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再从中抽阅试卷,如果没有异议,那在这五百八十六份试卷上签字,他们就成为最后的幸运者,被省试录取,即使殿试落榜,但至少同进士出身保住了。
当然,如果主考官对某几份试卷不满意,就会退回去,两名副主考再从二审卷中择优补充。
两名副主考一个是礼部侍郎张文轩,另一人是大学士刘龄,当别的审卷官在紧张阅卷之时,他们并没有坐在房间里喝茶,而是在两处审卷大堂内巡视,处理不同意见。
这时,副主考刘龄见一群审卷官在争论着什么,便走上前问道:“有什么异议吗?”
几名审卷官连忙起身,其中一人将一份卷子递给刘龄,“请刘主考看看这份卷子!”
刘龄看了看卷头,上面已经有三枚印章,表示初审三轮已经通过,现在正处于二审状态,他看了看卷面,一笔极为漂亮的行楷跃入他眼帘,书法极好,颇有大家之风,令刘凌失声赞叹,“好字!”
“启禀刘主考,这名考生不仅书法一流,而且经文毫无错误,策论也写得极为深刻,是目前为止最优秀的一份试卷,已被大家公认。”
“那有什么可争论?”
“关键是他这首诗,大家意见不一。”
刘凌看了这份试卷上的诗作:
和戎诏下已百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幽燕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8)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