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发生叛党乱的时候还是无法出兵收复燕云,出兵没有问题,大宋完全可以负担的起,不过显然辽国在大宋灭夏之后在大宋的北方边境部署了重兵。对大宋的警惕性非常高,磨古斯叛乱至多是消耗其实力,而来自宋朝的威胁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赵顼还是非常期待他的妹夫能够有什么奇谋来让辽国吃次大亏。
“可能性不大。不过值得期待!”这就是赵顼心中的意愿!
王静辉在接到这份情报之所以能够在书房中欣喜若狂,不是因为他把磨古斯叛乱看得有多高,而是在于其“意义”——这给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就像后贡美国的做法一样,扶植对手的反对势力来达成消耗对手的目的——中国的台湾。更早的是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扶植被阿富汗的反对力量,其实这些都是辽国玩剩下的——辽国也曾扶植西夏来和大宋作对的,消耗大宋的实力以使大宋无暇北顾!
“远交近攻!”王静辉说道:“就目前来说我大宋出兵伐辽并不是很好的时机。磨古斯叛乱还不足以使我们担负如此的风险,所以进攻先放在一边,重要的远交!从地图上看,阻卜部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辽国的上京道和西京道的北部,这里正好和我们刚刚收复的河套平原相接壤。我们大宋可以这阻卜部提供兵器,和他们开展交易,要知道辽国在这么远的地方,其控制能力是十微弱的,这些我们完全可以做到!”
“可是万一磨古斯叛乱被辽国短期内平定,那我们该怎么做?那我们所作的岂不是白做了么!?”文彦博说道。
“一个磨古斯倒下去……还有更多的磨古斯会站起来!”王静辉笑着说道,他刚才差点儿顺口把后世小品中的“名言”给说出来。
“随着我大宋对辽国的贸易和走私的日益深入,辽国的财政崩坏会日益严重,就算辽国君臣不惜与大宋反目关闭互市推场贸易,那暗中的走私也足以使其经济崩溃。为了填补这个‘窟窿’,辽国只能够更加残酷的盘剥其本国百姓和其治下的各个部落,其内部的叛乱会越来越多,作为叛乱的‘常发地域’——上京道和西京道北部,我们可以武装那里的部落增加辽国的负担,是辽国更加疲于应付无暇南顾。其实不仅仅是上京道和西京道,辽国的东京道是女直的聚集地,我们一样也可以在那里培养辽国的敌人!”王静辉笑着说道。
挞不也在史籍上记载的阵亡地点是在镇州,关于镇州的具体地点戒念手中有两个版本,一个说是在今天的河北境内,另外一个是在戒念所使用的地图上,镇州的位置被标定在蒙古的乌兰巴托附近,土兀剌河西岸。戒念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河北已经是辽国的南京析津府附近了,不可能打到这么远,而在乌兰巴托附近也不合理,因为在地域上磨古斯的帅府和西北路找讨使帅府都在蒙古的南部,不可能跑到北部的乌兰巴托附近去交战。所以在文中将双方战争的地点放在了乌古敌烈统军司,这是虚构不要较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