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是家里老娘不肯,他真不怕危险的。以前的兄弟,他也都没有断掉过联系,所以刘醒救下镖局的兄弟,陈良一清二楚,他最佩服这样的英雄人物。再说,杂货铺顾店,不用风吹雨淋的,一个月不只有基本的银子,这货卖得愈多,还能有抽成可拿,陈良更是感激不尽。
陈良的来历交代清楚,刘老三更是看小伙子顺眼。
没出去过的人不知道,这里头的辛苦真不少,而且胆子稍微小一点也是不成的。
男人在外头忙着铺子,女人则在铺子的后头忙着院子。
不过,也没有什么好忙的,顶多就把院子里的几个房间给规整一下。
被子被褥都用新的,然后桌案长椅也都是现成的,只需要摆一摆笔墨纸砚即可。
朱梅春看着休整过后的后院,花花草草的景观,平铺的青石地板,这二嫂子是特别实诚地问道:“这院子,看起来都能直接住人,妳怎么就没想要搬到镇上来住?”
是她的话,她就搬了。
毕竟,这里是镇上的院子,也不知道得赚上多少银子,才能住上这样的地方?
陆秋还没有回答,刘三婆子就瞪了她一眼:“这里拢共才几间能睡的地方,都搬来的话,这还住的下吗?”蠢蛋一个!
刘三婆子的余威尚存,朱梅春这怂货,被婆母这一瞪,立刻吓得缩了缩脖子,她忽然觉得四妯娌勇气可嘉,这么凶的婆母都能再凑合一起过。
换成现在的她,肯定是不行的!
当家做主多年,朱梅春都已经习惯了。
四房能先一步地把老人给接过去,这位二嫂子是万分地庆幸不已。
谁叫刘贵也生过这样的想法,好在二房没有多余能住的屋子,这事情才被按下暂且不停。
陆秋听不到二嫂内心里地弯弯绕绕,反而也实话实说:“这镇上是热闹一点,但住得却不一定有村子舒服,我和当家的,还是更习惯住在村子。”
闻言,朱梅春的心里都惋惜不少,只觉得四妯娌真是不会享福的女人。
刘三婆子向来了解底下的儿媳妇,尤其是最前头的两位,朱梅春才皱上眉头,老太太就冷冷一笑:“老二家的,怎么让妳住在村子,还挺委屈的?”
这凉凉的语气,朱梅春猛地就打了一个哆嗦,许久未有的危机感,让她赶紧摇了摇头,尴笑几声道:“没、没、没,我最喜欢住村子了,不委屈,一点都不委屈。”
老二媳妇一认怂,刘三婆子也懒得再为难人。
和蠢货计较,早八百年前,她就能气死自己。
刘三婆子把视线一转,满意地扫视屋子里的布置,道:“这样弄下来,看起来书香味也不少,几个孙子也能在这里好好读书。”
陆秋收回对妯娌不作不死的同情,接着道:“我也这么觉得,住在书院里头也不是不好,但在关键的时候,四人一间的屋子,真不是什么读书的好环境。毕竟,再过一个多月,昱阳和昱丰这两个孩子,也都要下场试上一试,这不想让他们住在这里,晚上也能够好好地用功用功。”
刘三婆子深以为然,她既是感慨,也是高兴道:“这几个孙子可比他们小叔有福气多了,好歹有你们为他们准备周详。没想到,时间都过得这么快,连大孙子几个都能参加童生试了。”
心知老人爱听什么样的话,陆秋也不扫兴地笑道:“可不是,只希望他们几个也能够如他们小叔一样出息,这样咱们刘家,这也算是后继有人,代代兴旺。”
刘三婆子果真笑得更开心:“这话说得真好。”
婆媳说得一片和乐融融,朱梅春一句泼冷水的话,提也是不敢提,不只是怕挨揍,主要是里头考试的人,也有她的大儿子。
光是想到能成为童生的娘,朱梅春就乐得傻笑,直把另外两位婆媳看得是面面相觑,嘴角一抽,敢情真正的做梦人在这里。
不过,想好事,总比想坏事来的好,那就随她高兴吧。
第61章 不同 刘昱砚怪不好意思了
“唉,要是我年龄再大一点就好了,昱丰哥学得还没有我好呢。”
刘昱砚郁闷地拿着扫帚清扫着泥地。
家里的鸡鸭鹅,在陆陆续续地卖给裕家,陆秋就暂时不多养了。
至于,猪和羊自然还是继续养着,每年过年时,都会各杀一只做年菜,不得不说自家养得猪羊,吃起来就是香肥而不腻味。
陆秋里头的饲料,其实是另有玄机,所以半点腥气味都没有,否则裕家是做大生意的人,多的是有人愿意进货给裕家。
就算没有,裕家的底下也是有几座庄子的。
里头的仆役,每年也养殖不少的牲畜,想要供给裕福楼做菜,压根儿是轻而易举。
裕福楼,在镇上虽然极为出名,但酒楼的生意,其实并不算是裕家的大头生意。
裕家,是由镇上开始兴家,因此镇上算得上是裕家的祖宅。也因为如此,家里的老人念旧,镇上也一直有主家的人驻守。裕福楼的东家,就是主家一脉,更由于此人是一个喜好美食的饕客,向来看重食材美味,裕福楼的名声才会愈做愈响。
陆秋养得牲畜,自有独到之处,否则若只是靠着关系做联系,绝对是不太靠谱的。
之所以,不再继续养下去,一来是为了怀孕,二是掌管裕福楼的东家要换人了!
裕福楼的东家,由于能力出众的关系,一家子都得被召回省城,以接管更多的家族生意。不过,两兄弟的同窗,裕永宬的祖藉在这里,这位与刘昱阳几个一样,也是得参加此次考试的人之一。考虑再三,裕福楼的东家,还是决定陪完儿子参加完县试和府试,这才打算搬家。
多年来的生意断了,陆秋并未感到可惜。一家子,都没人愿意再让她继续亲手喂养,所以她还在头疼养得鸡鸭鹅太多。正好趁此机会,能把院子清空大半,陆秋其实是再乐意不过的。
院子里,目前就剩下十几只老母鸡。
这是婆母特意叮嘱不能卖的,不只是母鸡下蛋勤快,以后做月子也是能派上用场的。
不过,家里还养着半大不小的猪羊。
考虑到亲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