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容四骑并
行,这些“逃难百姓”,也是稀稀拉拉的,三两一群,拉成了几里长。另有一些巡
检则在本地忠义社百姓的指引下,在林中经由不为人知的小道穿行,随时向段子介
察报正由树林南方而来的辽军的情况。
大约三百名契丹人,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一百名骑兵。押着三四百名百姓
还有上百头牲畜,几十辆牛车、驼车,全部装得满满的。契丹人兵力之少,出乎段
子介之意料。他判断自己可能碰上了一支打草谷的分队,他的兵力三十倍于敌人
即便算上那些家丁,也是十倍于敌人。他的参军们都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伏击,但段
子介却宁肯谨慎一些,这是他的第一次接敌,他完全不清楚敌人的战斗力。
他让猫重营藏在树林的北面,为防万一,又派了三百名骑兵在那里,协助作战
—只要林中交上锋,他们就会堵住北面的路口。在树林南面的路口,他埋伏了一
百骑与~百名巡检,封住辽兵的退路。然后让张庞儿的巡检们散布得远远的,防止
有别的辽军经过。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一千六百余骑,埋伏于林中。
万无一失的安排。
只要静待辽人上钩。
南边,两个辽人的斥侯已经进入燕子林。再过一会,他们就会迎面碰上那些南
下的“逃难百姓”。
几乎是与此同时。
雄州瓦桥关,晨雾未散。
赵隆与四十名精挑细选出来的死士,都穿着素衣素甲—这也是投降的标准装
束—正准备出城“投降”。为了不引起韩宝的疑心,四十个人,只有十人骑马
三十人步行随后。曲英站在这只队伍的最前头,牵着一匹枣红马,马上面则坐着五
花大绑的“柴贵疚”。
真正的柴贵友,则郑重的穿上了官服,与杜台卿、高光远、胡玄通一道,来给
赵隆与四十死士送行。
人人心里都明白,这是一去不复返之行。
而做此殊死一搏的人当中,竟然有雄州的主将,既便是留下来的人,心里面也
尽是茫然、惶恐一
但是,这一日的交锋,赵隆已深知韩宝的厉害,已经有一个人冒充柴贵友,他
绝不敢再找一个人来冒充自己。
他向柴贵友、胡玄通告过辞,叮嘱付高光远,又缓缓走到杜台卿跟前,两人默
默对视了一会,赵隆抱了抱拳,轻声道:“杜大人,多谢了。”
杜台卿淡淡的抱拳回了一礼:“赵大人,忠烈祠见。”
赵隆突然感觉眼角有点湿润,他连忙挤出一丝笑容,回道:“忠烈祠见!”
城门,吱吱呀呀的打开了。
保州燕子林。
段子介看着耀些“逃难百姓”按照事先盼咐的,在远远看见那两个契丹斥侯
后,开始大声喊叫、四散逃窜,离得近一点的纷纷钻进树林里,离得远的拼了命的
往北路,一面跑一面大声喊着。马蹄声越来越急促,那两个斥侯开始追赶这些“百
姓”。段子介看到一枝羽箭掠过自己的眼前,正中一个巡检的背心。他看见那个巡
检就倒在离他不到五十步远的地方。
那两个斥侯大声喝斥着,声音越来越清晰,一些“百姓”见到有人死去,停止
了逃跑,在鞭声、哟喝声中,挤到一处,还有人则跑得更快了。
时间几乎是在缓慢的爬行,每一瞬间都过得如此之慢。段子介感觉自己握箭的
手心全是汗水,镇定!镇定!他几乎是在心里不停地提醒着自己。
计划万无一知
他知道什么是“生口贸易”,他知道一个壮年男子在契丹的价格。南海诸侯用
粮食、用一切他们能生产出来的东西来购买奴脾—每一个在这树林中逃跑的人
在这些契丹人眼里,都等于几百绍几百绍的铜钱!在辽国,这样的一个俘虏,便相
当于十匹马的价格!这笔收入,够一个普通的契丹家庭过上两三年!
谁能抵得住这样的诱惑?
万无一知一定要镇定!
终于,他看见一个斥侯,就在他眼皮底下,吹响了号角。
很快,树林的南边,也响起了号角声。
呼—段子介几乎是长出了一口气,然后,他感觉到树林开始颤抖—那是数
十匹的战马疾驰时的声音。
林外的辽军,终于上马进入林中了。
段子介朝身边的李浑使了个眼色,在自己的弓上搭上了一枝羽箭。
雄州。
赵隆领着他的死士们,出城才走了不到二百步,便听到远处传来骑兵行过的马
蹄声,透过晨雾,可以看到是数百骑契丹骑兵,正迎面而来。
曲英紧张的回头看了赵隆一眼,赵隆知道他担心什么,轻轻摇了摇头,低声道
“马声不快不慢。”
他话音刚落,从那骑兵中已传来萧吼的声音:“来者可是赵将军与曲宣节
么?”
赵隆朝曲英点点头,曲英连忙转过头去,大声应道:“正是。在下曲英,赵将
军已依约而来!”
那边萧吼笑道:“我家都统期盼已久,特差萧吼前来护送二位,以防他变。”
“如此有劳萧将军了。”
“好说,好说一”
说话之间,萧吼的面容已清晰可见。赵隆此时才汁意到,萧吼已经进入到雄州
的射程之内,离城门不到三百步。
他心里忽然感觉有点不对。
突然,他看见萧吼拨出刀!他猛地回头—为了让韩宝不起疑心,雄州的城
门,一直是打开的!上当!赵隆脑子里轰地一声,正待出声提醒,便听到萧吼高声
吼叫着,那几百名契丹骑兵忽然加速,直向城门冲去。
紧接着,轰地几声炮响,他的四周,杀声四起,密密麻麻数不清的辽军,从晨
雾中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