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夫人之命,故小姐有总兵夫人之命,皆前生配定,我何不行一个借花献佛的方便。」月素计议了如此这般
的机谋,这也不题。
且说梅尚书这日到了晚间,诸般办齐妥当,但见灯烛辉煌,五彩争艳,人马车轿一直排到亚魁的店门,合京
都人等各不知是何事。梅尚书亲坐一乘凉轿来请,闹闹烘烘。将有叁更,把新郎用彩轿台到梅府而来。到了
府中下轿,轿内小姐打扮得似天仙的美貌,对上侍女搀出了月里嫦娥,和新郎同拜了天地,共入洞房,玉杯
交饮。真是郎才女貌。这一夜衾枕之乐,自不必说。
到了次日,新郎出来会客,梅尚书一见,如头上走了真魂一般,见不是那新魁的模样,竟是那王兵部老爷的
儿子,正是女儿的结发丈夫。梅老儿大有不乐,暗暗说道:「奇哉!奇哉!这新魁上那去了呢?」正在糊迷
之间,只见新魁前来叩喜。梅老儿羞得满面愧色,如鼠溜一般藏在後厢卧房,蒙头而睡。着家人传说出来,
老爷偶得寒疾不可以风。新魁坐轿而回。列公,这是何等的缘故呢?这是月素仙子和胡老叟与王府的夫人一
同说知,这夜间王小姐和月素仙子新魁叁人同入洞房花烛,王夫人喜出望外,更有胡老叟、月素仙的神妙,
将儿子送在梅府成亲。这王兵部府中也是众宾友庆贺,那梅尚书府中也是亲友庆贺,俱是百般的热闹。王公
子到了次日,同梅小姐来在家中,与王夫人叩头,新亚魁与王小姐月素仙子夫妻叁人,与王公子夫妻二人,
大家按次行礼。王夫人见女婿奉新魁,又在年幼,美貌贤良,堪作鸾凤之偶,见新妇梅小姐是月貌花容,与
儿子堪作鸳鸯之对。又见月素仙女,认为乾女,与女儿有同胞有义气,更觉欢喜。这春汇生与胡老叟照料事
体,合家大小人等,一同赴席宴饮。真正是:
金榜题名真富贵,洞房花烛巧姻绿。
饮至红轮西坠,玉盘东升,各自安置,也不往梅府去,就在本家住了。不题。
第二书包网好看的txt电子书
且说这梅尚书一肚子闷气,也不吃饭,也不起来,只是在床上哀声叹气,蒙头而卧。夫人问他如何?只一言
不答。问的极了,这老儿反倒抢白夫人,梅夫人终是不解其故。作书到此,有诗为证:
夫妇配偶是前姻,何苦设计拆同林;
倘然错了兵部子,老儿台头怎见人。
话不可重叙。且说过了叁朝,王府的公子和朱云小姐夫妻二人,和新魁夫妻叁人,外有春汇生、胡冰人,同
来到梅府行礼。梅老儿无奈,只得起来,也不整理衣冠,急忙取了一碗冷酒,咕噜咕噜几口咽到肚中,一时
间,头目昏昏。满面上似盖了千层牛皮,歪歪伴伴出了,没上没下作了几揖,就要扯头而走。众人那里肯放
,你扯我劝的坐下,众人皆俱打通了的,一齐把梅老儿的不是,替他盖抹了一遍。老儿也自认了不是,当下
备办上酒馔。叁个新妇往後边去和夫人同席,前边另有并排两席。後边月素将前後的言语说与夫人知道,夫
人也是骂梅老儿,小姐也是骂老胡涂。不题。
且说前後宴饮已罢,前席众人辞别回兵部府去,後席叁位新妇也辞别了夫人,回兵部府去。俱各不题。
你说梅老儿这个老畜生,见那月素仙女上轿之时,便一眼瞧定,见貌美超群,陡起一片色心,也不过是爬梯
望月而已。谁想这老畜生,生平有好色之癖,自与月素见面以後,白日里与粉白黛绿的等爱借水行舟,夜间
梦中走失元阳,不上一月,把这个老畜生就亡之命已矣。这且不题。
且说自梅老儿故後,梅夫人疼女儿的心胜,百万家私俱交代女婿掌管,情愿与王夫人母子一处同居,王夫人
疼女儿、月素,女婿也在尚书府来。又搬取春宅的家眷到京,叁家合为一家。後来春亚魁官居文林郎之职。
王公子做总兵之职,各生二子。月素缘满归山,胡老叟渺然而去。自始至终,连环报应,好不周全人也。
九嶷仙翁有《西江月》一首:
手捋银须观世界,负羲浪荡淫子多。
劝君家切记着,邪者即妖正为佛。
旱回首,真不错,那菅生知与困学。
行好事,自有好报,
坏良心,天上有罗。
试看连环报应,在此粗俗小说,
炎凉世态诚寡薄,君子自扫门前雪。
……………………………………………
》
10
●风流和尚
●风流和尚
第二书包网txt电子书下载
●风流和尚
序言
古今中外的文坛上,描绘与揭露宗教外衣掩盖下的丑恶、卑鄙和淫荡的作品不胜枚举,最典型的恐怕要数义
大利的《十日谈》和中国的《叁言二拍》,而《风流和尚》这样的作品,从题材和故汾
说,可以看作是压缩与简了的《十日谈》与《二拍》,从旨意和艺术上说,它又较前二者浅薄与粗俗。从创
作角度看,《风流和尚》只是一部粗疏的小说草稿或故事梗概,不过是因描写的直露和语言的平俗,投合了
部分读者的趣味而流传至今。
《风流和尚》无着撰者,全书共十二回,又名《谐佳丽》。今存有小本抄本,半叶七行,吊五字,文字粗劣
不整,藏於北京大学图书馆。各回目前均题有「新编风流和尚」字样。卷首有没留姓名的序曰:「余观小说
多矣,类皆妆饰淫词为佳………惟兹演说十二回名曰《谐佳丽》,其中善恶相报,丝毫不紊,足令人晨钟惊
醒,暮鼓唤回,亦好善之一端云。」
小说写的是这样的故事:
镇江城内有个财主,叫邬可成,叁十一岁,气相浑厚,体态丰俊。元配病故後,邬只想要一个天姿国色的女
子。结果,邬可成与盖家女儿桂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