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远。
王中孚受伤,被石宁扶起,他道:「厉害,想不到你功夫如此强,早知我就
不勉强了。」
「你没事吧。」
「没事,快走吧,免得遇上其他虎头帮的人。」
石宁大为感动,王中孚死口不供出自己,这份情石宁铭记在心,而王中孚也
感激石宁救了自己,二人自此成为生死之交。
石刚喝过灵草熬的药汤,身体渐渐恢复,燕儿也开朗了不少,二人都放下心
中忧虑。
不久,王中孚父亲发现他藏有《清阳经》,因怕他无心向学,将来不成才,
便问他:「我儿,你为何收藏这本书?难道你有修道之意?」王父也识点字,看
得明书面上的《清阳经》三字,故猜是道经。
王中孚说:「这是朋友送我的,爹,你放心,孩儿准备明年就去咸阳府府学
做诸生,我一定会考取功名,将来干一番大事业。」
王父见儿子坚定的眼神,虽有不信,但也没再多说。
次年,金人再度南攻,攻败了北宋军队,俘虏徽、钦二宗,掳宋室妃嫔及宫
女回国,凌辱她们,有很多女眷成为娼妓,同时扶植刘齐为傀儡皇帝。
北宋灭亡。
王中孚见战事告一段落,于是毅然离开太河村到咸阳府府学,从此石宁再也
没见过他。
一天,石宁再遇老乞丐,老乞丐告知石宁他叫吕巖,同时传授《炎龙伏魔诀》
最后几句口诀,指点石宁修练。
石宁苦练不怠,得到吕巖的赏识,问他想不想正式 修仙,做 修仙者。
石宁大喜,不住点头,吕巖给他一块铜牌,叫他以此为信物去崑崙山云渊宗
找聂长老,拜入他名下。
吕巖陪石宁修练一个月后离开。
夏末,石宁告知燕儿和石刚想离开家一段时间,道明目的是去崑崙山修行,
不知会去多久。燕儿大为反对, 不同意石宁去甚么崑崙山修行。
石刚感到男儿志在四方,早晚石宁都要离开夫妇二人羽翼之下,遨游天下。
石刚好言相劝,燕儿不为所动,坚决不准石宁离开。
夜,石刚和石宁两父子促膝长谈,石刚问:「宁儿,你是否遇到甚么事,为
何执意要去修行?」
石宁答:「爹,孩儿心怀滔天之志啊,我想做皇帝!所以必须得到以一敌百
之力, 修仙是唯一能达成我梦想的方法。」
石刚被石宁的话震撼到,他惊讶地道:「甚么!你想做皇帝?你可知道如今
宋室刚灭,金人当道,大宋是最佳的明证,证明为君必亡啊!」
石宁气宇轩昂地道:「那是赵氏皇帝没用,没有易天之能罢了,我 修仙是学
大道,取天之命,掌生死,翻云覆雨只是小菜一碟。」
石刚无言以对,深深被石宁的话所慑服,于是石刚这晚和燕儿欢好后,婉言
柔意劝说她。
经过一晚唠唠叨叨,燕儿终于服软,准许石宁去崑崙山,但要带上朱茜一起
去。
朱茜自小跟着石宁长大,都很听他的话,二人感情颇深,并且她是他的未婚
妻,朱日当年托付女儿给石刚,就是一心想成就二人婚事,让二人慢慢建立感情。
石宁无奈之下只好带着朱茜一同去崑崙山。
家里没甚么钱,石宁没带多少盘缠,但燕儿亲手做了乾饼,足够二人吃一个
月吧。
石宁揹起一大包行囊,餐风饮露,勉强撑到崑崙山下,眼见崑崙山近在咫尺,
却无论怎么走也登不上山。
石宁大急,朱茜哭闹要回家,他俩水断粮绝,已无退路。
他试试拿出吕巖给的铜牌,输入灵气,看看有没有甚么指示。
石宁猜想吕巖叫他来找聂长老,必定有指引,结果铜牌大放异彩,飘到半空,
一道华光引路,破开山上阵法,惊动了云渊宗的长老们。
石宁走出法阵 之外,视野一片开阔,天空有仙鹤飞翔,山中有灵猿瑞兔,景
色优美,犹如仙境般,朱茜被眼前之景迷倒,再也不哭闹了。
飞瀑流泉, 青石铺设的路上光洁如新,石宁看见有仙童打扫,正想上前问,
却被眼前的青年喝止:「来者何人?竟擅闯宗门?」
石宁看他个头高大,虎背熊腰,定身怀异力,必是甚么力仙之流,故上前躬
身行礼道:「我叫石宁,她是我……妹妹,我们是来找聂长老的。」
青年细心打量着二人,一脸狐疑地问道:「山下有阵法保护,你是如何破阵
的?」
石宁取出铜牌,方才走出法阵时已收回,现在再拿出来示人。
青年看见铜牌,惊道:「这是甚么?能破护山大阵?」他不敢妄下判断,唯
有对石宁说:「你等等,我去告知外门负责人。」
不待青年离去,山上有一长发青年御剑而来, 同行还有二人,皆穿青色道袍。
欲去找管事的青年见到三人,马上恭敬行礼,道:「杂役文空见过张师兄、
彦师兄和李师姐。」
为首的御剑青年姓张,名远,生得一表人才,道骨仙风,一派仙家气势,道:
「嗯,长老们知道有人破了护山大阵,故派我来接引,就是这两人吗?」
文空毕恭毕敬地回答:「是的,正是他俩,我正想去找曹管事。」
「不必了,我们直接带他上主峰就行了。」张远道。
「是。」文空转头对石宁二人道:「你俩个,跟着张远师兄去吧。」态度不
怎么有善,他心想这二人破了护山大阵,惊动长老们,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哦,小茜,我们走。」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