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亏我们这一些泼皮猴子总是自以为聪明,孰不知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妳老人家的手掌心中。”
几个儿媳妇,也就老四媳妇最会说话凑趣,老太太许久没听见好话,心情都被哄得愉悦不已。
不过,刘三婆子也不忘正事,特别有自信道:“既然妳都有孕,事情还是别想抢着做。还有,听说石妹子也来了?这可不能让人等太久,别看我岁数大了,现在还是老当益壮一个,包粽子的小事,还是让我来吧。乖孙,带奶去找你们石婆婆一起包粽子!”
亲奶一吩咐,刘昱阳立刻是照办,丝毫都不拖泥带水的,刘三婆子见亲孙子没白疼,马上是一脸乐呵地走进灶房那一头。
婆母已经进去了,陆秋见到二房只有朱梅春和刘昱丰,目光讶然道:“你们也太客气了,不是说可以多来几个人吗?”
没错,陆秋嫌无聊,连二嫂子朱梅春都邀来一起包粽子了。有时候,朱梅春的嘴碎是有好处的,那就是不用特意出外打探消息,都能够得到村子里的大半八卦。在乡下的日子久了,陆秋从原先的没兴趣,到后来倒是听出不少趣味来。
自从两房都搬出老宅,或许是彼此小辈最有交集,二房和四房的感情反倒是变得最好。至于,其它的两房,陆秋真的是一点想走动的意思都没有,对方显然也是如此。
几年下来,双方说话的次数,是屈指可数。
二房和其它两房的关系,同样也称不上有多好。
一来,朱梅春怕被脑子不清的给缠上,躲大房都来不及,哪里还会上赶着自找麻烦;三房是谁都瞧不上,这又没啥好处可拿,朱梅春也就不是喜欢贴冷脸的。
早年,针锋对麦芒的较劲心态,随着双方不住在一处,朱梅春倒是渐渐没了。尤其,陆秋看在与儿子一起长大的昱丰份上,偶尔都会让他带一些好吃的回家。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朱梅春再见到陆秋这妯娌,大多都是堆笑居多,再也不是曾经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后来,刘醒这四叔子,能耐人的名声愈发响亮,朱梅春对待陆秋的态度,就再也没有勉为其难过。除了刘华不算,四房早就是最出息的,底下拥有的田地,都不再只有刘老三当初给的。二房和三房,这几年也就多争上不到五亩的地,当然若是和大房这种败家子比较,朱梅春还是挺自豪的。
只是,这股自豪,在每次来到四房的屋子,朱梅春就被打击到不剩下多少。
二嫂子满心满眼都是羡慕之情。
陆秋的热情态度,只能说错有错着,一下子就挽回二嫂子的不少自信,腰背都挺直了不少。
两房哪怕已经差距不小,但人家这是还看的起她!
朱梅春难免愈瞧陆秋就愈是顺眼,以前咋没看出四妯娌原来是节操品性这么好的人?
朱梅春同样回以热情,半点也不客套道:“真不是客气,是孩子还小,两个闺女刚好一人顾一个,省得吵架说不公平。昨天听昱丰这孩子说的,说妳找人一起包粽子,那孩子操心妳怀孕,都比操心我怀孕来的要多,我被那孩子烦的,这不得把事情放下,赶紧过来陪妳一起!”
刘昱丰被说的,窘了一脸,或许是常被这儿子坑的,朱梅春也来一个借机报仇。
话又说回来,在老宅的时候,朱梅春还嫌弃大儿子整天都想往四房跑,现在却觉得这儿子是傻人有傻福,四房现在多有出息啊,旁人都是巴结不到。
小叔子也是出息的,但这人离得远,族里又盯得紧,除了名声好听一些,再大的好处都沾不上,这不是白搭吗?
尤其,四妯娌当真是大度的,每年的布料不说,偶尔为了她儿子,还送鱼送肉的,一副怕缺了她儿子的吃穿。甚至,读书的纸墨,每年都以过节的名义送上不少。二房现在的宣纸,就算是小儿子想要读书,都是不成问题的。
朱梅春再缺心眼,都算是看明白,四房一家子,还真把她大儿子当成自己人。
刘贵这当爹的,一瞧有人这么疼自家儿子,都还特意过来警告她,叫她不要故意找事来得罪人。
朱梅春又不是蠢的,当下都想和自家男人干上一架,她又不是李招娣那样黑心烂肠的亲娘!
提到李招娣,朱梅春就有满肚子憋不住的坏话可讲,正好婆母也不在眼前,她也就不用顾虑骂道:“妳说这女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我闺女要是有刘大丫一半的孝顺懂事,我就是做梦都会笑出声的。这样孝顺的闺女都看不到,这女人的眼睛是怎么长的?敢情多年来的贴心贴肺,全都是贴到狗肚子上头不成?为了得到多一点的银子,竟然就这么地把大闺女嫁给一个病秧子!而且,还瞒着咱们这一边的所有人,这到底是嫁闺女,还是卖闺女?”
“咱们的小叔还是举人,今年更是上京赶考,运气好一点的话,说不定都能摇身一变,成了当官的人物。她一声不响地干出这样的事情,这是埋汰谁?最初要求分家的,是他们两房,现在成了两家人,一看这是沾不上光,所以反倒脸大地怪起别人?我就算再贪小便宜,也不敢这么厚颜无耻,况且当初还有李家的忘恩负义在先,我们可都还记在心里没忘。”
李招娣把大闺女留到十八岁,本来还以为是舍不得人,毕竟打从及笄过后,陆陆续续就有不少的媒婆上门,哪里知道人家是待价而沽,见不到一个价钱好的,自然是舍不得把闺女轻易许人。
朱梅春是自家的大闺女太挑剔,不然早就把人给送出门去。
先前总喊着恨嫁,没想到媒婆真的一上门,反倒是挑三捡四,挑得她和当家的脸皮子都感到害臊。
朱梅春也重男轻女,但闺女的亲事,她真没打算利用,顶多嫁妆没有太多,但这聘金却是打算让闺女全部带走。
李招娣的为人,朱梅春其实多少知道一二,却没想到这女人的心,其实比想象中地更狠。
刘大丫作为长孙女,有二老地护着,本来是不用这么辛苦的。
但这姑娘打小是真的孝顺。
不到五岁的年纪,就怕李招娣辛苦,顾前顾后地做了不少事。长大以后,大房的大半家务活计,也都是这勤快的大姑娘一手包办。
朱梅春虽然只会护着自己闺女,但对于刘大丫的孝顺,可不是没有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