毙使者,随后在二哥的劝说下,好不容易消了雷霆之怒,却驱逐了使者,严令兄长不得有非分之想。
不料,几日后,又一位秘使前来,也不知他对太后说了什么,第二日,太后的口风就有所缓和,终于在十几日后,林邝又取得一次小胜的当口,传诏天下,封他做了本朝第一位外姓藩王襄王。
对这样一位奸诈、专横、跋扈的舅舅,元祈虽然不欲多谈,几次旁敲侧击之下,却知他是深恶痛绝。
看着眼前这些云州的器物,这位九五之尊心中,定然很不是滋味
太后瞧着自己儿子,见他并不动筷,知道是因着自己的缘故,莞尔道“皇帝你不必拘礼,我知道你孝顺,却也不必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
元祈挟一片珍蘑吃了,只觉得清爽可口,不由赞道“母后这边厨子,果然了得。”
太后横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哪是什么厨子好,这珍蘑是襄王那边,六百里加急送来惟恐你这外甥吃不上鲜的,乃是从临近鞑靼的边塞之地摘来的。”
她话锋一转“你上次坚持要扣下使者,终究太过卤莽,若是如此乱来,不说生灵涂炭这些大话,却让你的舅舅怎么办,要他用血肉之躯去挡鞑靼铁骑吗”
元祈听了这话,手中一顿,放下了镶金的象牙玉箸“母后,上次的使者,经过查明,乃是忽律可汗的长子穆那,之所以放他,是因为忽律自身处在弥突的旋涡之中,又何必我天朝出手舅舅那边,虽说是边塞,可也甚是辽阔,他贵为藩王,又怎会伤着分毫再说,”
他取过桌边拇指宽的小滴杯把玩,一不小心,竟把它捏了个缺口
“舅舅的封地,”他沉吟道,在封地上二字上加了重音“靠着鞑靼草原,军人有守土之责,又怎能畏惧避战”
“皇帝”太后微微提高了声量,众人听得异常,偷眼望来,却见她凤目含威,自有一种凛然之气
“我儿如此说法,不怕戍边将士寒心吗襄王虽有不是,总也是擎天保驾的重臣,也是你嫡亲的舅舅”
太后瞧着周围,知道都在倾听这边的动静,她微微压低了声音,却更显铿锵。
元祈侧过身去,为母亲斟上一盏琥珀露她最爱这个,亦是低声道“母后,儿臣并不做如此之想,只是舅舅既在其位,不免有重臣之责,若是有奸邪小人从中离间,做出些有辱国体的事,却让朕怎么处置母后试想,朕难是不难”
太后不语,良久,才嘿然冷笑“原来你们都难,就是我这老婆子不难手心手背,皇帝你倒是说说,我该如何”
元祈还待再说,太后已举起杯来,一饮而尽。他只得挟了些平日爱吃的,堆在她的盘碟之中。
太后只饮了三杯,她素来有心绞痛的毛病,众人也不敢劝酒,她面色若常,仿佛刚才只是小小争执,由侍婢搀扶着回了后堂休息。
“尚仪大人,太后请您过去一趟。”
几刻之后,叶姑姑亲自来请,言语更是恭敬。
晨露起身,这一瞬,仍是心不宁的周贵妃,恍惚觉得,一道若有若无的凄烈龙吟,在殿中飘忽作响
这究竟是怎么了
后堂是太后起居所在,这里并不象其他太妃宫中那样,满是佛龛和香烛,而是以书卷和古物点缀其间,显得很是雅致怪不得世家大族,往往自傲,彼此的品位,真是天上地下。
太后斜在塌上,由两个妙龄少女轻轻敲捶着,进到晨露进来,她挥手,两人鱼贯退出。
“我听说,是你劝谏了皇帝,让他释放使者”
太后目光犀利,仿佛要直直射入人的心间。
“微臣惶恐,并不敢擅涉国政,只是昔日在草莽之间,曾听过鞑靼的一些风俗和秘辛,所以说了出来,供皇上参考一二。”
太后望着她,忽然笑了起来“你这孩子,一点也不居功,只这份谦虚谨慎,就很是难得这次真是亏了你,皇帝是我亲生的骨肉,他的脾性,我最是了解平日里看着宽厚严谨,真要下了决心,是九条牛也拉不回的。”
她轻叹道“皇帝对鞑靼仇恨已深,什么劝告也听不进去却不知他们叱咤草原,是何等的强横,我中原皆是农耕庶民,拿什么能抵得过人家”
少女伫立着,默默听着她又像牢骚,又像劝诫的话,只是那双清冽黑眸,仿佛承受不了这室内的昏暗,微微眯眼,一道流光转瞬即逝。
太后不知道这是她杀心大起的缘故,扬声命人点亮了灯烛,这才继续道“你身在帝侧,要立定忠心做事,皇帝有什么不对,更要时时劝诫你不要慌,你又不是后宫妃嫔,没什么干涉国政的罪名”
“我今日瞧着你,就知道是个持重谨慎的,今后莫要辜负我和皇帝的信任才好。”
太后的话,一片温馨中透着威严和期望,实在冠冕堂皇,只是叶姑姑在旁笑着补了一句“老奴说句不怕犯忌讳的,尚仪今后看到什么不象话的事,还是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