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着,要不就再和唐堂约会一下,反正也有过一次,再来也没什么,更加能让他对自己忠心,为自己所用,适当的满足他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在江如兰慢慢思想开始活络的时候,她脑子又转过一个人,女市长石亚楠。
上次在许智龙摆的鸿门宴上,石亚楠的应对之道,真让江如兰佩服有加,她的处变不惊,她的驭下手腕,她的从容沉着。
江如兰觉得这才是自己应该学习的目标,自己应该和石亚楠一样,凭借着个人能力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应对有余,也要用人格魅力去感染驾驭下属,而不是靠肉体关系的拉拢,想到,江如兰不禁为自己想要用性交的方式笼络唐堂有些脸红,是的,自己是一个堂堂的女公安局长,怎么能做这种事。
如果之前那次是因为自己面对这个新职务的不习惯而产生的茫然和畏惧的心理感到无助进而渴望着有个强力的支靠,在这种情绪下被唐堂的男性气概所吸引才和他有了那种关系。
现在的自己可不一样了,渐渐习惯了局长这个身份,也明白了职责所在,自己应该努力像个真正的公安局长一样,去处理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收获下属的爱戴和敬仰,就像石亚楠一样,完全能够独挡一面才行。
想到这里江如兰又坚定了决心,不再和唐堂继续那种关系,但是还是要尽力安抚他,用别的方式让他愿意出力,江如兰想着办法。
可她却不知道,无意之间她已经圈入了文山官场的无形争斗之中,一张暗网在向她张开着。
市政府会议室里,石亚楠看着手里的各种报告,脸色严峻。两边坐着的市里各机关头头脑脑都看着她的脸色,谁也不说话。
整个室内,气氛显得很沉重。有人似乎受不了这种压抑,不经意用手里的笔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细微的咔咔声,这反而让听见的人更觉烦躁。石亚楠却好像没有察觉,她一页一页翻着手中的报告,翻的“哗啦,哗啦。”的,这让听见的人心里都明白,石亚楠内心的焦虑。
突然间,石亚楠两手同时一松,报告直接滑落到了桌上,她慢慢抬起头,平视着正前方,不看屋内任何一个人的脸,自顾自的说着:“形势严峻,并不可怕,只要能找到相应的对应措施,就可以转危为机,走出困境,现在必须首先要做的一点扩大内需,加速生成,否则这么多工人,无所事事,人员流向社会。这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可要扩大内需,加速生产,就必须立刻上马物流区大通道建设。”
说到这里,石亚楠停顿了下来。两边的人才想起来,立刻开始做着各种笔记。
石亚楠看看他们认真的表现,满意了一些。这才接着说道:“你们想啊,物流区大通道的建设是个多大的工程,各种桥梁,遂道是不是对钢材有着极大的需求,路面是不是也需要大量的水泥,建材和石料,一但开工对于人员的机械的需要也是大量的,只要项目上马了,我们面前的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
石亚楠说的声情并茂。下面有几个人表面在认真倾听,心里想着:“说的都是废话,这些情况谁想不到,用得着你来告诉我们,不就是想着项目上马,你好捞政绩吗,可对我们说有什么用。你得去向省里申请,让他们批下来才行。”
石亚楠不管他们想的是什么。她说这话自然是有她的用意:“如果大家都没意见,同意启动这个项目规划,就好好想想怎么尽量补充一下细节,交到我这里总结一下,我把大家的意见上交到省里,这是我们文山全体领导的共同决策,请省里尽快批复。大家觉得可以吗。”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石亚楠这通表演的真实用意了,她这是把个人意志变成全体意见,用文山市所有主管领导的名义向上请命,尽快通过她自己力推的项目。
“这女人真有一套。”在场的人心里不约而同的想着,可事情到了这步,也只能纷纷表态:“同意。”“对,我也同意。”“同意。”
眼见没人提出异议,石亚楠愿望满足了。她放松了表情:“既然这样,财政局做好的前期的预算工作,向省财政厅申请专项贷款。”
她已经开始在布置起项目上马后的必要工作了,财政局方面只得答应着:“好的,我们立刻去办。”
石亚楠又扭头看着另一个领导:“你们马上把修订好的项目,上报省发改委。”
“明白。”对方也只得表示服从。
分派好这些细节,石亚楠做了个总结:“从现在起政府工作全面向物流区大通道项目倾斜,相关部门都要做好配套服务的准备。”大家都点着,听她的安排。
“那就这样,分头准备吧,现在散会。”石亚楠达到了目的,宣布了结束。
等人全部离开会议室,石亚楠却没有走,她坐在椅子上,沉思着,上次许智龙的挑衅,完美应对过去后,她知道这种小打小闹,也是许智龙实在没文章可做,才弄出的花样,看起来是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方式方法都很可笑。
她也不会为这些个问题担心,要做稳市长这个位置,不受到别人的挑衅那是不可能,可挑衅归挑衅,关键还是要自己做出成绩来,这个物流区大通道建设势在必行,自己必须有这个决断,甚至制造出先斩后奏的声势,让省里同意。《据说天才只需一秒就能记住,发布地址:》
石亚楠是下定了决心,她要把自己的前途全押上去。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骨子里的这股狠劲和韧性是石亚楠成功最大的倚仗,这次她也相信,这股狠劲还是会伴随着自己成功的。这件事就算这么决定了。
可想到另一件事,石亚楠又有些烦了。刚才她用来在开会时做文章的那份报告,文山市以前的支柱产业,文钢集团,几年来一直半死不活的支撑着,去年的洪水又把厂区冲毁了近一半,自己上任以来竭尽所能想要恢复生产。但积重难返,又谈何容易,想尽办法弄来的贷款,在上半年算是把生产设施恢复了八成以上。
但是又顾不上更新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只能做为粗钢使用,销路难以打开,只能勉强维持,可到了现在连维持都困难了,报告打到自己这里来了,下个月连工人的基本工资放发都困难了。
怎么办?文钢多年来为文山吸收了多少就业人口,有的一家几代都靠着文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