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轩对老朽这件三足熏炉有何感想?”
蒋卫国精通玉器和杂项他也有所耳闻,果然蒋卫国并没有发表什么倾向性比较明显的话语,既没有肯定是真的,也没有说是假的。
蒋卫国这也不算是含糊其辞,古瓷鉴定并不是他的强项,在古玩这一行,很多人打眼就是因为一时钻入了牛角尖,对自己并不了解的类型出手,陷入了一叶障目的魔怔状态当中,被坑的倾家荡产、一蹶不振的也有。
徐久照用蒋忻的小放大镜观察着熏炉的釉面,对于刚才他们所说的没有开片的情况特别的注意了一下。
注意到了一点非常不起眼的细节,徐久照的唇角一弯,他收起放大镜,小心的捧起熏炉看了看他们所说发黄发灰的底部。徐久照用手指摸了摸底部的没有釉质的胎体,心里有了谱。
他放好熏炉,抬眼的时候又看到熏炉盖上那些小孔,他伸出手,把炉盖打开。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只熏炉并不是影青瓷那种胎薄如纸的类型,胎壁有5、6毫米的厚薄。
这让他感到意外。
在他的所知里,影青瓷的御贡品可没有这种厚度的。影青瓷最薄的时候只有一毫米,5、6毫米可以说的上是厚了。虽然这个厚度的胎壁并不影响透光性,不过御贡品依然会挑选薄的送上去。
徐久照眼睛移到盖子上,那不是一个单纯的盖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塞子,造型是莲蓬的样子。
徐久照手指捏着盖子的边,若有所思的看着上边的那些小孔。
“年轻人,看出什么没有?”熏炉主人对徐久照说道。
徐久照把盖子放回去盖好,直起身说道:“是一件非常好的三足熏炉。”
熏炉主人这话听多了,只是微笑没再说别的话,显然不认为徐久照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人能够说出什么道道来。
徐久照回到蒋忻的身边,轻轻的冲他颔首,蒋忻目光一闪,自然而然的带着几人慢慢的后退了几步。
“你看的怎么样?”蒋忻悄然问道。
“是真品。”徐久照肯定的说道。
“哦?”蒋卫国也低声说道:“他们刚才把这瓷器真品和赝品的理由都说尽了,对他们所说认为赝品的地方,你有不同意见?”
徐久照十分自信的说道:“对于他们说的底部发黄灰的现象,我想我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并不是从胎体当中渗出的,也不是垫圈遗留的痕迹,而是匣钵当中的添加物跟胎体表面在燃烧的过程当中起反应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