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换上新装的沙恩霍斯特级姊妹舰无疑是一万四千至五千吨级战舰中的翘楚。
汤森德、巴伯这两位爱尔兰舰长无惧劲敌,各舰官兵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藉此一战彻底打服英国人,让他们从此对爱尔兰人恭恭敬敬,不再造次。没有了保护渔船的任务拖累,爱尔兰舰队轻装上阵,能够充分利用航速优势施展各种战术,心理上自然占得优势,反观英国舰队一边,因在爱尔兰人的大门口活动,随时可能遭到爱尔兰的飞机、潜艇以及高速鱼雷艇的强袭,不免束手束脚,顾虑重重。两支中等规模的舰队在此对峙,几次都是爱尔兰舰队主动逼近,英国海军官兵早已没有了从前的霸气,他们紧张兮兮地应对爱尔兰人的主动挑衅,不进不退地保持着防御姿态,在距离爱尔兰故都十数海里的海面上形成了一幅“前场防守”的怪异态势。
直至天黑,英国舰队才悻悻离去。
这场双方不发一枪一炮的对峙看起来平分秋色,可是英国政府和军方却没有继续发挥他们擅长的阿q精神,而是自觉吃了大亏,一面通过外交及舆论大肆抨击爱尔兰的“渔船侵略”,一面暗中调兵遣将,派出战后建成的两艘超无畏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厌战”号前往爱尔兰海示威,然而这两艘超级战舰的出航立即触动了德国人的敏感神经。德国官方迅速宣布,公海舰队第1战列舰中队由布雷斯特出发向爱尔兰东南部海域开拔,第1战列巡洋舰中队由法罗群岛向爱尔兰北部海域前移,目的是避免英国和爱尔兰之间发生任何形式的武装冲突,进而破坏欧洲的稳定秩序。这两支强大的海上战斗编队如铁钳般伸向爱尔兰海的南北两端,两艘战后服役的英国主力舰固然强大,但双拳难敌四腿,若是面对面跟六艘德国战列舰以及五艘战列巡洋舰硬拼,它们可不是这群嗜血猛虎的对手。
迫于德国的军事威慑,缺乏实战经验的“伊丽沙白女王”号和“厌战”号放弃了进入爱尔兰海的企图,只是从朴茨茅斯的海军基地转移到了普利茅斯,缩短了前往爱尔兰海域的航程,同时从保卫首都圈的舰队抽调两艘经过技术改装的前无畏舰和一艘新近完成改装的装甲巡洋舰,意图压制爱尔兰海军的主力舰艇,部署在英国西海岸的海军舰艇亦仿照爱尔兰人展开护渔行动。
可以预见的是,在双方明确划分捕鱼区之前,对渔业资源的争夺还将持续下去,成为扰动不列颠群岛安定的一股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