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重生之北洋巨擘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快速发展

第三百一十一章 快速发展

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人庆祝胜利的乐章。

伊藤博文弯着腰佝偻着身子,李鸿章抬头挺胸的和谈照片不久后就在各国报纸上刊登了出来。

美国民主报直接以***人的黄粱美梦,中国不可阻挡的崛起为标题,将北京条约签署时中日双方的表情以及中日战前的双方的军力稍微做了一翻对比。

最后得出了一个惊悚的结论,如果按照目前的海军军舰的数量来说,中国不但超过了***,也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美国,民主报呼吁美国政府必须加大对海军的投入。

美国海军助理部长西奥多.罗斯福在国会上大声咆哮道:“我在履行与海军有关的官方职责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使其获得尊敬,使其强大以及使其富有战斗力。我不是在谈英国海军,也不是在谈中国海军。我指的是一支曾经属于我们祖辈的、以及应当在和平时期属于我们的美国海军。”

西奥多.罗斯福阐述了在中日战争中,中国海军直接左右了整个战局,***人的失败就是海军的失败,虚弱的中国由于海军的崛起而崛起,但是我们呢?我们还在为加不加大海军的投入而争争吵吵。

新上任的海军部长希拉里.a.赫伯特坚定地赞同海军具有政治上的使用价值。他在报告中说:“我们必须使海军保持高度的战斗力,以便增强我们政府认为应当采取的任何政策的份量和力量。”

中日战争,再一次让世界各国看到了海军的力量,尤其是原本对海军还不是很重视的美国,出于考虑日益严重的古巴和哈瓦拉形势,美国人终于加入了波澜壮阔的海军军备竞争当中。

威廉二世不但注意到了中国的海军,更是注意到了中国的飞艇部队,德军参谋部参谋提出了制空权这一说法。

他认为,如今的战争,不但有制海权,更有制空权,甚至制空权比制海权更为重要,***之所以快速战败,投降,与其首府受到中国飞艇部队轰炸不无关系。

德国著名的飞船设计家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乘机向德国政府提出贷款的要求,他认为自己研制的飞艇虽然与中国人的有些差距,但是只要政府能够持续投入,他就有信心研制出超越中国的飞艇。

威廉二世被小毛奇和齐柏林伯爵两人说服,投入巨资花费在飞艇的研究上,而对新兴的飞机冷落备至。

一时之间,似乎是受到了中国战胜***的刺激,英法德美不约而同的沿着海岸线,疯狂造满了船厂,疯狂的研制起飞艇。

这是个海权至上的时代,从大航海开始,各国就用自己的海军力量获取利益,确保殖民统治。从风帆到蒸汽机,从巨木到铁甲,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造船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而就在各国埋头苦干的时候,中国燕山大基地内,一架飞机巍巍颤颤的从地面上忽然蹿起来,直插天际。

在空中稍微行驶了十几分钟后,出现发动机关车的故障,不得不强降下来,几个俯身之后,跌落在地面,好在飞行员没有出事。

这一幕看得地下的观察人员一阵心惊胆颤。

年老的华蘅芳一脸不解的站在飞行场的外边,明明飞得好好的,为什么会忽然出现故障。

不过,旁边的几位技术却不是这么想,他们一脸崇拜的看着这位老人,竟然真的飞起来了,不需要什么气体,完全是依靠自身的动力系统。

“是不是那个德国人发明的发动机有问题!”

华蘅芳边走向飞机,边嘀嘀咕咕的自言自语道。

刚钻出飞行舱,一脸苍白的飞行员看到华蘅芳过来,不由连忙上前道:“华公!”

华蘅芳却像着了魔一样,径直走到飞机旁边,仔细观察起来,飞行员无奈的摇摇头,不以为杵,他知道华蘅芳一旦思考起问题来,有时连饭都会忘了吃。

“啊,我知道了,我为什么不用双动力系统。”华蘅芳恍然大悟的大叫一声,一下子蹦起了老高,边叫还边跳,犹如一个三岁的小孩。

中国青岛海军基地,萨镇冰一脸严肃的从指挥舱口钻入潜艇里,心情有些忐忑不安,这次一定会成功吧。

青岛已经成为中国潜艇部队的总基地,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疯狂建造改进,潜艇总数已经到达了二十来艘,已经能够成为一支单独的舰队行动。

当然,与最先那艘魁首号比起来,现在的潜艇经过不断改进,已经越来越先进,首先就体现在航速与潜深上面。

最新研制的这艘就是萨镇冰刚登入的那艘华夏2号,柴油机发动机一阵声响,舰尾泛起白色的水沫,缓缓消失在海面。

尾随其后的潜入水中的是张大伟的华夏1号。

椭圆截面的桶装指挥舱上,萨镇冰皱着眉头等待着通信室内的消息。

现在要实验的是在海里潜艇之间用无线电互相通信,一旦成功,潜艇部队就能拧成一个整体,能够从一艘潜艇上面对其他潜艇施发号令,共进退,大总统提出的海狼战术这才能够真正的实现。

嘟嘟嘟,通信设备不断跳动,通信兵一脸凝重的看着上面的动静。

不久,信号传递完毕,旁边的编译人员马上翻译过来:华夏2号,这里是华夏1号,重复一遍,这里是华夏1号。

通信员狂叫一声,有哭有笑的将旁边的编译员一把抱起,终于成功了吗!

长崎港口,邓世昌和林泰曾一脸喜意的看着肤色各异的劳工,毫无怨言的来回搬运着机器,这些黑人和被俘虏的倭人果然能够吃苦耐劳,稍微给口饭吃,干起活来还真是勤快。

中***队占领九州之后,便窥视上了其上大量的先进机器,得益于明治维新,***快速的朝资本主义制度迈进,从列强各国购买了众多的先进机器,有些甚至中国都还没有引进,譬如这家汽车研制厂。

西方汽车工业刚刚起步,一些有远见的倭人就看出了其潜力,迫不及待的引进了国内,可惜还处在研制当中,就便宜中国政府了。

九州岛上大量的工厂被搬迁一空,中***队挖地三尺,连被***人砸坏了的破铜烂铁都不放过,一股脑的运上舰队,准备运回国内。

袁世凯站在邓世昌旁边,一脸幽怨的盯着港口的舰船,大总统啊,大总统,你这样一搞,九州还真是回到了农耕时代。

邓世昌许是看到了袁世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