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不可再耽搁了,好姻缘不等人。”
定柔点了点头:“我身陷宫闱,不如如何再见他。”
皇后笑了笑:“眼下就有一个机会啊,我母亲病后初愈,明日在府中设了小宴,邀请太后和太妃游园听戏,本宫可以安排,你与陆公子私下见一面。”
定柔忙起身伏地,对她磕了一下。
待第二日随仪仗出了宫,前簇后拥着安太妃到花厅吃茶,稍后入芙蓉宴,饭罢到花园入座,丝竹班子已开锣,唱着一折《西厢》,皇后示了个眼色,对太妃说:“本宫有几个堂妹想跟慕容姑娘切磋绣技,望太妃成全。”
太妃心思全在戏台上,磕着瓜子摆了摆手指。
定柔沿着甬道出了园,跟着一个嬷嬷走了好久,穿过一道道游廊和垂花门,到了后园,四下僻静无人,将她引入一个房间,自告退了。
推开门扇,昭明哥哥今日穿的银灰色的便服锦袍,系着革带,衬托的精奕奕,进来便将她拥入了怀,一手合上门扇,呼吸灼热急促,落在颈间,定柔一个念头还未转过来,已被打横抱起,屋中竟有床榻,昭明哥哥扯开了宫裙的衣带,沉重地覆住了她,定柔霎时吓坏了,伸手死死挡在他的脸上“你、你干嘛!”
陆绍翌喘息着渴求:“好妹妹,我想你想的快死了,给我吧。”
定柔直接给了他一记耳光,才打清醒了。
“我们虽换了定情之物,却无媒无聘,你岂非轻薄我,昭明哥哥,难道定柔看错了你吗?”她眼中带了泪意,审视着他。
陆绍翌忙解释:“我是太难过了,昨天我去找了皇上,明明答应过只要我有了心爱的人便成全我的,谁料君心难测,我昨晚一夜没睡,怕极了。”
蹲坐下去,颓然低头,泪水大颗大颗打在莲纹砖上。
定柔立刻心软了,她知道原因,皇帝那个混蛋!
俯身下来,坦率告诉他:“没有三媒六聘,没有花轿红妆,我慕容定柔绝不轻贱了自己,便是我们情深似海,也不行,若无缘,唯有与君相忘。”
陆绍翌握住她的手,哽噎道:“我还想着今天你能跟我一起私奔呢。”
定柔转头到一边,努力不看他:“定柔一生只走光明浩然之路,绝不做那淫奔无耻之事!”
陆绍翌伤心到极处,抱头喃喃:“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
定柔抱膝坐在地上:“或许我这一生,都离不开那个皇宫了。”
陆绍翌抬袖猛拭去泪,心中想出了主意:“趁着皇上不在京,我们拼一拼吧,皇后是个心肠柔善的人,即愿意助我们相见,我们求求她,帮帮我们,给太后说说情,我让我娘明日进宫,求太妃,她们一起给太后进言,只要太后赐婚,皇上事母至孝,定不会再横加干涉。”
定柔知道只要这一条路,太妃和皇后两个人情,太后会思索一番,不可能一下驳了面子,她真的要嫁给昭明哥哥了。
她心中最后作着挣扎,问他:“昭明哥哥,你从前可有过喜爱的女子?”
到了这关头,他见她生了疑虑,顿时恐慌无措,举誓道:“我只喜欢过你一个,从小就喜欢,再不曾遇到动心的,如有谎言,叫我身首异处,不得好死。”
她信了,又问他:“你以后会对我始终如一吗?你会不会时日长了,便对我厌烦了,再去与别人欢好?我慕容定柔断然做不到三从四德,与别人共侍一夫。”
陆绍翌再次举誓:“我此后只娶你一人为妻,绝不纳妾,如有违誓,万箭穿胸,尸骨无存。”
“好。”她的眼眶盈满了热泪。
就凭这句话,慕容茜,嫁了!
如斯男儿,正是我所求的。
曲终人散,曹家花厅,一对苦命鸳鸯跪在皇后面前。
皇后亲手扶起他们:“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本宫定竭尽全力,成全了你们!”
“吾必终生感激娘娘恩典!”
日暖和煦,黄龙旗猎猎,河道上蚁群般的工民在夯土,皇帝围着披风站在高台的围栏上,俯视着,襄王走过来:“这边交给姜侍郎,明日咱们便返京罢,还乘快马吗?”
皇帝点一点下颔。
襄王不解:“连日奔波,臣弟担忧龙体。”
皇帝道:“朕不知为何,心中不踏实,还是早些回去,免得有事。”
襄王笑他:“哥是越老越谨小慎微了。”
皇帝在他肩上打了一下,襄王忙换了词语:“持重,是持重,哥不老,明年才而立呢,正是龙马精。”
皇帝要踹他,襄王促狭的躲开了。
皇帝转眸望着远山叠金流翠,目光充满遐想,问:“四弟,你可知晓,一个女子心中另有所属,如何让她回心转意?”
襄王以为自己听错了,确认了眼,诧异道:“你是认真的?臣弟还是第一次听您这么认真的说起一个女子。”
皇帝深邃的眸子荡漾着一抹缱绻的往,唇畔挂着深情,坚定地:“对,喜欢,非常喜欢!”
襄王望着哥哥侧颊的情,笼罩在夕阳的光晕中,明黄衣袍灼灼生辉,衣袂袍角随风飘飞,宛如祗。“什么样的女子,能让我哥这般向往。”
皇帝微笑温柔:“这世间的独一无二!”
襄王确定了哥是认真的,不由感慨那个女子,倾世的福气!这世间竟真有一个女子,能得到哥的一整颗心,竟还是个另有所属的,不识好歹。
“臣弟只遇到过投怀送抱的,臣弟平生所见,无不是奉承取悦,或有不同的,也是欲擒故纵,放长线,吊胃口。”
“她不一样。”
皇帝下定了决心:“回去朕就册封她,先给她名分,等时日长了,她忘了那个人,就会接受我,我可以慢慢等,朕不信,朕以赤诚之心待她,她不感动。”
远处的天际,夕阳渐渐沉了下去。
第三日康宁殿,宫人们呈了茶,陆李氏冠戴正装和安太妃依着位子坐在右下首,皇后坐在左下首,太后听明了来意,微微蹙眉,那是哀家为祈儿预留的人,若不是岑双前几日忽然见红,祈儿要寸步不离守着,哀家不愿他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