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太易 > 第五十八章解元公

第五十八章解元公

元之名?”

乡试排名,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朱图当然想要偏心荀易,但他没看过前两场答卷,不清楚到底荀易的试卷是哪个,沉吟不语。

旁边两位同样监考的考官拿起卷子看了看:“这第一份卷子心思缜密,只可惜在最后两道题上不如其他两人。这第二份卷子可看出几分杀伐之气,对北疆问题选择以兵戈相见,走的是行军布阵,如果杀敌的路数。只是在瘟疫这道题上,以粮招民为兵,借兵以除暴民。这前面倒还可以,但后面所言‘未免疫情扩大,杀病患而斩草’恐怕便有些伤天德了。”

“所以他才选择借助招募的民兵来杀人。罪过同担,缓解民愤。虽持武力震慑,但在治理救人上,就不如第三张。”另一位考官拿起第三张试卷:“这位学子对瘟疫治理颇有见解,细致入微,连尸体处理、衣物更换、防止民暴等等都能提及。记得前不久苗县爆发一场瘟疫?他应该是从此学到的经验?”

宋保德眉头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但盯着第一张试卷仔细看,又有些迟疑。到底哪张才是荀易的?

朱图来之前他听过荀易的事情,心中一动,猜到第三张试卷可能是他的,便点了第三张做解元。

“这位学生心思缜密,在北蛮问题上也并非选择以兵戈为主,而是以计引动北蛮内乱,当有效。”

“效?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宋保德张口反驳:“还不如第二张卷子。观其第一张卷子对北域风情的了解,应该曾实地考察过。”荀易肯定没有去过北疆,与其误打误撞把第一名给他,还不如给这个北疆学子。

二人争论,宋保德几个同伴沉思下:“宋大人从第一场开始就隐约看不上第一位学生。在第一场刻意将他的名头压后。但剩下两张试卷各有千秋,不好分辨高低。”

几人争论不休,一人提议:“宋大人和朱大人皆以文入道,不如以文气观佐?”

文道增进灵性,很多官员因为自身才学会逐渐走向文道之路。不过生前达到三重文心“春秋刀笔”的境界已属难得。目前朱图和宋保德皆是第二重“墨意经纶”的境界。

二人对视,各自施展文气,两股截然不同的墨色文气如烟雾涌动,在三张试卷上进行探测。

第一张试卷涌动淡淡一缕白气,稀薄而微不可见。

“以秀才之身勘悟文道之根,若日后再得天封,成就远在我等之上。”旁边几位考官看着,又落在另外两张试卷上。

第二张试卷升起一阵刀兵交鸣之声,同样有白气涌动,但听闻声音,朱图二人顿时色变:“兵?”

与其说是文气,倒不如说是兵戈之气。

“这小子学的是兵法?难怪文章之中有着一股煞气。”宋保德心中盘算:“而且这股兵戈之气眼熟,跟楚将军一脉相承,想必是他那位弟弟?是了,传说他弟弟昔年曾以弱冠之龄在北疆参军。这就对上了。”

楚天歌,当朝最年轻的一位将军,跟宋保德这一系不和。

“不能让他做解元!”宋保德正要说话,第三张试卷的文气也被激发。

宛如澄澈湖水皱起,涟漪在荡漾时不断有白气涌动,化作云盖护着这一张试卷。

“丹心明湖?”旁边一个考官喃喃念叨。

文道五大境界,立心、立言、立功、立命、立圣。其中立心需要立文心,明了自己未来道路。在场考官大多都在这个境界。

而立言,指的是言行举止,由立心进一步延伸自己的道德规范。也就是古人说的“修身齐家”。

朱图见气观人,命人又把这三位学子其他两张试卷拿来。

三场试卷融合,第一位考生的试卷白气汇聚,同样出现一片白云伞盖,和第三份试卷颇为相似。

而第二份试卷兵戈之气化作连绵赤光,杀意冲天。几位考官都是以文入道,或用丹青,或用书法,哪里喜欢这种杀气?

心中画叉,看着最后一份试卷。

在三张试卷交汇后,上面浮现一道力波动。

“这是文昌帝君的力?”朱图一惊,瞪了宋保德一眼:“既然帝君力赐下,自然高下立判,还比什么!”

“帝君赐福力,是第一场的试卷,所以第一场试卷是魁首。但第三场还有的说。”宋保德当然不肯认输,盯着第三份试卷的文气。

在力牵引下,那片白云华盖化作一汪春水,明湖如镜,象征文道第一重境界。接着,白气所化的湖水慢慢变化,墨意乍现。虽然只有一点浓墨不散,但境界截然不同。

“原来如此。”刚刚那位若有所思的考官忽然展颜一笑,身上白气升腾,在文昌力的演化下逐渐转变为墨色。

“观帝君力,省却我三池墨水之功啊!”这位考官观看荀易的试卷,突然明悟立心至立言的境界奥秘,直接跨入和朱图二人一般的层次。

文道修行需要积蓄文气,最初的丹心明湖又被戏称为“洗墨湖”。说的是读书写字,积累肚子里的墨水。什么时候能够将明湖一池白气染黑,就算是你读书万卷,腹有经纶的表征。

“我修书画而入道,按照老师昔年所言,需学习先人练九池墨书才能达到经纶之境。没想到观看帝君力,一举明悟根源,居然突破了。”九池墨书,指的是用尽九个方池子大小的墨水。也代指海量书法之意。

“这样看,第一名无悬念了?”一位考官面带慕色看向刚刚突破的同伴。“能点化王兄更进一步,而明湖之中墨意凝聚不散,更说明此子文采。解元之名可当得。”

诸人颔首,算是定下第一名。而第二名,诸人放弃那份兵法之书而选择最初一份试卷。

“兵法虽好,但杀伐之气太重,不和我儒家之风。”诸人将第二份试卷定为第三名,然后又挑了三份试卷定下名字。

最后撕开名单,将名字誊写至花名册。

看到第一位的荀易,宋保德嘴角一抽。朱图面带喜色:“宋大人不计昔年恩怨,秉公执正,小弟佩服。”

宋保德勉强扯出笑容,看到第二名的荀晟。仔细一想便明白,显然是荀家人刻意模仿荀易笔风的结果。心中恼火:“你若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