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胜利

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胜利

京师的十月有些凉,一场暴雨袭来清洗大地,却也将各处角落的污垢都清理了出来。龙腾小说网 Ltxsfb.com位于城南的一处临时营地里,陈永福背着双手,站立于此,北望皇城,久久无言。

大明的十月一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日子寻常过,各人似乎也依旧是寻常的人生轨迹。但若是将这样的寻常添上战争的恐怖,那就是寻常地祈求自己能熬过去这一段。

战争对于崇祯年纪的大明百姓而言实在是有些太多了,尤其是京师的百姓,更是觉得仿佛没有哪年少过。建州的鞑子替换了蒙古的鞑子频繁入寇,却是比蒙古的鞑子更加厉害,兵锋突破辽东,无数次直指京师。而这一回,京师却再也没有云集天下,强大无比的勤王之师了。

唯一被众人添加多一些指望的勤王之师也只剩下了大明皇家近卫军团第二团陈永福部,他一开始驻扎在城内,却被指派了守门检查难民防止细作的事情。结果没多久,陈永福部就被移防到了城外。

来自京畿永平府的难民已经开始出现在京师周边,有眼光有钱财的已经在通州换乘舟船南下逃难,还有些身后有豪奢背景的士绅则选择逃入京师,逃入这个已经六次迎来兵锋却侥幸在崇祯年间都躲过去的地方。

但更多的难民,却被以各种理由刁难着不准入城。除非有那眼皮子活络的一咬牙将半辈子攒下来的家财都给那守城的吏目兵头,不然想要入城是决计不可以的。

哦……却也不对。

若是侥幸遇上了皇家近卫军团的将士轮值,只要不是那奸邪之辈,真有细作的模样,不然都会放进城。

可这样一来,那守门的吏目与兵头自然无钱可赚。

于是陈永福部便收到了兵部的调令,驻防城外。

国之重器,却落得这般境地。

陈永福看了一眼那些被堵在城门外只能依城搭起难民,心里仿佛放着一颗巨石一般,让它堵得久久说不出什么话。

按说。往前的陈永福也是河南一地高官,除了与其他明军将官相比更能打带兵有方以外,也是没什么差的,这种乱世人命贱如狗的场景也不知见了多少。

但自从加入了皇家近卫军团。陈永福却仿佛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竟是真的有那等人,愿意抛弃一身荣辱去做谁都知道艰难万分难有善终的事情。比如革新户部,比如在百万流贼围攻之中去救开封,比如举国畏缩时在章丘围歼了阿巴泰来犯之兵。

在这崭新的皇家近卫军团里,没有克扣。没有扯皮,没有让人心力交瘁的内耗。所有人的力气都用在了正事上面,用在一件件提正人心,让人为之舍生忘死也无怨无悔的事情上。

于是陈永福再也不能忍受在京师这个沉暮的帝国里被人当作狗一样使唤做那违心之事了。

“朗将,他们又来了。”第一团首席军师胡文咏走了过来,面色凝重地看着陈永福。

陈永福眉头一挑:“还不死心?”

“听闻宫中的情况有变……”胡文咏面色一暗:“应该是建奴又传来最新军情了。”

陈永福听罢倒是不说话了。京畿的防务压力极大,远不是陈永福麾下六千人就可以负担起的。比如这一回清军再顾蓟镇,陈永福部就作难了。首辅陈演指名道姓要陈永福领本部兵马两千人带领来援的山东总兵李元亮部过去救援。

可李元亮此人从无勇名,惯会一跑了之,战后大肆贿赂脱罪。根本不是个合格的队友。最关键的是陈永福部麾下可是六千人,第二步兵营施展邦、第八步兵营张德昌以及第九步兵营刘世杰。三营兵马合计六七千人的强军竟然只让陈永福领两千人过去,如何不是打得分拆的主意?

一行人沉默到了军营,那里,一个面白无须的男子含笑看着陈永福与胡文咏。

“敢问公公……”胡文咏开口,想着怎么拖延。

却见那公公捏着嗓子,笑道:“两位官人怕是想岔了,奴婢是兵仗局的,提前来一回,是奉了司恩公公的命令。特来传个讯息。”

说完,他便将一封火漆未拆的密信递给两人,然后也不索贿也不多说,道了一声再会就离开了。

对于一国首辅而言,这样担忧似乎是显得太过于杞人忧天了。但自家事情自家清楚,陈演就明白,一旦自己索贿吴三桂逼反关宁军的事情被捅出去,自己被崇祯皇帝挂城头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最近,他就收到了一些风声,听闻有人在查这样的事情。

所以陈演迫不及待地想着要如何将功折罪,对于当下大明而言,没有比保卫京师,驱逐鞑虏更大的功勋了。

可陈演明白想要依靠各路七七八八拼凑而来的虚弱勤王大军立功几乎是白日做梦。不说各路勤王之师要如何弥合矛盾,用不多的中枢威信统御他们,就说各路勤王的军饷与军粮想要筹措就愁白了头发。

最终,陈演将目光盯在了皇家近卫军团身上。

而今的皇家近卫军团,一团与近卫团的大部分都被朱慈烺带到了朝鲜。还有一半近卫团被放到了湖广傅淑训与河南黄澍的身上,能打主意的,自然就是陈永福部第二团了。当然,要立功,却不能让陈永福带兵,不然功勋算谁的?

捏着新进来的那封军报,陈演看到了陈永福。

望着这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武夫,陈演变出一副温厚长者的笑容:“军门果真赳赳武夫,国之干城啊。如今乱世,正是军门用武之地。圣上方才召见的圣命下来了,赶巧,一起走吧。”

“好。”陈永福没有废话,径直跟随进乾清宫。

乾清宫里,朱由检放下了奏章的批复,甚至特地留出了半个时辰的时间让御厨准备了一碗清心莲子羹,然后就在这半个不需要辛苦批复的时辰里思考着。

朱由检很辛苦,遇到的大事也特别多,也算是总结了一些经验。比如,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需要冷静清醒的头脑与充沛的体力。要不然,犯错的几率就特别大。

吃了一次苦头以后朱由检就保留了这个习惯,提前半个时辰休息一下,整理思虑,舒缓一下心绪,为接下来的重大抉择做准备。

这一回,可是极可能决定整个大明国运的选择啊。

半个时辰即将过去了,朱由检的碗里莲子羹被吃得干干净净,一番消化,朱由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