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在路上见着了陈平安,都当他是一位读书人。
姚家队伍在这天清晨时分,起程去往蜃景城。
距离蜃景城那座著名渡口越来越近,也就意味着陈平安一行人与姚家队伍的离别时分,快到了。
一天黄昏,姚家下榻此次北行的最后一座驿馆。驿馆朴实无华,甚至还有些简陋,与骑鹤城那座坐拥园林的驿馆,有天壤之别。
沿着驿馆外那条官路,行走十余里,有座照屏峰,虽然不高,但如利剑出鞘,很适合欣赏日出日落,是一处名动京师的形胜之地,经常有达官显贵和王孙子弟在那边夜宿山顶客栈,就为了欣赏日出东海、映照山屏的绝美景。
姚镇非要拉着陈平安去照屏峰。
最后就只有老将军和三姚,陈平安和裴钱,去了照屏峰,登山夜宿于山顶的一间客栈。
这座客栈后面,就是一座崖畔朝东的观景台,在照屏峰六座客栈中赏景最佳。
一行人拿了客栈美酒、夜宵吃食,放在桌上,先赏月再赏日出。
少年姚仙之陪着手持行山杖的裴钱瞎胡闹,两人忙着“切磋武艺”。
少女姚岭之独自走到崖畔栏杆那边,往南边远眺,似乎有些伤感。
老将军信誓旦旦要熬夜等待日出,可是喝过了两壶酒后,没把陈平安喝倒,自己就醉醺醺了,姚近之和姚岭之只好搀扶着爷爷返回客栈。
裴钱和姚仙之精好,肯定能等来日出景象。
陈平安独自坐在桌旁,拿了那根被裴钱丢在一旁的行山杖,在脚边泥地上,百无聊赖地画圆圈。
一个小圆,一个大圈,又一个更大的圆,再一个更大的圈,一层层,环环相绕。
陈平安的心沉浸其中。
姚近之已经站在陈平安身后,看了很久,问道:“就这么画下去了?”
陈平安收起行山杖,斜靠石桌,笑道:“只能画到这里了。”
姚近之落座,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喝酒的时候,脸庞皱着,看来是那杯酒很难下咽,喝完之后,瞥了眼地上,说道:“是很难画下去了。我猜儒家的君子都画不下去。”
陈平安摇摇头,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崖畔栏杆那边,姚仙之和裴钱一大一小,鬼鬼祟祟,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姚近之笑问道:“你不问我是真懂你画了什么,还是假懂?”
陈平安轻声说道:“姚姑娘多半是知道的。”
姚近之犹豫了一下,还是给自己倒了杯酒,一口饮尽,脸色绯红,越发光彩夺目,她缓缓道:“你我二人之间,门户之间,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文脉之间,三教之间,百家学问之间,天下与天下之间,人族与妖族之间!你在想自己知道的道理,就这‘道理’两个字,到底能够包含几个圆圈,然后你就会在最外边的那个圈子轨迹上,兜兜转转,直到你确定下一个圆圈的边界,再跨过去,继续走,只有这样,你才会每一步都走得问心无愧。正因为如此,你的出拳出剑,就可以一往无前。也只有你陈平安,才有资格在客栈跟书院君子说一句‘扪心自问’!”
陈平安转过头,望向这个女子,点头道:“姚姑娘,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之一。”
这是实话。
若无“之一”,就是违心的吹嘘了。毕竟不说其他人,光是自己那个“弟子”崔东山,就不是如今的姚近之能够媲美的。
姚近之约莫是喝过了两杯酒,不胜酒力,言语之间,色之中,便有些别样风情,她凝视着陈平安,柔声问道:“公子眼中,近之就只有聪明吗?”
陈平安愣了一下,挠挠头,直言道:“姚姑娘,我有喜欢的姑娘了。”
姚近之掩嘴而笑,竟是半点不恼,反而问道:“她很好看?”
陈平安蓦然之间,采奕奕,毫不犹豫道:“浩然天下所有好看的山,好看的水,加在一起,都不如她好看!”
姚近之仿佛毫无芥蒂,笑着喝了口酒,陪着陈平安坐了一炷香,闲聊了些蜃景城的风土人情,这才起身告辞。
转身之后,这位倾国倾城的女子走向客栈,眼晦暗不明。
陈平安没有转头,始终将手肘放在桌上,斜着身子笑望远方的月色。他眼温柔,似乎在望着一位姑娘,再也容不下人间多余美色。
他喜欢的那位姑娘,既是他心头的朱砂痣,也是明月光。
到最后,只有陈平安、裴钱和姚仙之三人看到了日照屏峰。
裴钱瞪大眼睛,趴在栏杆上,使劲瞧着那轮大太阳跃出东海,像是看见了一块大金饼,想要将其收入囊中。
姚仙之在短暂的惊艳和感慨之后,也就没多瞧什么,毕竟领略过无数次,家乡边陲那儿的月涌大江和星垂平野,不比这日出景象逊色。这名天才少年有些讶异,怎么裴钱盯着旭日老半天了,眼睛不疼?陈平安轻轻一跳,坐在了悬崖畔的栏杆上。姚仙之早就想这么做了,只是昨晚先是有爷爷和近之姐姐在场,不敢造次,后来又有最敬佩的陈平安坐在石桌旁,仍是没好意思,这会儿陈平安带头做了,姚仙之赶紧跟上,陪着陈平安一起眺望东海,仿佛心境都跟着开阔起来,对之后的蜃景城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下山的时候,老将军满脸懊恼,埋怨陈平安不厚道,日出之前,也不与他打声招呼,害他错过了那场壮丽景色,白白登山走了那么多冤枉路。陈平安不理会老小孩似的姚镇,姚近之一句“爷爷,昨晚破例准你喝酒,还不满足”,老将军立即消停了。
无论是姚镇,还是姚仙之,对陈平安最亲近的爷孙二人,知道马上就要与他道别,离别在即,别有愁绪在心头。
只不过这一老一小,是见惯了沙场风沙的武人将种,觉得些许离愁,且放心间便是了,以后总有再聚喝酒的机会,若学那小娘子惺惺作态,反而可笑。
终于到了那座蜃景城外的桃叶渡口,姚家停了车马。
陈平安背着那个青竹书箱。
挎刀少女姚岭之,大大方方的,先与陈平安抱拳感谢道:“陈公子,我祝你北行之路,一帆风顺!更祝你武运鼎盛!”
陈平安笑着点头,提醒道:“武道修行,不可急躁,天赋越好,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