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陈大龙这辈子怕是不得安宁了。谁让他
平时就不大检点呢。
“我一边抢救,脑子里一边在飞快地盘旋:李薇的死因是什么呢?她刚才还好
好的,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她便猝然死亡。会不会是自杀,或是他杀?”
“一想到‘他杀’两个字,我马上联想到凶手说不定就在手术室内,可能就在
器械清洗间的门外,甚至就在自己的身后……这样想着,我似乎听到有人在我的身
后喘着粗气,壮着胆子回过头一看,室内仍然空无一人。”
“我觉得自己有些神经过敏。但转念一想,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可不能由着
自己一个人瞎折腾。于是我冲向护士值班室,拿起电话向院总值班室报告了手术室
里发生的情况。”
听完陈大龙讲的这个故事后,我和侦查员们一起对现场进行了勘察。
在死亡的现场上,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搏斗的痕迹。手术室的门窗没有被破坏,
手术的器械没有短少,手术刀剪上的血痕,经过我们的检验,认定都是下午手术的
那个病人留下来的。由于手术室的地面都是水磨石和瓷砖铺的,而且清洁工们每天
都要对地面进行清洗,因此地面上如果有脚印是很容易被我们发现的。我们在器械
清洗间的地面上反复地寻找,除了发现李薇的脚印外,只有陈大龙的。这说明案发
时除了陈大龙外,没有其他的人进入死亡现场。
李薇死时身穿工作服,尸体外表没有发现任何伤痕。从现场情况综合分析,她
是在清洗手术器械的过程中突然死亡的。
李薇的死,不太像是他杀。至于自杀,也不像。据调查,李薇在护校表现一直
很好。毕业后,学习和工作都很努力。这姑娘虽然人长得很漂亮,但从不在外招蜂
引蝶。从临死前的表现来看,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迹象。
不管怎么说,这具尸体肯定是要被我剖开看看的了。
说实在的,如果李薇的死因搞不清楚,陈大龙这辈子怕是不得安宁了。医院内
外,风言风语自然是少不了的,谁让他平时就不大检点呢。这不,工作上也受到了
影响。本来周二有他一个手术,现在主任也不让他上了。也别说,就他目前的这种
精神状态,还真是不能让他再在活人的身上动刀子了。
解剖那天,他找到了我,求我一定要找出李薇死亡的真正原因:“李薇到底是
怎么死的,现在我就是长上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了。我想李薇的体内一定潜在着什
么迅速致命的疾病,否则她不会死得那么突然。手术时,她做巡回护士,和我配合
得特别好。下手术台时,她是唱着歌把器械车推走的。韩法医,求您了,您一定要
想办法把导致李薇猝死的疾病找出来,否则我真要背一辈子的黑锅了。”陈大龙跟
我说这话时,急得都快要哭了。瞧他那副模样,与初次见面真是判若两人。
接着他又跟我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什么有关他与李薇有不正当关系的谣
言一夜间传遍了全院;什么他现在走到哪都有人在他的背后指指戳戳;咳,整个一
个精神病患者的语言嘛,真是让人有些同情。
“先甭急,剖开看看再说吧。”我心里暗暗地对陈大龙,同时也对我自己说。
说实在的,陈大龙惊慌失措、失魂落魄的神态真有些令我心酸。这个1
米83的大老爷们,平日里也许挺张狂,但这会儿可真够孙子的了。咳,说起来也算
是同行呢,都是医学院毕业的,但愿能尽快把问题搞清楚,帮人家一把。
不幸得很。看来,尸体解剖在确定死因方面也并不是万能的。无论我怎么折腾,
在李薇的尸体内,就是找不到致死性的损伤和致死性的疾病。这种现象就是法医学
上所说的阴性解剖。
这下子,陈大龙算是碰上邪的了!
一般来说,法医对死亡的思维方式是,先外因再内因,先凶杀再自杀,先损伤
再疾病。也就是说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提高警惕,绝不能放掉杀
人的坏蛋。
在李薇的死因上,我首先考虑的是外因、凶杀和损伤,只有在排除了这些外来
的因素之后,才可以往死者自己的身上找招儿。
在形态学上找不到致死性的损伤,但的确又是由于来自于外界的因素引起了死
亡的死因可能有哪些呢?我冷静地思索着……
我想到了抑制死。
所谓的抑制死是指一种强度不足以造成一般人死亡的轻微刺激或外伤,通过抑
制反射,使人在数秒钟或一两分钟内心跳停止,尸体解剖找不到明确死因的死亡。
这种死亡又称立即性生理性死亡。
我记得本市警察学校有一名学生,在和同学踢足球时被足球击中了腹部,这可
怜的孩子只叫了一声“啊”,就立即倒地死亡了。这是我遇到的最典型的一例抑制
死病案。
看来,李薇的确是那种对青霉素的高度敏感者。
这孩子,选择了一个对她来说十分危险的职业!
我突然想到一种情形,极度惊吓也会引起抑制死。曾有一个17岁的小姑娘,在
超市偷拿了一块小丝巾,当她看到一名持有警棍的保安人员向她走来时,突然惊叫
一声,数秒后即倒地身亡。尸解时,除了各脏器有充血等急死的改变外,也是没有
发现任何致命性的损伤和疾病。这就是由于精神刺激而引起的抑制死。
想到这里,我不由对陈大龙产生了怀疑。他会不会在李薇清洗器械时,悄悄地
潜入手术室的器械清洗间,趁着小姑娘专心致志地清洗器械之时,突然从小姑娘的
背后恶作剧,使得这个小姑娘由于受到了出其不意的惊吓而突然死亡呢?还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