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 > 第106章 三思

第106章 三思

会是宝瓶洲的本土修士,多半是那个大隋新科状元章埭身边的随从死士。

纵横家嫡传子弟,以各种身份秘密行走天下,身边往往有一到两名大修士担任死士。

崔东山盘腿坐下,啧啧道:“算你小子跑得快,一箭双雕,倒是好算计,大骊宋氏和大隋高氏,一起给你算计了,有我当年的风采嘛。咱们真该好好聊聊的,你想啊,差点坏了我的大事,不把你的魂塞进一个娘们的皮囊中去,我不跟你姓?嗯,还必须是个黄花大闺女!要你晓得一个大老爷们流血不流泪,其实根本不算什么英雄好汉。”

崔东山看似在絮絮叨叨,实则一半注意力放在法相手心,另一半则在石柔腹中。

对于这类现身的死士,根本不用做什么严刑拷打,身上也绝对不会携带任何泄露蛛丝马迹的物件。崔东山可不就得小心翼翼盯着那把离火飞剑?

他虽然法宝无数,可天底下谁还嫌弃钱多?

那元婴境剑修即便没有本命飞剑可以驾驭,也仍是战力不俗,以阳身外身,打碎了金身法相的拳头,再阴出窍,三者各自挑选一个方向逃窜。其中受伤惨重、跑得看似最慢的真身体魄,突然一个闪电画弧,急急下坠,落在小院,对于刺杀一事,仍是不死心!

依旧坐在那尊法相肩头的崔东山叹了口气:“跟我比拼阴谋诡计,你这乖孙儿算是见着了老祖宗,得磕响头的。”

远游阴被一尊对应方向的儒家圣人法相,双手合十一拍,拍成了齑粉,那些激荡流散的灵气,算是对东华山的一笔补偿。那具阳身外身则被另外一尊圣人金身法相打入书院湖水中,法相一脚踩踏而下,溅起巨浪,将那身外身踩得支离破碎。已是魂魄不全、又无飞剑可控的那名元婴境老剑修,就要将一颗金丹炸碎,拉上整个院子一起陪葬。只是他突然僵住,那把崔东山当年与人下棋赌赢来的仙人飞剑金秋,钉入了其金丹,一搅而烂。随后老人身上“爬满”了一个个黑金色泽的古怪文字,与茅小冬坐镇小天地之时,充满浩然正气的金字,略有不同。

崔东山站在这个“赵轼”身前,在老人脸上一抹,摘下一张鲜血淋漓的墨家秘制上乘“面皮”,再以指尖剥离掉原本属于老人本来面目的那层皮肉,抖了几下,抖落鲜血和碎肉屑,收入袖中,抬头看着那张可见白骨的恐怖“脸庞”,笑道:“谢了啊,帮我小赚一笔。”

老人已经无法开口言语,不但浑身肌肤碎裂如开片紧密的瓷器,就连眼珠子都是布满了裂纹,破碎不堪,他唯有魂深处剧烈激荡,充满了仇恨和不甘。

崔东山瞪大眼睛,向前走出一步,和那人大眼瞪小眼:“干吗,想用眼杀死我啊?来来来,给你机会!”

片刻后,崔东山在对方额头屈指一弹,生机已经彻底断绝的老人倒飞出去,在空中就已化作一团血雨。

崔东山站在院中,走向正屋,其间路过倒地晕厥不起的谢谢时,恼火道:“没用的玩意儿。”一脚踹得谢谢撞在墙壁上。

于禄站在原地,有些苦笑。崔东山跟他擦肩而过,没好气道:“我都不稀罕说你。”

临近台阶,崔东山一拍脑袋,想起自家先生马上就要和茅小冬一起赶来,赶紧随手一抓,将谢谢身形搁放在绿竹廊道那边,还跑过去,蹲在她身前,伸手在她脸上抹来抹去,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坐着微笑的谢谢。

崔东山看了看,比较满意自己的手艺,只是越看越气,一巴掌拍在谢谢脸上,将其打醒,不等谢谢迷迷糊糊说话,又一掌将其打晕:“还是刚才的笑脸顺眼一些。”

又一阵捣鼓,谢谢继续保持那个微笑坐姿。

崔东山确定昏迷中的石柔腹中那把离火飞剑在悲伤颤鸣,暂时没有挣脱牢笼的可能性,这才高举双手,重重拍掌,撤去了东华山的书院小天地。

朱敛返回院中,坐在石凳旁,低头看了眼腹部,有些遗憾,那元婴境剑修束手束脚,自己受伤又不够重,估计双方都打得不够尽兴。

崔东山屁颠屁颠跑入正屋,去敲书房门,谄媚道:“小宝瓶啊,猜猜我是谁?”

一场别说蔡丰、苗韧等人,就连大隋皇帝都被蒙在鼓里的阴险刺杀,就这样落幕了。

书院上上下下,在茅小冬以心声告诉几个副山长和老夫子后,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残局。

书院门口那边,茅小冬和陈平安并肩走在山坡上。

茅小冬微笑道:“总有一天,你也可以护着身边在意之人,将他们都护在那个院子里边,外边的风雨飘摇,山河变幻,都伤害不到他们半点。当然了,长大之后,走出了那个院子,除非是有人太不讲理,不然晚辈们,该吃的亏,就让他们自己吃去,该哭就哭,该流血就流血,不然岁数再大,其实一辈子也都没真正长大。”

茅小冬感慨道:“为人父母者,为人师长者,尚无法照顾谁一辈子,学问高如至圣先师,照顾得了浩然天下所有有灵众生吗?顾不过来的。”

陈平安点头道:“是这个理。”

茅小冬一想到即将见到那个姓崔的,就气不打一处来。

茅小冬沉默许久,走在小院外那条破碎不堪的道路上,突然说了一些让陈平安很意外的言语。

“我觉得天底下最不能出问题的地方,不是在龙椅上,甚至不是在山上,而是在世间大大小小的学塾课堂上。如果这里出了问题,难救。

“那些穷酸秀才,功名无望、每天可能听得见鸡鸣犬吠的教书先生,决定了一国未来。

“崔东山,或者说崔瀺,在大骊王朝台前幕后,做了无数厉害或是龌龊的事情,在我看来,只有一件事,就连至圣先师都挑不出毛病。国师崔瀺在大骊王朝奉行‘国之将兴,必尊师重傅’之宗旨,为此推出了许多厚待教书匠的政策,并且亲自盯着地方官吏,将此事纳入决定地方官员升迁的考评中去。国师国师,这才有点国师的样子。

“大隋输在绝大多数读书人相对务虚,所谓的蛮夷大骊,不但兵强马壮,更胜在连书生都尽力务实。”

最后茅小冬停下脚步,说道:“虽然有小人嫌疑,可我还是要说上一说,崔东山如今与你的大道绑在一起,可是世间谁会自己坑害自己?归根结底,他都是要跟崔瀺更为亲近,虽然将来注定不会合二为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