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他或而仰天长笑时那种豪气干云,或而瞪眼狂笑时的那种杀气逼人,或而声如洪钟笑声夺人心魄时的那种振聋发聩都不一样。这回的笑声却体现出了一种英雄气短,壮志未酬时的沧桑与凄凉。闻之让人心酸。
长孙晟收住了笑,直视杨玄感的双眼中竟然隐隐有泪花闪现:“杨玄感,我长孙晟今天索性跟你说个明白,这三头白眼狼就是我和太子后来决裂的根本原因!”
杨玄感听得浑身一颤,连守在帐门处的李密也是闻言变色,吃惊地扭过头来,看着长孙晟。杨玄感忙问道:“长孙将军,这其中又有何隐情?”
长孙晟缓缓地说道:“我当年投靠晋王,是因为志同道合,他支持我主动出击,以各种手段分化瓦解突厥,在突厥的力量削弱后再调集大军出塞,将之一举击溃,这一点,在开皇十九年的那次反击后,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
“可是都蓝可汗和达头可汗败得太快太惨,甚至连我都没有料到他们会垮得这样快,本来以我的意思,在大利城扶持一下启民就可以了,不能把他养得太肥,更不能去扶持他的那三个野心勃勃的儿子。”
“可是开皇二十年的那次晋王征伐达头可汗后,一切就变了,晋王所有的注意力和心思从此全放到了打击杨勇,自己入主东宫上,对突厥的事务不再感兴趣。”
杨玄感插话道:“长孙将军,这样不是很好吗?突厥的事情完全由您决定了吧,你可以充分实现自己的设想了呀。”
长孙晟摇了摇头:“哪有这么简单?!要知道,以前分化瓦解突厥内部,需要收买许多部落的首领,这要用到大量的金钱。晋王捞到战功以后,顺利地当上了太子,对此就不再感兴趣,也就不再出钱支持我继续扰乱突厥。”
杨玄感奇道:“这钱怎么是晋王出的?这可是国家的事,难道不是皇上出钱吗?”
长孙晟道:“皇上生性小气,不能立竿见影的事情哪舍得连年这样大手笔地投入?不瞒你说,这些年分化瓦解突厥的钱,有一大半是晋王出的。就连启民可汗当年招收那些突厥仆从部落的牛羊,也有不少是晋王出钱从陇右一带的羌人和吐谷浑人那里买的。”
杨玄感明白了:“所以后来晋王当了太子了,不需要你再引突厥为外援,就不给你钱了?你就因为这个而转向了杨勇?”
长孙晟摇了摇头:“我长孙晟没有那么浅薄,无论我倒向谁,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想我朝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突厥问题,让这些北方草原上的强盗以后也不能为祸我们的子孙后代。”
“扶植启民只是我计划的第一步,我最终的目的是想逐步向着北方的草原一步步地迁移人口,筑城农耕,象汉武大帝经营河套草原那样慢慢地把北方的草原变成耕地,从根本上毁掉这些草原饿狼的生存基础。”
杨玄感听得瞠目结舌,他想不到长孙晟的胃口如此之大,竟然能想到这么远,总觉得不太切合实际:“长孙将军,你这个浩大的工程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啊?”
“别说是整个草原,就连河套那一块地方,都是经营了几百年也没稳定下来。汉末大乱的时候。朔方的戍守军民撤回内地。那里就成了沙漠了呀,当年的朔方郡治早就不在了,现在的朔方乃是胡夏所建的统万城。”
长孙晟点了点头:“确实是浩大的工程,一代人是很难完成的,可能要有几代甚至是几十代人的持续努力。”
“但总要有人开这个头,就好比长城,也不是秦始皇帝一个人修的,在那之前。燕赵都有防御胡人的长城,秦始皇帝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把这些已有的城墙连结,新建,修复起来,又经过后代的发展,才有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
“我长孙晟愿意开这个头,把我汉家的农耕逐步北移,化草原为农田,只有这样,才能让子孙后代不再受匈奴之祸。”
杨玄感咽了泡口水:“难怪以前只有晋王肯支持你。他当时为了夺位。什么事都肯干。”
长孙晟长叹一声:“可惜我当时不知道这点,以为晋王是真心实意地想有番作为。肯支持我的计划,没想到他只是想通过我联络突厥,以作为自己今后的外援而已。”
“后来晋王成功地入主了东宫,但看到启民可汗的力量实在太弱,非但不能成事,反而需要我们隋军去帮他对付已经大不如前的达头可汗,于是便毫无继续扶持他的兴趣,这个资金方面对我的支持也就此中断了。”
杨玄感点了点头:“可是晋王对你的计划支持断了,杨勇和高大人就会支持你的计划?他们两个一个给免官,一个给废黜了,自身都难保,开出的空头支票你也信?”
长孙晟摇了摇头:“我根本不是因为信他们才会跟他们走到一起,纯粹是给宇文述逼的。”
杨玄感闻言一震,他总是对宇文述企图通过朔方梁家结识突厥王子的真实意图怀疑,这次听到长孙晟亲口说出,迫不及待地问道:“这其中又有什么玄机?”
长孙晟咬牙切齿地说道:“那宇文述不知道起了什么心思,一直在晋王,不,现在应该叫太子了,面前进言,说是突厥的三个王子都是雄才大略的人,以后可以帮得上太子。”
“当时我曾经劝过太子,让他不要养虎为患,保持现在草原上的这种互相攻杀,没有雄主的分裂状态是最好的结果,我们大隋可以趁着草原衰落慢慢地向北边推进,如果能持续个几代人的努力,至少让整个漠南成为汉人的农田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退一步说,就算是变成农田的地方以后守不住,或者是内地出事了要迁回来,已经变成农田的地方也只会成为荒漠,不可能再长出草来。只有让北方的草原消失不见,我们汉人几千年来的威胁才会真正彻底地消失。”
“可是太子对此根本不感兴趣,他只想顺利登基而已,至于登基以后是不是要有一番作为,现在谁也没法下结论。依我看来,象他现在这个样子,至少是不会有始皇帝修长城以拒匈奴的决心和意志的。”
“但那宇文述却极力怂恿太子继续扶持启民可汗的三个儿子,让他们吞并周围的小部落,变得强大起来,还说太子只要一天不能登位,事情始终存有变数,必须要留有后路,所以他极力请缨,说自己有办法联系上突厥的那三个王子。”
“我跟突厥斗了一辈子,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这种养虎为患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