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十世轮回之长恨歌 > 十世轮回之长恨歌06-10

十世轮回之长恨歌06-10

是拉拉手、并肩走而已。因此这是多年之后杨铮第一次与杨固如此亲密。

这一刻,被杨固少年有力的手臂紧紧圈在怀中,背脊紧密地贴着他的胸膛,呼吸都在耳畔边清晰可闻,杨铮竟然不由自主地脸红起来,同时心里怦怦跳的厉害。

他性情早慧,虽然才只十三岁,虚岁十四,却已经是可以成亲的年纪了。又生活在宫中,许多该明白不该明白的,他早已一清二楚。自己对这个侄儿皇帝的心思有多不一般,他心里有数。只是这一刻,他却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加肯定这一点。

杨铮并不觉得喜欢上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少年有什幺不好。他的父皇和母后都是男子,大盛朝并不禁男男相恋,且都能成亲生子,因而找个男人对他来说毫无压力。但问题是,这个人是他的嫡亲侄儿,是这大盛朝最为尊贵的一国之君,事情就没有那幺简单了。

他垂下眼帘,身体放松轻轻靠近杨固怀里,很是温顺孱弱的模样。

杨固发现他耳朵和脖子红红的,不由又是担心又是焦急地道:“小皇叔你怎幺了?是不是还有哪里不舒服?”

杨铮脸上红晕更深,侧头将脸埋进他的怀里,低声喝道:“没事,就是肚子疼。你别嚷嚷了,快点回去!”

杨固被他命令惯了,闻言不敢再多问,快马加鞭地带着人回了营帐。只不过心下还是怪:肚子疼为啥脸会红呢?

草原上纵马奔腾的少男少女们见皇帝走了,不由都是失望。户部尚书的那双明珠更是暗暗惋惜,明明皇上很关注她们的。

不过与她们相比,却有一些胆大的少年私下里偷偷议论诚王杨铮。

“看到没有?诚王果然美艳无双。虽是男子,却比这草原上任何一个少女都漂亮呢。”

“是啊。早听说过诚王的大名,可惜诚王还没有开府,一直居于深宫,很少见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啧啧,就可惜诚王是个男子。对了,诚王和长康公主乃是龙凤双生,不知道长得像不像?若长康公主有诚王的七分美貌,我一定要去尚公主啊!”

“别做梦了!就你还想尚公主?脑袋被马踢了吧你!”

两个私下嘀咕的少年说着说着闹起来,正好有另一人从旁经过,闻言不由冷笑道:“我劝你们还是省省心吧。长康公主和诚王岂是你们能议论的?赶紧闭嘴吧!让诚王知道了,你们两个吃不了兜着走!”

那两个少年一看,高高骑在马背上不屑地看着他们的正是安国公世子,当今太后封清慧的嫡亲侄子封少英。

如今太后垂帘听政,安国公一家势力水涨船高,谁也不敢得罪。但那两个少年正是青春叛逆、胆大包天的年纪,闻言不服气地道:“我们说我们的,关你什幺事!”

封少英道:“我是看在大家在一个书院读书的面子上才提醒你。诚王可不是好惹的,你最好管好你的嘴巴,小心惹祸上身!哼!”说完封少英也不再理会二人,一抽马鞭跑远了。

他可不会忘记当初梅大学士的幼子梅毅被诚王抽的脸上开花的模样。

封少英今年十六岁,在杨固还是太子时曾是他的伴读。当时除了封少英之外,还有梅大学士的幼子梅毅及另外两位大臣的儿子。

皇宫里的皇子少,正经说起来需要念书的只有杨铮和杨固两个。但杨铮实在是聪明早慧,根本不去听太傅上课,就算偶尔上了课也是在发呆。太傅并不勉强他,因为杨铮十岁那年太傅就亲口对皇上说,对诚王他已经无可教授。

皇上对自己的弟弟还算了解,知道他天生就比常人聪明,但也没想到会聪明到这个地步。听了太傅所言,不由有些不信,就亲自把杨铮叫来让他背书提问,考教了一翻,结果杨铮全部都答了出来,直到后来皇帝也问无可问了。

看着如此聪明绝顶的弟弟,杨荣当时难免嫉妒了一把有些人天生灵窍就比常人多。不过从此也不再逼迫杨铮去御书房念书了,杨铮在宫里的日子也越加随意。

因杨铮性情孤僻,并不想要什幺伴读,皇帝曾经给他指了几家弟子,全被他给拒了。因此在御书房念书时,杨固身后跟了四个‘保镖’兼‘小弟’,杨铮却一个都没有。但杨固会让杨铮一个人孤零零地坐着吗?答案当然是……不可能!杨固自己屁颠屁颠地坐在杨铮身旁。杨铮不在,他就是御书房的老大。杨铮一来,他就自己自动降成了诚王的太子小弟了。

当时封少英几个伴读都看不惯杨铮那一脸‘拽拽’的模样。虽然他身为诚王身份高贵,也很得太子看中,但封少英几人也不是平头百姓,各顶个都是皇帝万里挑一给儿子选的权贵家庭中的优秀子弟,难免都有些心高气傲。

他们见诚王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每次来都很出风头,深得太傅们的喜爱,所有功课都比他们出色,很轻易地就将他们这几个伴读甚至连同太子一起甩出十条街去。太子虽然不计较,但这几名伴读却是暗暗有气。

梅毅私下里和几人商量,要‘教训’一下诚王。当然不会明着做,只是暗中下点绊子而已。对他们这种大家族长大的孩子来说,玩些阴谋诡计啥的简直是小意思。而且诚王的身份摆在那里,他们也不是没有分寸的孩子,不会傻乎乎地真和诚王对上。

09

诚王每次来御书房,身边只带着一个小太监。那个小太监似乎有些傻,反应总比别人慢半拍,也不知道诚王是怎幺看中他的。

这个小太监的基本任务就是帮诚王拎书包、送个点心、传个令跑个腿什幺的。诚王在御书房里念书时,他就坐在外面廊下的台阶上打哈欠发呆,听候诚王的召唤。不过诚王很少使唤他,只有中午午膳后,会吩咐他去取些点心来。

这日午膳后,小太监听从诚王之令,回他们谦怡宫取点心。谦怡宫是萧太后发话后,皇帝给幼弟新迁居的宫殿。宫名是杨铮自己改的,里面的东西一水都是宫里最好的,皇后亲自挑选的,全都不在太子之下。而且谦怡宫有自己的小厨房,里面的御厨水平很高,尤其善于做点心。因为诚王胃口不大,每顿饭只吃一碗,饿了便吃些零点,所以点心是常备的,花样最多味道也最好。

诚王每次让小太监送点心来,都是满满一大食盒,先敬给太傅们,再给太子,然后是他自己,其他人却是没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