不多,头号让他觉得有危机感的就是——姚风阑。
想到姚风阑那张阴柔的脸,再加上他性格乖张的模样,又如此臭屁,怎么可能成为心思缜密的戏命师?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可是,姚风阑的确是在大学时期,唯独一个可以和他比肩的对手。
这个想法在林宥的脑海中仅存了几秒,很快就消失。
无论是从哪一方面切入,姚风阑都绝对不会是凶手,更何况陈磊案发的时候,他人还在专案组,更是没有时间。
若是这样,林宥再也想不通,自己身边究竟还能有谁符合戏命师的设定?
“叮咚”有一条网友留言进来,林宥点开。
“林大大,我觉得你小说里有很大的漏洞,不知道是你设定的问题,还是本身故事就有瑕疵,但作为一名很敬业的悬疑小说作者,我认为你应当把漏洞修不好,然后再继续往下写,即便我很着急想看最后的结果,却希望可以看到一个完美的小说。”
看来,这是一个“专业”读者,提出来的问题都这么犀利。
林宥刚要关掉对话框,新一条的信息又跳了进来。
“我甚至在小说里面可以看到你构思作品时候的心情,或许你是一个曾经受到过重创的人,又或者你经历过一般人没有的体验,才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