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里出”“虎向水
中生”解释得十分令人满意。苏东坡说,我们随时都在焚烧自己的精力,主要是两
种方式:第一:包括种种情绪上的纷扰,如恼怒、烦闷、情爱、忧愁等;第二:包
括汗、泪、排泄物。在道家的宇宙论里,火用虎代表,水用龙代表。代表火或控制
火者为心,代表水者为肾。根据苏东坡的看法,火代表正义,所以在心控制身体之
时,其趋势是善。另一方面,人的行动着受肾控制,其趋势则为邪恶(肾一字在中
国包含性器)。所以肾控制人体之时,人就为兽欲所左右,于是“龙从水中生”,
意即毁损元气。在另一方面,我们就受心火所引起的情绪不宁所骚扰了。我们怒则
斗,失望忧愁则顿足,喜则舞。每逢情绪如此激动,身上的精力元气则由心火而焚
毁,此之谓“虎从火里出”。照苏东坡说,这两种毁损元气都是“死之道也”。因
此我们应当藉心神的控制,一反水火正常的功能。而吞咽唾液是把心火向肾方面压
下去之意。
此外,道家还努力追求“外丹”,又名“方士丹”,也就是“仙丹”,就是长
生不死之药。像欧洲的炼金术士一样,中国道士求“方士丹”,一为变低级金属为
纯金,一为返老还童,恢复青春。也和欧洲的炼金术士一样,中国道士也主要用汞
的化合物来制炼。因为汞的特殊胜质,有如金属的光泽,重量大,其比重近于黄金
(原子重各自为二百、一百九十七),比较易于流动,和金属物如金与铜,因接触
而混合,还有变成气体、粉末、液体等有趣的变化——因此,这种金属自然引起炼
金术士的注意,不管东方、西方,都认为是最容易炼成人造金的原料。在苏东坡时
代,中国的炼金术大部分是受阿拉伯的影响,就和欧洲一样。但是在汉代,却有记
载,说有中国人炼金成功,我们想大概是用金的化合物炼的。在晋朝有道士葛洪,
曾说用金与水银炼制成药,可延缓衰老或死亡。他说:“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
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转成丹砂,其去几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他又说丹分
为九品,按炼制程序而效力不同。最精者人服后三日成仙,最次者则需时三年。炼
丹之原料为朱砂、白矾、雄黄(三硫化砷)、磁石,以及曾青。
《春请记闻》的作者何精——他父亲曾由苏东坡推荐为官——曾在书中以一章
之多的篇幅记载长生不死之药,有关长生不死之药的种种情形,当时很流行。何返
所说的几个人,本书上已经提过,另有几个人是何蓬的亲戚,其中有数则故事是作
者经验之谈。此书和一本叫《苏沈良方》的书(传为苏东坡与沈括合编),记载过
一切炼朱砂的方法。若读完那些故事和炼丹方法,就会得到下列的印象。总是有一
座炼丹炉,炼丹者用水银、硫磺、铜、银、砷、合金、硝酸盐,或是硝石炼制。也
许他们还试试硫化金。硫化汞(辰砂)和硫化金,都可用做红颜料。各类汞合金还
当药物服用。按当时并不可靠的记载,不少的道士都有化钢成金的秘方。必然有造
出紫红色的金化合物,铸成各式器皿,曾经大发其财。也可能有道士在铜器上涂水
银,当做银子卖与无知乡民。他们将金汞融合,自然不是难事。他们又将硫和汞混
合,称为“黄金”,又称为“死硫”。
有一个故事流传,说有一个道士确能造出真金,京都的商人都试不出是伪造。
由于何蓬的记述,我相信那个道士用的是金矿砂,他能从其中提炼黄金。其中诡诈
之处是道士说他用的是一种铜砂,所以用铜变黄金的说法自然就轰动了。他能向何
精的一个亲戚表演铜变金。他说那矿砂是铜,他说他以铜砂状携带,而不以纯铜,
是因为纯铜在路途中有被偷窃的危险。那矿砂在火上加热,但并不融化。等道士在
锅中放入一点白色粉末,结果变成了黄金。
道士的经历是这样:道士和两个朋友在几年前决定各奔前程,约定十年之后在
某处相会。他们在中间这段日子分头去寻求“道士丹”的秘诀。等再度相遇,便大
家共享此一秘诀。寻到此秘诀的人把经过告诉别人,他自己并没做富商,已然出了
家。下面便是他的经过。
几个朋友在指定的地方相会时,大家比较寻求的结果。已经出家的那个道士告
诉朋友他已得到妙诀,只是所炼成品尚含有杂质,有欠精纯。一个朋友说他已得到
一种药粉,可以除去杂质。只要加上此一药粉,他们就可以炼出纯金了。
几个朋友说:“咱们到京都去。听说京都滦家金店为国内最大金店,若能经得
起他们的试验,咱们的秘诀就算对了。”他们拿了十两自己炼出的黄金求售。店家
将黄金检查、过秤、用火烧,然后按真金价格付了款。朋友很快乐,如此成功,彼
此相贺。
彼此相向说:“现在咱们可以成仙了。我们若不愿弃却红尘,可以用此钱吃喝
玩乐。咱再炼一百两分用吧。”
那天晚上,大家痛饮,有几分醉意。把铜矿砂放在炼丹炉里就去睡了。夜里,
铜水四溅,引起火烧着房子。三个朋友还沉醉未醒,救火队已经来临。“我睡得不
太沉,从火焰里逃出来。我怕被捕,又善于游水,就游往对河,顺水游下。我料想
城门上锁之后,才爬上岸来。在水里时,我向上苍祷告,我仟悔,说我决心出家,
再不做此勾当,决不再为自己炼金子。若是修庙筹款,我一定要炼,但也要先求神
答应。”这就是为什么那个道士不能将炼金术泄露出来的缘故,但若为行善,他百
两也乐捐。他那个朋友,一个被火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