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鲜血,还有无数深陷于绝望与恐惧的情绪中难以自拔的幸存者。
从永嘉郡的消息传回天都,再到他们连夜赶到熙平郡,已经过去了六天时间,在这期间,张术玄没有再出现过,但也没有人清楚他的下一步去向,但他的癫狂与强大,却如一柄锋利的匕首,抵在所有人的心口边缘,使人不可抑制的生出强烈的恐慌与畏惧。
“先进城,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随着朝廷一行人赶来的陆金凤摸了摸手边的蛇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张术玄入魔以及在永嘉郡屠戮上千人的消息传开之后,便震惊了天下,有人冷眼旁观,有人惊慌恐惧,也有不少人如他们一样,以最快的速度,日夜兼程的赶到了岭南道。为了阻止张术玄这个八 十年来头一个踏入大长生之境的恐怖敌人,在这个不大的城池内,在极短暂的时间集聚了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光是他们这一行人,便足有四位神念境真人,以及十一位通玄境高手。至于城内,已经有玉龙山、梵音寺、天华剑宗的人在此等候,像云岚派、青城派、两仪宗等,同样有高手赶到了这里。
如今这个阵仗,甚至比天下共争天离剑的时候更加盛大。
毕竟,这是关乎天下安危的大事。
跟随着拥挤的人流,一众人来到了熙平郡内。
放眼望去,城内到处是人,从神色表情以及精神状态看,那些向他们这一行人投来好奇、不安与敬畏的,大多是熙平郡原来的百姓,至于那些看到他们后,露出内敛却又强烈的复杂目光的人,应该是从永嘉郡避难而来的百姓。在城中,同样有驰援来此的修士高手,在看到他们后,原来紧张肃然的神情里,终于绽开了难以言容的惊喜。
也许他们认不出陈卓,但大都能够认出凌楚妃,再不济,也能够认出队伍中的天策府修士——他们的袍子是特别的,黑色的面料上都绣着一匹威风凛凛的貔貅。
天策府的人到了,也就意味着朝廷的人来了。
这一点在眼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是因为如今的朝廷正值如日中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各路人马聚集的熙平郡必须有一个拥有地位超然的势力,来主持大局。
这里是中原,朝廷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在诸多目光的注视下,陈卓等人进入到了城内,在了解到各派高手正在城主府内共同商议大事后,则是马不停蹄的继续往城主府赶去。
张术玄在永嘉郡里大肆屠戮破坏之后,便往北面遁走了,如今仍然不知所踪,谁也不知道他下一步准备做什么,是一路北逃,还是再屠下一城,关于这一点谁也不敢轻易做出判断。
当陈卓一行人往城主府赶来的时候,各门各派的高手正在为这个问题争执不休。
第一百章 商讨
此时正值傍晚,也是艳阳燃烧得最厉害的时间。
金色的光辉透过糊了薄纸的窗户,铺洒进内堂,照在里面每个人的脸上,将他们那紧张又焦虑的神情突显了出来。
此时聚集在这里的,除了岭南道附近的宗门、世家与当地官府的力量,还有来自各地的修士门派,以及在中原乃至整个天下都如雷贯耳的大宗门。大半个中原的精锐几乎都在这小小的城内了。熙平郡的郡守从来没想过,他竟有朝一日,能够与这么多的宗门高手一起商议大事。
张术玄便是这些人聚集在此的原因,而带给在场每 一个人如排山倒海般压力的,同样也是这个人。
对于张术玄的实力,他们无疑有着比那些正瑟缩在城内,期待着被强者庇佑的平民百姓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都明白在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敌人——一个承天境修士,已经足以让任何势力感到敬畏与忌惮,而当这个承天境完全放下身段,抛去了最基本的理智时,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噩梦。
“此番若是真让张术玄逃了,后果将会更加不堪设想,这将会是苍生的一大灾厄。”说话的人,正是天华剑宗的这一代剑子袁鸿。天华剑宗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派遣了两位客卿,两位长老,还有七位通玄境高手赶来,身为剑子的他,尽管并不是此行中修为最高之人,但绝对是剑宗一行人的主心骨。
“问题是……如果他要逃,会往哪边逃?若是要再次大开杀戒,又会找哪里下手?”
一位披着袈裟的僧人微睁开眼睛,轻声道:“如今张术玄是处于入魔的状态,谁也摸不清他到底还有几分清醒,此时,我们或许应该把他当做一个实力恐怖的疯子来看待,而疯子……往往是最难捉摸的对象……”那是梵音寺的住持,二 十年前便是神念境的修为。
他的话音落下,众人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并不是不认同,而是因为这位主持的话一针见血,一下子便刺到了在场所有人的痛点。
是啊,张术玄已经疯魔了,这样的人,真的能够以常理度之么?
没有人再说话。
空气凝重无比,压在每个人的身上。
神监司的美人掌司沐颖并没有发表看法,只是坐在一边,望着挂在墙上的巨大舆图,目光流转,似是若有所思。
玉龙山的人大都神色复杂,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所处的立场是比较尴尬的,毕竟他们所要阻止的那个杀人无算的魔头,曾经是他们的掌教……
可在这样的场面下,最不该沉默的也是他们,如今张术玄不知所踪,而张术玄所犯下的滔天罪孽,以及阻止这场灾厄的责任,便该由他们这些人来担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是说,从张掌教为什么会入魔,为什么要杀人这个问题入手,由因推果,也许就可以凭此推测出张术玄的下一步行动?”
寂静之中,玉龙山的弟子中忽然响了一个声音,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那是一个看着二十不到的俊逸少年,身着一袭黑衣,背后斜插着一柄纯黑色的大伞。身边还挨着一位少女,披肩短发,小脸微微有些黑,却也掩饰不住五官的精致,站在少年的身边,显得有些矮,低了大半个头。
在两人的不远处,只见一位黄衣女子目光微微一闪,好奇问道:“宋公子可是有了什么发现?”她的声音自有一种柔媚的感觉,煞是好听。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