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证:(1)令钱塘县内的船厂加紧开工,凡是预制的大船,先行征用改造,有不服的厂主,立时锁拿杖责。为了防止告状,一面又威逼百姓,一面把船厂附近严加看守
(2)蔡京在这一瞬间便已定了一个釜底抽薪之计,若是万一不行,便要将她构以重罪,用刑伤于大堂,再让她死在狱中,报一个染病而死,也是事属平常。然后将她家产充没,让彭简无论是玩什么花样,都死无对证!
阴寒指数:★★★★
以蔡京的心性行为,评个阴寒五星都不为过,然一来到目前为止并无大恶,二来帅哥的外形、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掩藏了不少暴戾之气,薛奕第一次看见蔡京不但怨愤全消,还生出亲近之感(各位同人女不妨尽情yy)
绝学:迎合上官
例证:(1)提出极有创意的杭州救灾之策(2)创办《海事商报》在野呼应石越(3)紧跟石越解除杭州的食盐专卖政策
必杀技:忍人所不能忍,屈人所不能屈
例证:蔡京全部吃完了,他原来风闻蔡京吃东西最是讲究,不料吃这种难以下咽的东西,他居然也甘之如饴
(真是大奸大恶之人都必有过人之处)
罩门:依附石越,却不知石越防他之心甚重。同时因依附石越被吕惠卿打压
危害指数:★★(虽有大奸大恶之能力,却被石头与吕相公同时划下结界,也是有点可怜的说)
妖运走势:自依附石越后,其命运亦随石越之沉浮而沉浮,西夏事终,被吕相公打压,但后台未倒,元气仍在。现今天下不稳,有望有限度地出头
妖人姓名:王雱
妖人身世:王安石长子,随父进京,后因其父罢相且身染沉疴,遂随父离京。病卒于金陵
妖人类型:过刚易折
妖人指数:★★★★
入妖原因:为了一个自认为高尚的理想而不择手段
入妖表现:只要能打击政敌,阴谋阳谋无所不用其极
例证:(1)王雱却道:“皇上,石大人虽然其心可嘉,却也没有这个必要。禁军已经紧急调动,如果曹村之堤不决,则禁军足以抵御;若万一不幸,则石大人白白送死。臣愿皇上为天下爱惜人材。”他说得好听,其实是不愿意石越去立功,
(2)王雱一听这个名目,连忙说道:“陛下,臣以为提举兵铁事这个名份不太妥当,不若叫‘权判军器冶铁事’。”他说的这个名目有讲究,大大限制了石越的权力,而且一个“权”,表明这只是暂时的差遣。
(3)军器监案
(4)田产案
阴寒指数:-★★★★★
如果说前面几位是从寒冰狱中出来的,那王大衙内就是从烈焰狱中出来的。他的出身使他不需要玩那些小把戏,每一个阴谋都是华丽丽的大手笔,若非天佑,王大衙内塞到石越领子里的火柴足以将他烧成灰烬。
绝学:政治嗅觉
例证:王大衙内从一开始就看出吕惠卿是个阴险小人、石越对新法不怀好意(真是能明白阴谋家心思的,只有另一个阴谋家),因此竭力打击此二人
必杀技:当然是华丽丽的阴谋权术
例证:(1)军器监案
(2)田产案
罩门:心胸不广顽疾缠身
危害指数:★★★王大衙内一意孤行,不听人言,順其者昌逆其者亡,这样的“忠臣”有时比奸臣为祸还要惨烈
妖运走势:王雱的医生也是蛮坎坷的,首先背景太硬也成了他仕途上的障碍,等到王安石向不拘成例拉他入朝庭时,又冒出来一个石越,处处压他一头,最终不得不郁郁而终,叹曰:既生雱,何生越?
妖人姓名:李清
妖人身世:本为宋朝低级军官,被俘入西夏,得夏主亲信倚为腹心,积极推行西夏汉化改革,事败自杀。
妖人类型:坚忍决绝
妖人指数:★★★★
入妖原因:西夏国斗争异常血腥,与宋朝的斗争血腥异常
入妖表现:在西夏推行不遗余力汉化,同时不遗余力打击汉文化的正朔
例证:(1)
的确,李清不是党项人,这一点,李清与梁乙埋不同,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汉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汉人!但是,夏国王李秉常的知遇之恩,却是同样让李清感于五内的,他心里也希望能辅佐李秉常建立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2)李清冷笑道:“但是我却终是难以相信。宋朝一向重文臣,张元殿试不第,遂降西夏,引景宗攻宋。自此以后,宋朝殿试不敢黜人。若由此观之,宋廷君臣,惟有打痛了他们,他们才能刻骨铭心。若有一降将能将宋朝打得不得安宁,或许宋廷从此能略重武臣,亦未可知。
阴寒指数:☆
李清在某些方面和石越有点像,都是城府极深之辈,但却不让人觉得难以接近,但是有时候李清还是有一丝半点狠辣散发出来
例证:他以军法治家,管理将军府素来铁腕,五年前曾经因有个跟了他六年的亲兵泄漏了他在府中说的一句话给别人知道,李清查出后,毫不容情的将那个亲兵满门良贱十余口全部杖杀,一个活口也不曾留下,从此他这将军府上,便再也没有人敢泄话,因此禹藏花麻叫得再大声,他也绝不怕有消息漏出去。
绝学:战场较量、政治斗争
例证(1)平夏城由李清在,就无法筑成
(2)汉化的口号是他成功的成为西夏党派斗争的其中一派的领导人物
必杀技:对整个历史走向的清醒认识
例证:李清说到此处,见秉常的脸色已渐渐严肃,他顿了一下,凝视秉常一眼,欠身说道:“恕臣万死,臣以为今日之事,大夏国有亡国之忧!”“臣敢问陛下,太祖太宗开国之时,可有女后当权,可有外戚专政?臣敢问陛下,太祖太宗开国之时,宋朝可有今日之繁华?如今大夏内则有女后外成,专擅兵威;外则有宋朝君臣协力强国变法,步步进逼。百姓们困于赋役之重,朝不保夕;贵族们却耽于享乐,宁可将钱交给佛寺,也不愿意让给百姓!诸蕃落苦于刻剥,怀贰心久矣。兼之与宋交恶,贸易不通,商旅渐绝,朝野物用匮乏——长此以往,国无不亡之理!何况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