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汉祚高门 > 终章 余音绕梁

终章 余音绕梁

mail.com 』临水县公应诞所以士林知名,并不在于名爵势位,虽然其人官居禁卫六军之中的扬武都督,而是其人旧撰《弈势》载录古今名局,并号为棋坛圣手,学子们在州学也多学棋养性,对于临水公之名自然不陌生。

然而最令他们感到惊异,还是与临水公应诞对弈那个少年郎,比他们这些人都要年少许多,竟然能在与临水公这种圣手手谈中不落下风且还隐隐占上,实在惊人!

“至于这个少年,诸位或有耳闻或是不知,他就是我们监中翘楚,有天中二玄之称的张玄之!”

听到车胤的解释,荆州举人们或是恍然惊呼,或是仍然懵懂,但也自然有人向他们解释。

天中二玄便是近年来于天中学府声名鹊起的两个少年俊彦,其中一个乃是出身国朝名门、同时也是吴王妻弟的谢玄。

至于张玄之,论及出身、背景或是不及谢玄尊贵,但才名却并不稍逊几分。其人同样出身扬州名门张氏,外祖父顾和更是一度官居大尹。

最初令其声名骤大,还是顾和早年喜爱这个聪慧外孙,甚至想要将自身官爵所得珍贵的两个荫生名额其中一个赐予张玄之这个外孙,但张玄之却拒绝凭荫入监,而是参加监试并以榜首入读馨士馆。

这件事在当时天中颇为轰动,所造成影响便是足足两年内,监中无一荫生入读,少年们在张玄之光辉之下实在耻于循就家门荫泽。

望着台上虽万众瞩目但仍气定闲的张玄之,车胤忍不住叹息一声,转向其他伸长脖子去欣赏扬州俊彦风采的同乡举人们说道:“张玄之也将参加今年科考,不久我等或就能有幸与之并在考场了。”

听到这话,举人们不乏哀呼,不入天中,不知人才博盛,想到要与这种人物同场考试,就算是公平竞技,心里也实在提不起什么必胜信念。

如是两日之后,科考正式开始,荆州举人们也收拾心情,互相打气,直往设在洛阳城内台城右侧的贡院而去。

天下五十余州,每州举人数量或是不等,但今次国朝科考应者众多,甚至就连地处偏远的交州都有十数名举人上洛应考。

而作为科考第一场的大业礼,参与应考的举人们便达到八百余人。这还是因为许多对于才学自负的举人们认为大业礼科考太简单,不足反应他们真实才学而拒绝参加。但如此一来,也给其他外州学子提供了机会。

在经过十多天的恶补与在天中游览两天之后,万新认识到自己与那些真正天之骄子的学识差距,早已经没有了什么州试举人的轻狂,决定以量取胜,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场科考。

至于其他荆州举人,大抵也是此类心思,因此悉数到场,无论中或不中,提前体验一下氛围也是好的。但是像他们的老乡车胤,便不参加此类科试,而是全力备战排在后面、更加考校才学禀赋的科试。

作为国朝第一场常科科考,特别又是考的大业礼,朝廷对此也是颇为重视。许多章制都将因此定例,所以也是派出了一位礼部侍郎巡场坐镇。

那位绯袍大员端坐贡院门前,目光平视一众排队入内的学子。

学子们在忐忑之余,也不乏好的打量着这位朝廷大员,而最感印象深刻便是这位四品高官年轻的有些过分,左右一打听才知其人名为桓冲,看起来年纪虽然不大,但本身任事履历却是丰富,由地方任事累迁,甚至曾经主政下州。

更让学子们无语的是,这位名为桓冲的朝廷大员,正是出身于此前让他们备受打击的国子监下属馨士馆。得知此事后,许多本来无意常年游学天中的各州举人们心意渐渐改变,决定即便今次不中,也要留在天中等待机会。

或许是错觉,当万新经过贡院大门时,在场卫搜身的时候,隐隐感觉到那位年轻的礼部侍郎视线在他身上停留许久,但还来不及更作确认,便被后方催促驱赶入内。

万新却是不知,当他行入场中坐定之后,贡院门前的桓冲便低声吩咐属吏道:“将那辛卯举人籍贯调来。”

属吏效率极快,不足一刻钟便将举人学籍调出摆在案上。但桓冲还是强压下好,一直等到学子入场完毕且考题下发之后,才抬手拆开这一份学籍去阅读学子万新的履历:学子万新,籍荆州南和县上苍乡,父万铭,祖万宁……

大梁户籍制度相当完善,特别诸州学子学籍惯例需要详录三代,但是当桓冲看到那个祖讳万宁之后,眸子骤然一缩。他的父亲桓彝,于前晋旧爵万宁县男,而这个爵位则由他三兄桓豁在累经北伐并州、西征凉州、南灭成汉等累年浴血奋战,积功之下而授万宁县侯。

相貌相类或是巧合,那么这一个,是否也是巧合?

桓冲心事重重,借着巡场之际行至那举人万新考席,垂首看到对方于草稿纸上留下的墨迹,情显得更加肃穆,继而泛起一丝自嘲。他大兄不过文墨粗通,旧年为他启蒙,让他留下一个顿笔迟涩的习惯至今难改,而这举人万新笔法毛病与他如出一辙!

默立半晌之后,桓冲徐徐退后。

对于那个失讯年久的阿兄,他心中虽有怀念,但也并不怎么迫切。人终究是要活在当下,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将长兄目作头顶一片天空的垂髫少儿。

如今他们桓家,虽然远远谈不上国朝名门,但三兄积功为领军都督,他在外州就职一任之后也回调中枢,因为礼部尚书谢尚意外辞世、部务紧急调整而拔授礼部侍郎,也算是内外并重,已经可以说是一扫旧年颓气。

旧年那位长兄离洛,三兄也曾做妥善安排,但大概还是自尊作祟,离洛之后长兄便杳无音讯,今次偶见那个年轻人万新,桓冲才得知其人最终归宿。

返回自己坐席之后,桓冲又翻起那个学子万新的学籍,看到其父随军伐蜀、积功而授乡吏,嘴角微微勾起。然后他便掩起籍卷,命人放回原处,既然两下安好,那么便也无谓再彼此打扰。

大业礼所考除基本经义、算经之外,主要考题便是本朝礼仪典章,相对而言难度不大,特别对一些洛中勋贵人家幼来便受耳濡目染的子弟而言,更是信手拈来。因是榜额得中率并不高,八百余人应试,所取不过十五人。

诸学子们各自交卷离场之后,便有崇文馆书吏入此就地誊抄,而后由坐场的桓冲并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